比爾·蓋茨先生是IT界的先驅之一,而如今他的蓋茨基金會在全球資助了許多影響廣泛的疾病研究。那么這兩者之間能否建立一些聯系呢?
最近,蓋茨先生在訪問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時展示了一個最新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物醫(yī)藥領域的例子,那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尋找抗病毒藥物。
蓋茨基金會和NIH有著多年的合作關系,最近幾年以來,每年蓋茨先生都會訪問NIH位于馬里蘭州的實驗室,與那里的科研人員討論最新的研究和技術合作進展。今年的主題之一是病毒研究,包括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開發(fā)。病毒感染是
關鍵字:
VR 虛擬現實
2017世界增強現實亞洲博覽會(2017 Augmented World Expo ASIA),是世界增強現實博覽會在亞洲成功舉辦兩屆之后首次選擇在中國北京、西安、東莞三地共同舉辦,由中國中小企業(yè)協會、國際增強現實協會、中國增強現實產業(yè)聯盟、東莞虛擬現實產業(yè)聯盟等機構攜手合作,聯合國內外權威機構、行業(yè)協會、科研院所及知名投融資機構,通過展會與論壇共同推進AR/VR應用和產業(yè)發(fā)展,為行業(yè)內企業(yè)打造一個資本對接的專業(yè)平臺,以促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垂直領域的市場發(fā)展
關鍵字:
增強現實 虛擬現實
美媒稱,美國得克薩斯州參議員約翰·科寧在華盛頓的外交關系委員會發(fā)言時警告說,中國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興趣尤其令人擔憂。除了這些警告,他還揚言要對中國投資技術企業(yè)進行立法上的限制,而一周前路透社曾報道說,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采取類似的措施,原因也是出于對中國可能獲得珍貴的人工智能知識的擔憂。
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6月29日報道,然而,科寧的判斷和建議可能適得其反。美軍的確需要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以免被中國和其他國家超越。但限制中國投資美國的技術可能嚴重阻礙美國的進步,讓美國失去競爭力
關鍵字:
人工智能 虛擬現實
2016年被認為是虛擬現實產業(yè)元年,但在社會各界的高度期待下,“元年”交出的成績單卻不盡如人意,預期中的產業(yè)爆發(fā)并未真正來臨,而是浮現出金融資本迅速退潮、產品低端同質競爭嚴重、地方發(fā)展模式趨同和應用需求亮點難尋四重困境?;诖?,本文提出四點建議:加強原始技術創(chuàng)新和設計創(chuàng)新,加快制定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加大內容產品的有效供給,以點帶面擴大應用范圍;加強產業(yè)發(fā)展頂層設計,推進區(qū)域協同聯動發(fā)展;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激發(fā)社會資本的能動性。
關鍵字:
虛擬現實 同質競爭 有效供給 行業(yè)應用 201707
美國即將出臺新措施,限制中國企業(yè)投資美國敏感技術領域。近年來,中國企業(yè)和資本通過各種方式規(guī)避美國政府監(jiān)管,進入美國敏感技術領域,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挑戰(zhàn)。有媒體報道稱,美國國會正在醞釀一項立法,賦予監(jiān)管外國在美投資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更大權限,并設置一個敏感技術清單。
中國資本三度提交申請收購美科技公司
2016年11月,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宣布與一家新成立的全球私募股權收購基金Canyon Bridge
關鍵字:
機器人 虛擬現實
當VR內容被多次強調要打造精品時,除了畫面、交互、可能還要考慮的玩家手中的手柄如何融入到游戲內,而不是直觀的虛擬現實成像,工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使用,但與之的形成的交互開發(fā)將會變得十分有趣。
關鍵字:
VR游戲 VR 虛擬現實 人機交互
虛擬現實目前所擅長的是將我們的視覺與聽覺從現實帶進數字世界當中,并且這一技術一直在迭代。然而我們的觸覺、味覺、嗅覺等其他感知覺還未真正在VR頭盔中得到應用。來自于康納爾大學的Organic Robotics實驗室近期推出了一款基于Vive操作系統(tǒng)給予用戶觸覺感知的原型機Omnipulse。
以上就是OR實驗室的原型機,也許跟我們大家想象的不一樣,不是可穿戴也不是對頭盔做出改造,而是在操作手柄表面附著一層氣動管并用合成橡皮包裹起來。
當用戶在VR內部引發(fā)動作時,氣管內的壓縮空氣將接收
關鍵字:
VR 虛擬現實
隨著PC向移動端的遷移過程逐漸步入尾聲,移動端APP的紅利也日漸稀薄。前兩年轟轟烈烈的APP潮、O2O潮開始衰落,現在再去互聯網圈打聽一轉,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現在的APP不好做了。
人們紛紛開始思考,繼移動端之后,下一個人機交互平臺是什么呢?有人曾認為是VR/AR,然而虛擬現實逐漸遇冷;有人曾認為是可穿戴,然而如今市場黯淡、巨頭失語。
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竹間智能創(chuàng)始人簡仁賢認為,是BOT;(BOT泛指虛擬AI助手,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Siri,屬于語音
關鍵字:
可穿戴 虛擬現實
在日前舉行的2017年度第一屆中國虛擬現實商業(yè)價值發(fā)展論壇上,虛擬現實產業(yè)聯盟副秘書長胡春民表示,今年,隨著產品促銷、內容豐富等因素,虛擬現實市場銷量將有更大的增長。據預測2020年,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000億。
“2016年是虛擬現實消費元年,因為行業(yè)出現了很多消費級產品。201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yè)出貨量是30萬臺,銷量已經處于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各個市場調研機構都看好虛擬現實的產業(yè)前景。高盛預測2025年虛擬現實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800億美金,花旗集團預測2035年要
關鍵字:
虛擬現實
18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開創(chuàng)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19世紀中期,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也就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fā)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爆發(fā)了。
2014年德國漢諾威工業(yè)博覽會提出了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也就是以互聯網產業(yè)化,工業(yè)智能化,工業(yè)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本期的智能內
關鍵字:
人工智能 虛擬現實
4月6日,虛擬現實“國際合作·開放共贏”高峰論壇暨行業(yè)標準發(fā)布大會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隆重舉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林寧在論壇上講話,并代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和虛擬現實產業(yè)聯盟標準委員會正式發(fā)布了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通用規(guī)范聯盟標準?! ×謱幏Q,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通用規(guī)范聯盟標準,是我國虛擬現實領域的首個自主制定的標準,它將發(fā)揮規(guī)范市場、引導和推動行業(yè)良性快速發(fā)展的作用。 深化標準化改革是“十三五”時期國家標準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首要任務之一。國務院深化標準化改革工作方案提出,改革總體
關鍵字:
虛擬現實 VR
虛擬現實在2016年年初大熱,然而下半年卻遭遇大幅降溫,不過好消息是,嚴冬過后,2017年虛擬現實似乎又開始回暖。從多家知名調研機構發(fā)布的數據來看,虛擬現實的未來曲線呈現出上揚的趨勢。
關鍵字:
虛擬現實 VR
據媒體報道,虛擬現實市場將迎來大增長。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在新發(fā)表的一份報告中預測,2017年虛擬現實硬件銷售額將達到人民幣247億元,意味著增幅高達142%。它還預計,2020年虛擬現實硬件銷售額將達到人民幣1222億元。
對于虛擬現實來說2016年是大年,Oculus Rift、HTC Vive、PlayStationVR和谷歌Daydream先后上市銷售。SuperData預計,今年高端虛擬現實頭顯銷量將達到2100萬臺,是去年的逾3倍。它還預計,Daydream銷量將達到680
關鍵字:
虛擬現實 HTC
廈門國際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高峰論壇將于2017年3月24日在廈門舉辦,論壇以“顛覆創(chuàng)新、跨界融合”為主題,以全球化的視野來共同探討“十三五”時期VR/AR行業(yè)發(fā)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并展望全球VR/AR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和愿景?;顒蛹覟閺B門國際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高峰論壇提供在線報名通道! 論壇背景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秉承“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zhàn)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虛擬現實等新經濟產業(yè),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搶抓機遇,推動“大眾創(chuàng)業(yè)
關鍵字:
虛擬現實 增強現實
VR技術目前也被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加緊琢磨,他們期盼能夠在各種醫(yī)療情況下,緩解疼痛的發(fā)生,諸如創(chuàng)傷護理和牙科,也有像幻肢癥一類的慢性疼痛。
關鍵字:
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介紹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又譯作靈境、幻真)是近年來出現的高新技術,也稱靈境技術或人工環(huán)境。虛擬現實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
VR是一項綜合集成技術,涉及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它用計算機生成逼真的三維視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