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智能手機的硬件體系結構

智能手機的硬件體系結構

作者: 時間:2008-06-12 來源:嵌入式在線 收藏

  2.2.1 定義不同的工作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84080.htm

  在硬件架構中的工作模式與主cpu的工作模式密切相關。為了降低功耗,主cpu定義了4種工作模式:general clock gating mode;idle mode:sleep mode;stop mode。在主cpu主頻確定的情況下,中定義了對應的4種工作模式:正常工作模式(normal);空閑模式(idle);睡眠模式(sleep);關機模式(off)。各種模式說明如下:

  a)正常工作模式:主cpu工作模式為general clock gating mode;主cpu全速運行;時鐘頻率為204 mhz。在這種狀態(tài)下功耗最大,根據(jù)不同的運行狀態(tài),如播放mp3、打電話、實際測量,這種模式下智能手機工作電流為200 ma左右。

  b)空閑模式:主cpu工作模式為idle mode,主cpu主時鐘停止;時鐘頻 率為204 mhz。在空閑狀態(tài)下,鍵盤背關燈和lcd背光燈關閉,lcd上有待機畫面,特定的事件可以使智能手機空閑模式進入正常工作模式,如點擊觸摸屏、定時喚醒、按鍵、來電等。

  c)睡眼模式:主cpu工作模式為sleep mode,除了主cpu內(nèi)部的喚醒邏輯打開外,其余全關閉;主cpu時鐘為使用36.768 khz的慢時鐘。除了modem以外,外設全部關閉,定義短時按開機鍵,使智能手機從睡眠模式下喚醒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

  d)關機模式:主cpu工作模式為stop mode,除了主cpu泄漏電流外,不消耗功率;主cpu關閉。智能手機必須重新開機之后,才能進正常工作模式,實際測量,手機在這種模式下電流為100μa。

  從以上看出,智能手機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的功率比空閑模式、睡眠模式下大得多。因此,當用戶沒有對手機進行操作時,通過軟件設置,使手機盡快進入空閑模式或睡眠模
式;當用戶對手機進行操作時,通過相應的中斷喚醒主cpu,使手機恢復正常工作模式,處理完響應的事件后迅速進入空閑模式或睡眠模式。

  2.2.2 關閉空閑的外設控制器和外設

  在硬件系統(tǒng)的架構中,可以看到,主cpu通過相應的接口,外接了很多外部設備,例如lcd、攝像機、irda(紅外適配器)、藍牙、音頻編解碼器、功率放大器等設備。當智能手機處于正常工作模式時,對處于空閑狀態(tài)的外設,可以通過主cpu的gpio口,控制給外設供電的LDO或者dc/dc電源芯片,通過關閉外設的供電電源芯片,以達到關閉外設的目的。特別是對于大功耗的外設,必須對其進行可靠的關閉。對于一些正在工作的外設,如音頻編解碼器,通過設置內(nèi)部的寄存器,關閉芯片內(nèi)部不使用的通道、功率放大器、d/a轉(zhuǎn)換器等,以降低這些器件工作時的功耗。

  對于主cpu的各種接口控制器,一般不會全部用到,即使智能手機處于正常工作模式下,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各種接口控制器的使用狀況也是不同的;接口控制器沒有處于工作狀態(tài),如不將其關閉,仍會消耗電流。對于主cpu來說,各外設接口控制器的電流消耗[2]如下:nand flash為2.9 ma;lcd為5.8 ma;usb host為0.4 ma;usb驅(qū)動器為2.9 ma;定時器為0.5 ma;sdi為1.9 ma;uart為3.6 ma;rtc為0.4 ma;a/d轉(zhuǎn)換器為0.4 ma;iic為0.6 ma;iis為0.5 ma;spi為0.5 ma。

  在圖1所示的智能手機硬件架構中,spi接口、usb host接口沒有使用,因此可以通過設置spcono和hccontrol寄存器永遠地關閉spi和usb host接口,這樣可以節(jié)省0.9(0.5+0.4)ma的電流。當智能手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可以對空閑的接口控制器進行關閉,以進一步降低智能手機的功耗,還可以防止總線上倒灌電流的影響。

  2.3 接口驅(qū)動電路的低功耗設計

  當選擇智能手機外圍芯片如sdram、lcd、攝像機、音頻編解碼器等器件時,除了要考慮其性能外,還必須考慮其正常工作時的功耗。在設計接口電路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2.3.1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的選取

  軟件優(yōu)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軟件運行時的效率和降低軟件運行時的功耗。例如指令的重排,在不影響指令執(zhí)行結果的情況下,可以消除由于裝載延遲、分支延遲、跳轉(zhuǎn)延遲等引起的指令流水線的失效[5]。如表1所示的arm匯編,把指令轉(zhuǎn)變成二進制編碼后,不同之處就是各個寄存器操作數(shù)的二進制編碼不同。

  根據(jù)表1,從電氣性能上來看,通過減小連續(xù)指令之間的漢明(hamming)距離,原代碼比優(yōu)化后代碼的比特位變化多6次,而兩組代碼實現(xiàn)同樣的功能,因此,優(yōu)化后的指令執(zhí)行時的功耗小于原先指 令。因此,系統(tǒng)軟件完成后,在保證軟件功能一致的情況下,通過對代碼進行優(yōu)化,可以減小軟件在執(zhí)行時的功耗。

  3 試驗結果和討論

  在智能手機的設計中,通過不斷進行硬件優(yōu)化和在軟件上實現(xiàn)電源的動態(tài)管理,測量智能手機在空閑模式和睡眠模式下的功率損耗,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jù)表1,從電氣性能上來看,通過減小連續(xù)指令之間的漢明(hamming)距離,原代碼比優(yōu)化后代碼的比特位變化多6次,而兩組代碼實現(xiàn)同樣的功能,因此,優(yōu)化后的指令執(zhí)行時的功耗小于原先指 令。因此,系統(tǒng)軟件完成后,在保證軟件功能一致的情況下,通過對代碼進行優(yōu)化,可以減小軟件在執(zhí)行時的功耗。

  從表2可以看出,經(jīng)過優(yōu)化設計,智能手機在空閑模式下,電流值減小了10.2 ma,在睡眠模式下,電流值減少了1.5 ma。對于無線modem,由于自身含有獨立的電源管理模塊,基本上在3 ma左右,變化不大。相比未經(jīng)優(yōu)化設計,智能手機經(jīng)過優(yōu)化設計后,在睡眠模式下和空閑模式下,功率損耗有了顯著的降低,在相同的電池容量下,大大提高了智能手機的待機時間和使用時間。因此,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智能手機的功耗。

  隨著手機技術的發(fā)展,特別在智能手機設計中,低功耗設計會成為一個越來越迫切的問題。隨著一些新技術的出現(xiàn)并應用于智能手機的設計中,例如先進的電源管理芯片、先進的處理器,給設計者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大大降低智能手機功耗。但是,作為設計者,在進行系統(tǒng)設計和軟件編程時,必須時時考慮如何降低系統(tǒng)的功耗,只有這樣,設計出的系統(tǒng)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性能,得到用戶的青睞。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