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amd 文章 最新資訊
AI加速器對抗 AMD面對英偉達不落下風
- 「買愈多、省愈多」的話語權輪到AMD發(fā)聲! 根據近期業(yè)者公布AI服務器測試結果顯示,MI300X在相同條件下,達到英偉達H200 5倍之Tokens(參數)吞吐量。 得益于AMD在ROCm生態(tài)系導入的新AI Tensor Engine(張量引擎),加速GPU訓練及推理; 另外,在硬件層面大量堆疊HBM也發(fā)揮關鍵作用。 未來在成本更加錙銖必較的情況下,AMD AI服務器更顯優(yōu)勢。平價語言模型的崛起,正在重塑GPU市場生態(tài),阿里巴巴首開全球數據中心算力過剩第一槍,業(yè)界分析,未來成本更加被檢視情況下,AMD A
- 關鍵字: AI加速器 AMD 英偉達
美國向馬來西亞施壓:要求調查英偉達AI芯片流向中國問題
-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美國要求馬來西亞政府阻止人工智能(AI)芯片通過非法途徑流入中國的壓力下,馬來西亞政府正計劃加強對于半導體貿易的監(jiān)管。馬來西亞貿易部長表示,美國方面要求馬來西亞密切追蹤進入該國的英偉達高端AI芯片的動向,因為美國懷疑其中有許多AI芯片最終流入了中國,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規(guī)定。因此,美國已與馬來西亞數字化部門組建了一個工作小組,以加強對馬來西亞蓬勃發(fā)展的數據中心產業(yè)進行監(jiān)管,目前該產業(yè)嚴重依賴于英偉達的AI芯片?!懊绹笪覀兇_保監(jiān)控每一批運往馬來西亞的英偉達芯片。而且,他們希望我
- 關鍵字: 馬來西亞 英偉達 AI芯片
消息稱臺積電4月1日開放2nm晶圓訂單通道,目標年底實現月產5萬片
- 3 月 24 日消息,據臺灣地區(qū)《中國時報》今日報道,臺積電正在全力提升 2nm 產能,其位于高雄和寶山的工廠將是關鍵基地。高雄廠將于 3 月 31 日舉行擴產典禮,首批晶圓預計 4 月底送達新竹寶山。4 月 1 日起,2nm 工藝的訂單通道將正式開放,蘋果有望率先鎖定首批供應,這一趨勢符合過往經驗。蘋果計劃采用臺積電 2nm 工藝打造 A20 芯片,該芯片將專為 iPhone 18 設計,并預計于 2026 年下半年發(fā)布。此外,包括 AMD、英特爾、博通和 AWS 在內的眾多客戶也在排隊等待 2nm 產
-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晶圓 蘋果 A20 iPhone 18 AMD 英特爾 博通 AWS
黃仁勛回應DeepSeek沖擊:算力需求將被推高,芯片反而更吃緊
- 英偉達CEO黃仁勛最新表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DeepSeek發(fā)布的R1模型只會增加對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因此,擔憂“芯片需求可能減少”是毫無根據的。當地時間周三(3月19日),黃仁勛在GTC大會與分析師和投資者會面時表示,外界先前對“R1可能減少芯片需求”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未來的計算需求甚至會變得要高得多。今年1月時, DeepSeek發(fā)布的R1模型引發(fā)了市場轟動,該模型開發(fā)時間僅兩個月,成本不到600萬美元,僅用約2000枚英偉達芯片,但R1在關鍵領域的表現能媲美OpenAI的最強推理模型o1。這導致
- 關鍵字: 黃仁勛 DeepSeek 算力 芯片 吃緊 英偉達
黃仁勛回應DeepSeek沖擊:算力需求將被推高 芯片反而更吃緊
- 英偉達CEO黃仁勛最新表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DeepSeek發(fā)布的R1模型只會增加對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因此,擔憂“芯片需求可能減少”是毫無根據的。當地時間周三(3月19日),黃仁勛在GTC大會與分析師和投資者會面時表示,外界先前對“R1可能減少芯片需求”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未來的計算需求甚至會變得要高得多。今年1月時, DeepSeek發(fā)布的R1模型引發(fā)了市場轟動,該模型開發(fā)時間僅兩個月,成本不到600萬美元,僅用約2000枚英偉達芯片,但R1在關鍵領域的表現能媲美OpenAI的最強推理模型o1。這導致
- 關鍵字: 英偉達 GPU 計算平臺 AI DeepSeek
英偉達、am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英偉達、amd!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英偉達、am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偉達、amd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英偉達、am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偉達、amd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