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EUV光刻技術仍需克服的三個缺點

EUV光刻技術仍需克服的三個缺點

作者:storm 時間:2023-10-18 來源:半導體產(chǎn)業(yè)縱橫 收藏

光刻技術是指在光照作用下,借助光致抗蝕劑(又名光刻膠)將掩膜版上的圖形轉移到基片上的技術。其主要過程為:首先紫外光通過掩膜版照射到附有一層光刻膠薄膜的基片表面,引起曝光區(qū)域的光刻膠發(fā)生化學反應;再通過顯影技術溶解去除曝光區(qū)域或未曝光區(qū)域的光刻膠(前者稱正性光刻膠,后者稱負性光刻膠),使掩膜版上的圖形被復制到光刻膠薄膜上;最后利用刻蝕技術將圖形轉移到基片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2310/451729.htm

想要了解光刻技術對半導體供需穩(wěn)定將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首先要了解的是大家經(jīng)常聽到的 14 納米 DRAM、4 納米應用處理器等用語,要先說明納米是什么意思,以及納米前面的數(shù)字降低(精細制程轉換)究竟意味著什么。

所謂的幾納米,指的是晶圓上的電路最細能做到多細,所謂 14 納米,是指 DRAM 設計時,最小電路寬度(Design Rule)定為 14 納米,而納米是指十億分之一米,這樣馬上就能知道 14 納米 DRAM 的最細線寬是多少。但 14 納米 DRAM 并非意味著所有電路都是 14 納米寬,除了最重要的部分以外,其余部分設計上會有不同寬度的線路。而這就是即使相同 14 納米 DRAM,各企業(yè)芯片大小也不同的原因。

從 16 納米 DRAM 到 14 納米 DRAM,最小電路寬度及周圍電路寬度變細的話,DRAM 的芯片尺寸自然會變小。這種制程被稱為精細制程轉換,最近在精細制程的每一代中,芯片約變小 20% 左右的水準。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進行精細制程轉換,同一 12 英寸晶圓生產(chǎn)的半導體量將增加 20% 左右,即降低納米數(shù)字(精細制程轉換),是為了增加產(chǎn)量,降低成本。

目前光刻設備的主要光刻機是 ArF Immersion,這是以水為介質,利用光線透水時出現(xiàn)的折射現(xiàn)象的設備。該設備在生產(chǎn) 35 納米上一代 DRAM 時,即使是半導體電路中最細微的部分,也可以用一道光罩,一下就刻出更精密的電路。

隨著精細化到 30 納米級以下,該設備無法一次性拍攝出最重要的部分電路圖案。事實上,ArF Emergion 設備的極限是 35 納米。因此半導體企業(yè)針對最精細的部分,設計出一種方式是將電路分為兩個,因為線寬之間的間距越來越窄,單次曝光已不足以應付線寬縮小所需,于是便將曝光分為兩次,這種方式叫做雙重曝光(Double Patterning)。

使用 設備的話,理論上可以解決雙重等多重曝光精細制程的缺點,也就是可以自然解決生產(chǎn)力減少和投入與產(chǎn)出的下跌問題。最精細的電路部分也可以使用一道光罩一次刻出來,也就是說總制程循環(huán)次數(shù)可以減少,也不會發(fā)生邊緣位置誤差。但實際上即使在使用 設備的 1A 納米之后,DRAM 的低生產(chǎn)成長率仍未獲得解決,情況反而更加惡化,其理由如下:

第一, 設備的性價比低,對比于 ArF Emergion 設備只有十分之一的水準。不過目前使用 EUV 設備是克服日益惡化的多重曝光缺點的必然選擇,并非因為 EUV 設備的生產(chǎn)率好才如此。

第二,因為目前還處于引進初期,EUV 光刻技術也仍然存在技術的困難點。不僅 EUV 設備自身硬體上的問題仍有很大改進空間,相關零部件、材料也存在諸多難題(參考下圖)。

EUV 光刻設備和 EUV 光罩結構

簡單來說,為了正式引進 EUV 設備,需要由多層透鏡和曝光吸收層(Absorber)組成的無缺陷光罩,還需要超薄膜、高強度、高均勻透射率的光罩護膜(Pellicle)以及高解析度、低照射劑量(Dose)、低氣體釋放度、平滑線條邊緣(Edge)的光阻劑。

另外,最重要的是基于更短的曝光波長、真空環(huán)境和超精細圖案,EUV 需要具有高難度的良率管理和測試技術。

第三,雖然 EUV 設備還存在許多問題,但購買這臺設備本身就不容易。如前述所言,EUV 設備在全世界只有 ASML 能供應。因此三星電子、臺積電、 SK 海力士、Intel 等半導體企業(yè)不得不密切關注 ASML 的 EUV 產(chǎn)量。

但事實上 ASML 也無法生產(chǎn)出如自己所愿的 EUV 設備。舉例來說,鏡頭作為 EUV 設備最關鍵零組件,由德國的 Carl Zeiss 公司所供應,由于 Carl Zeiss 公司鏡頭組件生產(chǎn)設備不易增加,以及需依賴熟練員工等因素,很難快速提高產(chǎn)量。因此 ASML 在 2022 年生產(chǎn)的 EUV 光刻設備只有 55 臺左右,預計今后兩年內也很難大幅增加。

當然,今后如果 EUV 設備價格急速下降,每小時晶圓總處理量增加,同時相關零組件和材料情況得到明顯改善的話,那么半導體產(chǎn)量成長率也有可能恢復到以前高水準的可能性。在此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出現(xiàn)大幅增加半導體存儲器需求等動因,那么半導體供應過剩問題就可能被凸顯出來,因此這是日后還需要再觀察的問題。



關鍵詞: EUV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