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黑莓“賭命”突圍:業(yè)界普遍看衰前景

黑莓“賭命”突圍:業(yè)界普遍看衰前景

—— 黑莓10很可能成為公司的絕唱
作者: 時間:2013-02-0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收藏

  公司的搏命反擊產品10推出后,公司股價不漲反跌。市場紛紛預測,10很可能成為公司的絕唱。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41786.htm

  業(yè)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蘋果與三星雙雄占據(jù)全球智能機近99%利潤的背景下,錯過了爆發(fā)重要窗口期的黑莓,突圍前景并不被看好。

  “沒有債務負擔、現(xiàn)有8000萬用戶以及盈利能力會讓黑莓公司在幾個季度內過得不錯,但輝煌歲月已經過去,如果依然延續(xù)目前的狀況,黑莓走向自然死亡只是時間問題。”咨詢顧問公司Ovum坦言。

  業(yè)界普遍看衰黑莓前景

  1月30日,RIM更名為黑莓(BlackBerry),并正式推出了全新的黑莓10操作系統(tǒng)以及兩款搭載此款操作系統(tǒng)的

  但是,市場對于姍姍來遲的黑莓新機卻未抱以樂觀態(tài)度。1月30日,黑莓股價在納斯達克市場暴跌12%,2月1日納斯達克市場開盤,黑莓股價再跌10%。

  市場調研公司IDC數(shù)據(jù)顯示,黑莓在2012年全球市場份額僅為4.7%,而蘋果iOS、谷歌的Android幾乎占據(jù)90%的市場份額。就在2011年第四季度,黑莓還擁有14%的份額。

  2012年的6月,黑莓公司宣布全球范圍內裁員5000人,以縮減開支。

  在此之前公布的2012第三季度財報(財政年度從10月1日開始至次年9月30日結束)顯示,黑莓該季實現(xiàn)營收27億美元,同比暴跌47%,該季度實現(xiàn)凈利潤900萬美元,止虧的主要原因是1.66億美元的優(yōu)惠稅收結算,若扣除此項,該季度依舊虧損明顯。而2011年同期的凈利潤為2.65億美元。

  財經信息提供商S&PCapitalIQ分析師詹姆斯·摩爾曼(JamesMoorman)將黑莓股票評級從“持有”(Hold)下調至“賣出”。他表示:“我們相信新黑莓吸引更多的是現(xiàn)有黑莓用戶,不一定能吸引新的黑莓用戶。”

  市場研究機構Baird分析師威廉·鮑威(WilliamPower)也不看好黑莓的突圍前景。威廉·鮑威指出:“我們認為RIM的新操作系統(tǒng)只是彌補了它與更成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平臺之間的差異,未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差異化服務或功能,使客戶從其他操作系統(tǒng)中轉向黑莓。”

  傳統(tǒng)大本營迅速萎縮

  如今沒落的黑莓,曾一度在商務領域頗受青睞。憑借獨特全鍵盤、公司郵件系統(tǒng)同步,以及以安全著稱的服務系統(tǒng),黑莓曾是一款深得政府、企業(yè)厚愛的商務手機。

  自1999年起,黑莓即根植于公務市場,超過90%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和眾多政府部門均使用其解決方案。

  2008年,黑莓迎來其巔峰,股價一度沖至148美元。但是,隨后卻在智能手機大戰(zhàn)中落敗,股價一度跌破7美元。

  過去兩年來,企業(yè)不再是智能手機的主要購買者,而個人消費者對黑莓品牌的認可卻并未建立起來,目前兩大趨勢依然在持續(xù)。

  目前,隨著iOS和Android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日趨成熟,第三方開發(fā)者正在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性和個性化的軟件服務,黑莓對企業(yè)級用戶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手機行業(yè)觀察人士李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黑莓的衰落與蘋果的崛起幾乎是同時發(fā)生的。與黑莓將產品定位于企業(yè)級市場不同,喬布斯認為手機可以滿足人們娛樂、生活和消費等需求,因而設計出了更具顛覆性的產品。

  此前,黑莓CEO海因斯對外宣稱,他們預計將會有至少40萬美國官員使用黑莓的新機BlackBerry10。不過,現(xiàn)在看來,想要實現(xiàn)這個設想難度非常大。

  據(jù)悉,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表示,他們計劃于明年給其官員配備蘋果公司出品的新機iPhone5。NTSB稱,黑莓手機的更新速度極其緩慢,根本達不到他們對高效性、可靠性以及穩(wěn)定性的要求。

  2012年,黑莓發(fā)布了多款產品,其主打產品Z10定價約為700加元(約合4400元人民幣),如此高昂的定價在智能手機價格下滑的趨勢下,難以支撐其對用戶的吸引力。此外,缺乏觸控、大屏等潮流元素,也是導致黑莓失利的重要原因。

  咨詢顧問公司Ovum指出,企業(yè)IT部門對智能手機的采購主導性將減弱,個人消費者對企業(yè)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黑莓10的宣傳清晰地傳達了一點:他們的重點仍在更好的多任務體驗、工作效率、郵件、聯(lián)系人以及日程安排等商務應用;而消費者關心的游戲功能、內容消費以及社交網(wǎng)絡體驗都不是黑莓10的重心所在。”

  “前狼后虎”夾擊

  在個人消費市場上連連失利的黑莓又在企業(yè)市場迎來了兩個強勁對手:三星和微軟。

  目前,三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其下一步的重要目標就是努力吸引企業(yè)用戶。

  此前,三星推出了SamsungforEnterprise(SAFE)企業(yè)安全產品,試圖令旗下設備對企業(yè)用戶更友好。SAFE服務的主要功能包括加密、VPN連接、移動設備管理(如遠程清除)等。目前,SAFE僅針對GalaxyS3、GalaxyNote2和GalaxyNote10.1等三款產品認證,但這項技術還支持市面上銷售的其他二十多款三星設備。

  對于微軟而言,從WindowsPhone(以下簡稱WP)上市至今,其目標便是取代黑莓。

  2012年,微軟的WP一直保持著穩(wěn)步上升的態(tài)勢,在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開始占據(jù)重要地位,以英國地區(qū)為例,黑莓擁有6.4%的市場份額,而WP已經擁有了5.9%的份額。

  在美國市場,AT&T、T-mobile、Verizon等主流運營商均已經推出了WP機型。此外,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加拿大Rogers、英國Orange、Vodafone等多家運營商都已經成為WP的有力支持者和銷售伙伴。

  在一系列不利因素的打壓下,黑莓能否扭轉乾坤?

  黑莓公司CEO海因斯對外表示,黑莓對其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評審,最終有可能出售硬件生產部門或者軟件授權許可。

  對此,李堅表示,黑莓錯過了智能手機爆發(fā)的重要窗口期,因此很難重回霸主寶座。

  接下來,瘦身或賣身是其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聯(lián)想的CFO黃偉明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聯(lián)想對黑莓有興趣,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收購黑莓,以提振智能手機業(yè)務。但后來聯(lián)想相關人士站出來回應稱,是外界誤讀了黃偉明的意思。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產業(yè)聯(lián)盟常務副理事長李易分析指出,黑莓正在搖搖欲墜的懸崖邊緣。盡管它已痛失全美第一大智能手機的寶座,但仍然是移動終端世界的頂級品牌。通過收購黑莓,聯(lián)想能夠圓夢操作系統(tǒng)。此外,其產品的安全性也能夠在企業(yè)級市場成為一把“殺手锏”。

  “黑莓具有無與倫比的UI設計、全球專利領先地位,以及在全球運營商網(wǎng)絡的合作基礎,對聯(lián)想而言具有極大的收購價值。”他說,“聯(lián)想收購黑莓并非不可能,之前收購IBM的操作經驗能夠使聯(lián)想更容易地進行相關談判,以及解決收購后的相關整合問題。”



關鍵詞: 黑莓 智能手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