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在6月份推出M2系列芯片的最后一款M2 Ultra之后,蘋果自研M系列芯片將進入M3系列,首款搭載M3的新產品預計在10月份推出。上周蘋果發(fā)布截至今年7月1日的第三財季財報,其中暗示新款Mac電腦要到今年9月底結束的第四財季之后才會上市,此前蘋果也曾在10月份發(fā)布過新款Mac電腦。M3系列芯片應該是蘋果Mac系列產品升級的主要賣點,將是自Apple Silicon首次亮相以來自研芯片方面的最大升級。2020年,蘋果發(fā)布Mac電腦時首次用自研芯片取代了英特爾芯片,截至今年6月份,整個Mac電腦生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M3 Mac 電腦 3nm
臺積電的 3nm 晶圓廠制程良率在 70%-80% 之間,但蘋果不會替這些缺陷產品買單。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廠 制程 3nm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根據 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 機構近日發(fā)布的報告,Samsung Foundry 在 3nm 工藝上的良率達到了 60%,高于臺積電(55%)。報道稱三星大力發(fā)展 3nm,不斷提升生產工藝、提高生產良率,目前已經將良率提升到 60%,該媒體認為三星會在超先進芯片制造技術上勝過臺積電。報告中也指出三星目前在 4nm 工藝方面良率為 75%,和臺積電(80%)存在差距,不過通過發(fā)力 3nm,有望在未來超過臺積電。報告中還指出由于臺
關鍵字:
三星 3nm 晶圓代工
7 月 14 日消息,蘋果 A17 仿生芯片和 M3 芯片將使用臺積電第一代 3nm 工藝,占了臺積電產能的 90%,目標良率是 55%。報道稱,由于現(xiàn)階段的良率仍然過低,蘋果將僅向臺積電支付合格產品的費用,而不是標準的晶圓價格,而標準晶圓價格可達 17000 美元。據了解,如果良率達到 70%,蘋果將按照標準晶圓價格付費,但業(yè)界預計 2024 年上半年之前,良率都不會達到這個高值。蘋果可能會在 2024 年改用 N3E 工藝,不再使用第一代 3nm(N3B),據說 N3E 具有更好的良率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關鍵字:
蘋果 A17 臺積電 3nm
蘋果將繼續(xù)在今年9月舉辦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發(fā)布會,屆時全新的iPhone 15系列將正式與大家見面,不出意外的話該系列將繼續(xù)推出包含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和iPhone15 Pro Max四款機型,將在不同程度上帶來升級,尤其新一代的A17芯片早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iPhone 15系列將繼續(xù)提供與iPhone 14系列相同的四款機型,并且仍然有著明顯的兩極分化。其中兩個Pro版將會配備ProMotion顯示屏,屏幕亮度進一
關鍵字:
蘋果 A17 處理器 3nm 工藝 芯片 效能
高通宣布將在10月24日-26日召開2023驍龍技術峰會,如無意外,這次的峰會主角就是新款旗艦芯片驍龍8 Gen 3。根據目前的消息,驍龍8 Gen 3無緣3nm,將繼續(xù)采用臺積電4nm工藝,只因三個字:用不起。此前就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驍龍8 Gen 2的造價非常高,一顆驍龍8 Gen 2就得千元出頭。近期分析師進一步指出了驍龍8 Gen 2的詳細造價。分析師Derrick在推特上表示,驍龍8 Gen 2的單價高達160美元,而iPhone14 Pro系列搭載的A16芯片,單顆造價為110美元左右。如果和i
關鍵字:
高通 驍龍 芯片 3nm
5月12日消息,臺積電去年底已經量產了3nm工藝,今年會大規(guī)模放量,蘋果依然會首發(fā)3nm,但是臺積電的3nm工藝代工成本不菲,很多廠商也吃不消。此前數據顯示,從10nm開始,臺積電的每片晶圓價格開始瘋狂增長,2018年的7nm晶圓每片價格飆升至10000美元,2020年的5nm工藝晶圓每片價格突破16000美元。而到了3nm工藝,這個數字就達到了20000美元,約合14萬人民幣,而且這還是基準報價,訂單量不夠的話價格會更高。這也導致除了蘋果之外,其他客戶,如AMD、NVIDIA、高通、聯(lián)發(fā)科等,要么推遲3
關鍵字:
臺積電 3nm 晶圓
在7nm、5nm等先進制程工藝上率先量產的臺積電,也被認為有更高的良品率,但在量產時間晚于三星近半年的3nm制程工藝上,臺積電可能遇到了良品率方面的挑戰(zhàn),進而導致他們這一制程工藝的產能提升受到了影響。
關鍵字:
臺積電 3nm 工藝 良品率
4 月 24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臺積電仍采用鰭式場效應晶體管架構的 3nm 制程工藝,在去年的 12 月 29 日正式開始商業(yè)化生產,雖然較三星電子晚了近半年,但仍被業(yè)界看好。對于 3nm 制程工藝,臺積電管理層在一季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也有重點談及。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臺積電 CEO 魏哲家表示,他們的 3nm 制程工藝以可觀的良品率量產,在高性能計算和智能手機應用需求的推動下,客戶對 3nm 制程工藝的需求超過了他們的產能,他們預計今年的產能將得到充分利用。魏哲家在會上還透露,他們的 3n
關鍵字:
3nm 臺積電
近日,美國IC設計公司Marvell正式發(fā)布了基于臺積電3納米打造的資料中心芯片,而這也是業(yè)界首款3nm數據基礎設施芯片。據臺積電此前介紹,相較于5nm制程,3nm制程的邏輯密度將增加約70%,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或者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臺積電3納米芯片可用于新產品設計,包括基礎IP構建塊,112G XSR SerDes(串行器/解串行器)、Long Reach SerDes、PCIe Gen 6 PHY/CXL 3.0 SerDes和240 Tbps并行芯片到芯片互連等。照M
關鍵字:
3nm 基礎設施 Marvell
2 月 24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在三星電子采用全環(huán)繞柵極晶體管架構的 3nm 制程工藝量產之后,臺積電仍采用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的 3nm 制程工藝,也在去年的 12 月 29 日正式開始商業(yè)化生產。從外媒最新的報道來看,同臺積電此前的工藝一樣,去年 12 月份量產的 3nm 制程工藝,產能也在逐步提升,月產能在下月將達到 4.5 萬片晶圓。報道稱,蘋果預訂臺積電 3nm 制程工藝量產初期的全部產能,提及臺積電這一工藝的月產能量時表示,將在下月達到 4.5 萬片晶圓。不過,即便臺積電 3nm 制程工藝的產能
關鍵字:
臺積電 3nm
據DigiTimes報道,英特爾與臺積電在3nm制造方面的合作將推遲到2024年第四季度。近年來,英特爾的制造工藝和PC平臺藍圖頻繁修改,產品上市延遲嚴重打亂了供應鏈的產銷計劃。如果上述報道準確,首款Arrow Lake處理器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末和2025年第一季度逐漸出貨。此前消息稱英特爾Arrow Lake處理器采用混合小芯片構架,在GPU的芯片塊部分據稱是采用臺積電的3nm工藝。按計劃在Arrow Lake之前,英特爾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Raptor Lake-S桌面處理器,為發(fā)燒友和工作站市場
關鍵字:
英特爾 臺積電 3nm 芯片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三星電子的3nm制程工藝量產近半年之后,臺積電的3nm制程工藝也已在去年12月29日正式開始商業(yè)化量產,為相關的客戶代工晶圓。雖然比三星3nm工藝量產晚了半年,但是在良率上一直被認為遠超三星。臺積電CEO劉德音還表示,相比于5nm工藝,3nm工藝的邏輯密度將增加60%,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30-35%,這將是最先進的工藝。有消息人士稱,臺積電3nm的主要客戶今年可能只有蘋果一家,有望在蘋果M2 Pro芯片上首次應用,后面的A17仿生芯片也會跟進。在報道中,相關媒體也提到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這兩大智
關鍵字:
蘋果 臺積電 3nm 高通 聯(lián)發(fā)科
按照正常邏輯,高通下一代驍龍8 Gen3升級3nm將順利成章,但會不會繼續(xù)由口碑很好的臺積電代工,似乎還懸而未決。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在于,臺積電3nm晶圓的報價是2萬美元/片,比5nm貴了20%。高通測算后發(fā)現(xiàn),對于自己這意味著數百萬美元的成本增加。即便高通能接受,其下游客戶也就是手機廠商們很難吃得消。三星那邊雖然便宜,可還在良率提高一事上苦苦掙扎,能否盡早完成,有待觀察。
關鍵字:
高通 3nm 驍龍8 晶圓
今日消息,據MacRumors爆料, 蘋果在2023年發(fā)布的iPhone 15 Pro上使用了A17 Bionic,這顆芯片集于臺積電3nm工藝(N3)打造。爆料指出,臺積電3nm工藝已經開始量產,蘋果將會是臺積電3nm工藝最大的客戶, A17 Bionic以及蘋果M2 Pro和M2 Max等芯片都是采用臺積電3nm工藝。根據臺積電說法, 對比N5工藝,N3功耗可降低約25-30%,性能可提升10-15%,晶體管密度提升約70%。 N3工藝的SRAM單元的面積為0.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3nm iPhone 15 Pro
3n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3nm!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3n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nm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