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芯國際中期虧損擴大至2.77億美元

中芯國際中期虧損擴大至2.77億美元

作者: 時間:2009-09-24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經濟危機之下,這些數據讓人感覺到,中芯比以前強壯了。但是,如果看到它面前潛在危局的話,才能真正明白,它為何在中高端訂單以及大陸市場下工夫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98427.htm

  除了整個產業(yè)及中芯內在成長驅動力外,這與它面臨的延續(xù)多時的訴訟有著密切關系。

  它與臺積電之間,又進行了一年暗斗。

  2005年春,它與臺積電達成和解、答應6年內支付1.75億美元專利費后,兩家公司曾其樂融融一陣。

  2006年8月,臺積電在美再度興訟后,除了2005年之前的中芯雖然表面輕松,但實際上相當緊張。但這次臺積電的用意更深。它將矛頭之一指向中芯最主流的邏輯工藝,即130納米,它要求加州法院禁止中芯用這一工藝生產邏輯芯片。

  這對中芯的威脅很大,這一制程技術生產的產品,創(chuàng)造了中芯最大比例的營收,已是其最成熟的工藝。如果威脅奏效,中芯境外客戶關系自然會大受影響。

  盡管中芯堅持自身沒有任何侵權,但是訴訟前景依然不明。即使是它在北京對臺積電提出的反訴,今年6月10日一審判決也沒有支援它的請求,中芯已無奈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這一切充滿不確定性。中芯不得不加速布局高端技術。尤其是去年,在IBM支持下,它已一舉成為代工俱樂部成員。

  中芯大陸訂單比例增加,主要理由雖然與大陸3C市場潛力巨大以及設計企業(yè)成長迅速有關,危機時期,能淡化海外訂單縮減風險。但是,這背后同樣也有預防對手的效用。

  訴訟結局的不確定性,迫使它不斷吸納本地客戶,以消除過度依賴海外市場的危險。事實上,2008年,其新增的115名客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亞太已占其近40%的營收。

  中芯擁抱大陸市場,除了訂單外,也包括多年來它在生產方面的布局,它已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漢、深圳6城擁有生產基地。張汝京的“菱形布局”完成了。

  此外,這一過程中,自然也很愿意在資本上擁抱大陸。去年,大唐控股注資1.70億美元,加上之前大股東上海實業(yè)的力量,中芯在大陸的話語權已大大增強了。就連那個909半導體工程——“國家隊”企業(yè)華虹NEC,也已遠遠落在它后面。

  但是,擁抱本土客戶,短期可能降低中芯利潤。因為,本地企業(yè)資本能力有限,對流片價格敏感。不過,為爭訂單,中芯價格一直比較“實惠”,比如第二季度,它的平均單價已下調為700多美元,遠低于對手。。之前,它與對手的價格差約為200美元。如今有拉大之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