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國系列風波問題出在哪兒?
退車門,銷售團隊對產(chǎn)品的認知失誤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70486.htm在來自蘋果中國的吳碧瑄正式代替鄭順景接替特斯拉中國區(qū)最高管理者的接力棒后,伴隨著銷量的提升,車輛無法按時交付、部分地區(qū)不具備安裝充電樁的條件等等一系列問題也隨即被陸續(xù)曝出,而最終引發(fā)了退車風波!
吳碧瑄團隊起初出色的提升了銷量
事實上,真正引發(fā)退車風波的,筆者認為并不是附加設備不到位,而是作為特斯拉中國的團隊,在經(jīng)營方面的急功近利導致。
我們必須承認,由蘋果中國過來的吳碧瑄所采用的兩種銷售模式,即大宗銷售和上門體驗方式的確有效的提升了銷量,從特斯拉總部對于中國區(qū)銷量目標由起初的3000臺,到接下來的5000臺,直至最后的10000臺的提升,盡管10000臺的目標無法完成,但我們也能夠看到吳碧瑄的團隊確實在銷售方面有很高的水準!
銷量提升的同時,配套設施跟不上,為特斯拉埋上了隱患
盡管如此,吳碧瑄的團隊也暴露出了明顯的問題,那就是由于來自電子產(chǎn)品領域,對于汽車產(chǎn)品本身的特點不夠了解,在追求銷量的同時,卻忽略了配套服務的前期跟進。
與電子產(chǎn)品不同,特斯拉作為汽車產(chǎn)品,需要有足夠的配套設施進行支持,特別是對于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對于如充電設施這樣的配套設施的需求更高,而這也是吳碧瑄團隊當時所遇到的最大阻礙,也正是這個問題,導致了當時的退車風波…
充電樁無法安裝,直接導致了用戶的不滿
很顯然,退車風波并不是對于產(chǎn)品自身的質(zhì)疑,直到現(xiàn)在很多未能成功購車的前任消費者,都對于特斯拉產(chǎn)品本身的性能和設計保持非常正面的評價,但對于其配套設施的跟進,以及當時銷售團隊的服務,卻滿滿的都是抱怨。
由于溝通不暢,導致部分消費者購車后無法在自家安裝充電樁,部分消費者因此被延遲交車…這一系列的問題,最終引發(fā)了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而這場危機也因為當時吳碧瑄團隊對于媒體的閉塞,而終使其擴大化,一時間特斯拉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公司的銷售壓力,外界的負面壓力也接踵而來…
電子產(chǎn)品的定位,讓特斯拉一度忽略了汽車本身的特性
最終,一系列的風波,以及銷售目標的相差甚遠,導致了當時吳碧瑄團隊的黯然離開,但好處是終于讓特斯拉不再是一個電子產(chǎn)品的定位,終于回到了汽車產(chǎn)品的正軌之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