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超級基帶群建網解決方案

超級基帶群建網解決方案

作者: 時間:2010-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創(chuàng)新的建網方案打破傳統建網模式有效地提升了運營商網絡的整體競爭力。而且,建網有效解決移動高速數據業(yè)務下的數據空洞難題,可以預計模式將成為未來網絡的發(fā)展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60719.htm

引領創(chuàng)新建網模式

隨著移動通信的快速發(fā)展及普及應用,用戶對運營商的業(yè)務提供能力及網絡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使其對網絡建設速度和質量提出高要求的同時,也對投資成本及投資回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高效、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精品移動通信網絡,成為運營商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建設低成本的精品網絡,運營商面臨幾大難題:首先是大規(guī)模的基站建設需求與有限的建網投資的沖突,所以有效降低建網成本是關鍵;其次,網絡建設需要大量站址及配套資源,使得建網質量及建網速度面臨巨大考驗,充分利用現網機房及配套資源是解決站址難題的有效手段;此外,隨著節(jié)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降低網絡能耗成為運營商建網的重要關注點。立足于客戶需求,創(chuàng)新地提出超級基帶群建網方案,該方案突破傳統建網模式,能滿足快速、低成本建網的需求,將對未來寬帶化、智能化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

超級基帶群建網方案將BBU集中放置,RRU通過光纖拉遠,靈活覆蓋。BBU集中放置可以充分利用現網機房資源,實現電源、傳輸等配套資源共享,便于實現基帶資源動態(tài)配置、靈活調度,有效提高基帶資源利用率;RRU拉遠覆蓋,可實現近天面安裝,避免饋線損耗,并且RRU安裝靈活,易于實現點、線、面的立體化覆蓋。

全面降低建網成本

針對運營商投資與建設規(guī)模的矛盾,超級基帶群建網方案能有效降低建網成本。超級基帶群建網打破傳統建網模式,將多個BBU集中放置在現網機房(核心機房或模塊局、端局機房),充分利用現有資源;RRU分散室外安裝,無需機房,無需征地,大幅減少網絡建設對機房的需求量,有效減少機房占地面積,實現 “零”機房占用;機房內各種配套、傳輸資源最大化實現共享,充分盤活現網網絡資源,節(jié)省布網及維護成本。超級基帶群建網方案節(jié)省機房站址、傳輸、電源等配套投資高達50%。

超級基帶群在節(jié)省機房及配套投資的同時,通過將BBU集中放置,基帶資源靈活共享、動態(tài)調度,有效提升基帶資源及端口資源利用率,節(jié)省主設備投資達20%。RRU貼近天面安裝,提升單站39%的覆蓋面積,減少28%的站點數量。

經過無線環(huán)境仿真結果統計,超級基帶群建網方式可擴大10%的無線覆蓋半徑,減少18%的基站數目,從而降低18%的建網投資。

超級基帶群建網顛覆了傳統的建網模式對于機房的依賴,大幅降低了新建站址及站址談判的時間,有效縮短施工工期。超級基帶群建網方式較傳統建網方式單站節(jié)省了1/3的工程周期,高效的建網速度使運營商盡快投入運營,實現收益。通過采用超級基帶群建網模式,節(jié)約建網成本達40%。

全面降低運維成本

創(chuàng)新的超級基帶群建網模式,有利于全面降低網絡能耗。將BBU集中放置,一方面可以共享中心機房現有的傳輸、電源等配套設備,提高配套設備的利用率,減少配套設備數量,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中心機房的空調設備,而傳統建網方式機房能耗的73.7%來自于空調。RRU采用自然散熱,無需額外安放空調,最大限度降低空調能耗。超級基帶群建網方式可以有效減低設備、配套及空調的能耗,較傳統建網方式綜合節(jié)能高達85%以上,是一種低能耗的綠色建網模式。

超級基帶群建網在全面降低網絡能耗的同時,可以集中管理、方便維護,有效減低網絡維護成本。BBU集中放置,減少了設備被破壞、被盜竊的風險;電源集中放置在城區(qū),提高了供電可靠性,提高網絡效益。對于網絡的擴容及升級,只需在中心機房即可完成,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實現對網絡的維護和管理。

對未來網絡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

伴隨著無線制式及無線技術的發(fā)展,無線設備組網形態(tài)進一步體現集中式資源分配,分布式無線布局的優(yōu)點,從而滿足無線網絡高速數據業(yè)務能力的不斷提高的網絡特征。無線網絡的組網模式也由超級基帶群向i-Node模式演進(如圖2)。

對于未來的寬帶,全新一代無線接入網架構i-Node(如圖3)在智能化、協作化和網絡化三方面有著突出的優(yōu)勢。

i-Node模式實現基帶資源智能調度,遠端模塊采用智能化射頻技術,減少干擾,提升頻譜利用率?;鶐С氐闹悄芴幚砥脚_通過軟件自動分配基帶處理資源,實現多制式統一接入;高速數據交換平臺支持基帶池內的處理單元之間的互聯互通,RRU的載波基帶信號可以交換到基帶池任意一個BBU,實現負載均衡,避免單個BBU過載或部分BBU過于空閑的情況發(fā)生,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能耗。并且這種組網模式可以更方便地部署MIMO及干擾消除等信號處理算法,從而增加無線系統的性能增益,符合LTE技術及網絡的需求。

i-Node模式支持多小區(qū)協作式無線資源管理、協作式無線信號處理以及智能化無線資源調度。其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SON自適應網絡以小區(qū)簇為單位進行協作式無線資源管理,信號的協作式發(fā)送/接收可以有效提升系統頻譜利用率和小區(qū)邊緣吞吐量。SON自適應網絡以聯合接收/發(fā)送(JP)和協作式波束賦形(CBF)為無線資源管理的主要技術。

i-Node模式采用全IP網絡架構實現通信設備的網絡化,符合未來通信發(fā)展的云計算模式,通過高帶寬、低延時的互聯架構,組成一個巨大的實時云計算基帶池。RRU將傳送的基帶信號發(fā)送到基帶池,通過實時云計算基帶池動態(tài)分配的計算資源完成無線基帶信號的實時處理。i-Node模式采用云技術填補數據空洞,提升無線網絡整體吞吐率。

超級基帶群是模式的雛形,BBU集中放置是基帶路由池實現的前提。并且,BBU-RRU間的光路保護技術為i-Node提供參考。隨著未來寬帶化的網絡發(fā)展尤其是模式的應用,對于BBU與RRU之間的標準CPRI接口帶寬及壓縮技術要求將進一步提高。超級基帶群組網模式的廣泛應用,進一步促進了光傳輸技術的演進:高效的光纖數據壓縮技術、高達6.144Gbps的光口速率、多級RRU級聯、CWDM的光合波/分波技術以及RRU雙路1+1保護方式、 RRU環(huán)網保護方式等技術滿足未來網絡的演進需求。同樣,超級基帶群BBU集中放置,RRU多點覆蓋符合云技術的發(fā)展趨勢。無線網絡的云技術主要包括云計算基帶池及多RRU云覆蓋兩方面。BBU集中放置配合RRU拉遠覆蓋便于實現未來網絡云技術的應用,便于解決移動高速數據業(yè)務存在的數據空洞難題,提升無線網絡的整體吞吐率。

創(chuàng)新的超級基帶群建網方案打破傳統建網模式,全面降低網絡的建網成本及運維成本,提升網絡的整體競爭力。超級基帶群建網也對未來網絡的發(fā)展及i-Node的組網模式的演進產生深遠影響,超級基帶群為i-Node組網提供了參考,同時便于與未來先進的云計算及云覆蓋技術結合,有效解決移動高速數據業(yè)務下的數據空洞難題,超級基帶群及i-Node組網模式將會成為未來網絡的發(fā)展趨勢。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