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無人駕駛2016年度報告:中國市場啟動要等到2020年

無人駕駛2016年度報告:中國市場啟動要等到2020年

作者: 時間:2016-08-16 來源:界面 收藏
編者按: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過多年的摸索,目前仍處于探索期,各參與方紛紛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布局,加大技術研發(fā)投入,試圖在無人駕駛市場搶先占據一席之地,預計將在2020年以后市場將會進入啟動期。

 ?、?a class="contentlabel" href="http://2s4d.com/news/listbylabel/label/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形成兩條發(fā)展路徑——ADAS和人工智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08/295545.htm


無人駕駛2016年度報告:中國市場啟動要等到2020年


  目前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以ADAS和人工智能切入的兩條發(fā)展路徑。

  路徑一:以傳統(tǒng)車廠為代表,如上汽集團、長安汽車等。

  通過不斷完善和發(fā)展ADAS功能和技術,逐步提高汽車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來不斷向完全發(fā)展。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是緩解司機駕駛壓力,改善司機的駕駛體驗。主機廠具備豐富的整車制造經驗,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核心技術是ADAS的各項自動控制系統(tǒng),在汽車的行駛決策過程中,更多的是由人對周邊的狀況做出判斷,并采取執(zhí)行措施,機器決策僅起到輔助作用。

  路徑二:以互聯(lián)網企業(yè)為代表,如百度、谷歌等。

  通過提高移動式機器人深度學習能力和自主決策能力來完成無人駕駛汽車的各項任務。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是以計算機來控制汽車,徹底取代人工駕駛。互聯(lián)網企業(yè)擁有先進的互聯(lián)網技術,成熟的算法和云服務平臺,能夠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提高機器的“駕駛經驗”,從而對行駛路況進行準確的判斷,降低人為因素干擾帶來的事故率。核心技術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的行駛決策過程中,完全由機器對周邊狀況進行決策并控制執(zhí)行,人工智能完全控制汽車的所有駕駛決策。

 ?、侵袊鵁o人駕駛市場仍處于探索期


無人駕駛2016年度報告:中國市場啟動要等到2020年


  分析認為,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過多年的摸索,目前仍處于探索期。緊隨2011年一汽無人駕駛車路事件之后,各參與方紛紛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布局,加大技術研發(fā)投入,試圖在無人駕駛市場搶先占據一席之地。預計將在2020年以后市場將會進入啟動期。

  探索期內已經展開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標志著中國無人駕駛行業(yè)正式起步并進入探索期,無人駕駛的技術研發(fā)正式啟動。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成功研制首輛城市無人駕駛汽車。

  2011年:一汽紅旗HQ3無人駕駛車進行了從長沙至武漢286公里的路測。

  2014年:百度和寶馬簽署戰(zhàn)略協(xié)議,雙方將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合作,此后各汽車廠商和互聯(lián)網公司加大研發(fā)投入,無人駕駛的技術將快速發(fā)展。

  2015年12月: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完成北京開放高速路的自動駕駛測試。

  2016年4月:長安汽車成功完成2000公里超級無人駕駛測試,從重慶途徑西安、鄭州,最終抵達北京。

  2016年6月:工信部批準的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lián)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qū)”封閉測試區(qū)正式開園運營。



關鍵詞: 無人駕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