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競賽技術報告(節(jié)選)
摘要:針對智能車競賽中傳感器信號處理設計安裝、底盤參數(shù)選擇、電路設計、HCS12控制軟件主要理論、控制算法等方面進行闡述,并列出了模型車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15733.htm第五屆“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邀請賽在原有CCD組和光電組基礎上增加了電磁組,以100mA的交變電流為賽道,自主開發(fā)檢測傳感器,檢測賽道信息。鑒于電磁組與光電、CCD在檢測方法上有本質(zhì)的不同,我們在傳感器設計上采用電感線圈檢測磁場,通過在多個點布置不同方向的檢測傳感器獲取賽道信息,利用所獲取的信號進行處理,實現(xiàn)對賽車轉(zhuǎn)向、速度進行控制。同時,我們利用前幾屆比賽積累下的經(jīng)驗,繼續(xù)加強在電源管理、噪聲抑制、驅(qū)動優(yōu)化、整車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使智能車能夠滿足高速運行下的動力性和穩(wěn)定性需求,獲得了良好的綜合性能和賽場表現(xiàn)。
整車設計思路
控制系統(tǒng)
智能車的工作模式如圖1所示:電磁傳感器獲取賽道某點電磁特性,信號輸入到S12控制核心,進行進一步處理以獲得賽道信息;通過光電編碼器轉(zhuǎn)速傳感器檢測車速,并采用S12 的輸入捕捉功能進行脈沖計數(shù)計算車速和路程;通過片上AD檢測電池電壓;舵機轉(zhuǎn)向采用分段PID控制;電機轉(zhuǎn)速控制采用PID控制,通過PWM控制驅(qū)動電路調(diào)整電機的功率。
整車布局
鑒于賽車和賽道的特點,并且車模不變,今年在整車布局上仍延續(xù)基本布局的思路,采用低重心緊湊型設計,并架高舵機以提高響應速度。為調(diào)整整車重心位置,采用碳桿支撐電磁傳感器,減小轉(zhuǎn)動慣量。 在降低整車重心方面采用了低位主板的布局,同時設計了強度高質(zhì)量輕的電磁傳感器安裝架,減輕信號采集電路板重量,降低電池架高度,降低賽車前方底盤高度,如圖2。
電磁組主要特點
1. 傳感器信號為模擬值
電磁組需要檢測的信號為大小100mA,頻率為20KHz的方波信號,賽道由導線鋪成,導線周圍分布著交變的電磁場,由于賽道的各種形狀,使得磁場發(fā)生疊加,不同的賽道形狀形成不同的特征磁場,如下圖為十字線附近的磁場。賽道信息相對于傳統(tǒng)黑白線具有信號可以提供模擬信息的優(yōu)勢,我們利用電磁賽道這種優(yōu)勢,完善小車控制算法,達到了較好的控制效果。
2. 傳感器信號具有方向性
磁場是矢量,在空間的分布為具有方向性,所以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也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在實際檢測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不同方向傳感器的變化規(guī)律有很大的不同,這也和磁場的分量變化規(guī)律相一致。比如,磁場垂直分量變化的比較早,但是受相鄰賽道的影響較大,而磁場的水平分量恰好相反。
硬件設計
傳感器方案
磁場檢測傳感器
使用10mH電感和6.8nF電容并聯(lián)諧振,來感應20kHz的磁場信號,經(jīng)放大電路放大后,得到正弦波,再用AD采樣,得到正弦波的峰值,以判斷傳感器離導線的距離,從而定位導線。由于官方給出的三極管放大電路不易調(diào)節(jié)放大倍數(shù),檢波電路信號變化速度較慢,我們決定使用運放放大直接由AD采樣。電路圖如圖4。運放使用了TL082雙運放,能夠?qū)⑿盘柗糯髱浊П?,可以滿足探測的需要。電磁起跑為并排放置的3000gauss的磁鐵,經(jīng)過對霍爾傳感器和干簧管的試驗,最終選擇使用干簧管做起跑檢測,以達到較高的檢測精度和較大的檢測距離。
傳感器的布局
電磁傳感器測出的信號為當前所在位置的某個方向的磁場信息,所以傳感器的布局至關重要。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當傳感器相距較大,視角寬,得到的賽道信息量大。所以,采用盡量架寬主要傳感器的方式,以獲得豐富的賽道信息,并且提前預知賽道形狀。
霍爾傳感器相關文章:霍爾傳感器工作原理
霍爾傳感器相關文章:霍爾傳感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