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 周虹
與“編外員工”合作的日子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11735.htm周虹負責上海的Intel未來教育項目,她從2001年至今,從項目管理、研發(fā)到創(chuàng)新應用,歷經此項目從8省到現在的全中國32省的擴張。十年以來,隨著項目的不停推廣,周虹聽到了來自不同層面的聲音,她與大家共同的感受都是,每個人都能在項目中收獲自己想要的東西,說到這里,Lydia已然一臉燦然。
沖擊合作方最大的是:Intel文化
周虹說,這么多年來,自己一直在推進這項關于未來的教育項目,然而,合作方聲稱,不僅從教育、技術等層面獲益,Intel的文化才是對其沖擊最大的精神力量,令人終身受益。在合作過程中,這些教育機構及學校,充分學習了Intel的企業(yè)的運作模式,并且,在教學行政管理中,運用自如。
周虹介紹,華東師大網絡教育學院從建立之初發(fā)展至今,他們的整個團隊隨著Intel的項目成長進步,不斷汲取智慧。從形式到內容,他們都細心學習,學院特意派了員工參觀Intel的整個運作,甚至包括:墻壁上貼了什么?員工守則的制定標準如何?他們不僅虛心借鑒,也善于思考。他們會問,教材本地化中為何Intel的設計是這樣的?周虹與同事們會耐心地給與解答。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Intel的企業(yè)運營方式便漸漸植入學院的運作。
當他們得知Intel的內部培訓——最高效能成功人士的7項習慣,他們便主動要求學習,深入了解培訓內容,領悟培訓精神。周虹認為,這種文化影響對教育創(chuàng)新是很必要的,Intel充滿了新的Ideas,而這些同樣啟發(fā)著這些教育領域的專家們。專家們再去影響學校里更多的人,那么在先進理念的指引下,會有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更加美好的未來。
Intel的編外員工
有許多的教育專家,做事態(tài)度很敬業(yè),受Intel影響也深遠。他們有的已然退休,然而,他們不僅在繼續(xù)自己的事業(yè),而且通過與Intel長期的合作,他們成為了Intel非在編的忠實員工。
這些“Intel員工”有大學教授、中學校長、部分已經成為Intel項目專家的退休老師,他們在不遺余力的發(fā)揮自己的能量,馬不停蹄的踐行著終身學習的精神。他們做事認真、細節(jié)到位,甚至包括郵件溝通的習慣、deadline的設定、常規(guī)化例會等,都沿襲了Intel的作風。他們用Intel的工作方式推進自己負責的項目,已然成為習慣與偏愛。
周虹說,上海乃至全國教育界,老師們對“二潘”并不陌生,潘裕翼校長與潘思強老師。在Intel進入中國的時候,他們是Intel未來教育項目的學員,時光流轉,他們逐漸成長成為主講教師、專家,現在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專家。
潘裕翼校長是00年參與項目培訓的,當時他是新老師作為教學骨干來學習,學成回校后,他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學校,推廣研究型學習,做得非常好,是整個上海教育的典范,有許多晚輩都是他的粉絲。潘思強老師,是楊浦區(qū)的信息技術教師,他是做英特爾項目培訓最多的老師,楊浦區(qū)的未來教育項目也是上海推廣最成功的區(qū)域,有98%老師都經過專業(yè)培訓。
周虹笑著說,這二潘私交甚好,出去研討也形影不離,他們不僅與Intel未來教育項目一同成長,甚至可以說,開拓項目已然成為他們血脈流動的動力,現在二人都已經退休,但是仍然在發(fā)揮余熱,為全國各地的老師做培訓。
項目推進的這些年來,周虹時不時去回顧以前,總有一些印象很深的事情,停駐在回憶里,哪怕是爭吵。而Intel教會了大家最為直接有效的溝通方式。周虹坦言,其實有時候人與人的溝通是在吵架中完成的,一切也都會過去,因為大家都“對事不對人”。在Intel工作,不必要的顧慮很少,大家坦誠相見,一起往前走。正是因為有如此開放的胸襟與坦誠的交流,項目才能夠團結最廣大的力量,順利高效的推廣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