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Arm?和RISC-V CPU輕松遷移應用程序
Chiaki Seiji
Principal Application Specialist
將Arm? CPU設備(電路板和軟件)上開發(fā)的應用程序輕松快速地移植到RISC-V CPU設備,這一任務頗具挑戰(zhàn)性。那么,跨不同CPU開發(fā)應用程序時面臨哪些挑戰(zhàn)?
在嵌入式系統開發(fā)中,許多情況下應用程序是專門為目標系統開發(fā)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下:
● 硬件和應用程序往往緊密耦合
● 外設可能因系統而異,需要修改應用程序以匹配新外設
● 中間件等通用程序可能不兼容
RZ/Five可以與配備Arm CPU的RZ/G2UL微處理器(MPU)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引腳兼容性和符合SMARC標準的模塊板
RZ/Five MPU和RZ/G2UL MPU均為引腳兼容的器件,使用由模塊板(SOM:模組系統)和載板組成且符合SMARC標準的評估板套件,提供一種硬件和外設差異非常小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可讓開發(fā)的應用程序在Arm和RISC-V CPU設備之間輕松遷移,從而加快產品擴展規(guī)模。
圖1:RZ/G2UL和RZ/Five引腳兼容性
圖2:符合SMARC標準的評估板套件
板級支持包(BSP)
圖3:RZ/G2UL和RZ/Five引腳兼容性和軟件配置圖
該板級支持包(BSP)由Linux內核(CIP內核)、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加載程序)以及運行在符合SMARC標準的模塊板上的基本軟件庫組成。與CPU的差異在圖3中以紅色表示,其中包括內核和驅動程序。因此,只需利用工具鏈重新構建應用程序,對源代碼進行少量更改,便可使用該應用程序。這樣,如果在基于RISC-V的RZ/Five或基于Arm的RZ/G2UL上開發(fā)應用程序,那么用戶可以輕松地跨CPU架構移植其開發(fā)成果。
瑞薩電子基于單核RISC-V MPU成功產品組合開發(fā)出SMARC系統且具有多個傳感器和LED的物聯網邊緣演示,使用符合SMARC標準的模塊板和適用于RZ/Five和RZ/G2UL的BSP。該演示展示了從多個傳感器獲取的信息,然后發(fā)送到PC并在PC上實時顯示。
圖4:具有多個傳感器和LED的物聯網邊緣演示
對于演示開發(fā),將演示移植到RZ/G2UL后,再將其移植到RZ/Five,這需要3個完整工作日。但是,通過同時使用RZ/Five和RZ/G2UL,相互遷移的移植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需要的資源也更少。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