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魔術師 投影機3D技術淺析
人類對于視覺體驗的要求總是不斷進步的,在清晰度以及畫面尺寸均能夠得到保證的今天,人們對于視覺感受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家庭影院型投影機雖然能夠提供身臨其境的感受,但效果最多與電影院相當。能不能得到再進一步、更驚艷的視覺效果呢?3D顯示技術就解答了這個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92989.htm沒有體驗過3D顯示技術的人很難想象當你親眼見到時的興奮感,而且僅用文字和圖片也很難將這項技術呈現(xiàn)出來。不過我能說的是,3D顯示技術不僅能帶給你第一眼的震撼,更能在長期使用中得到與傳統(tǒng)顯示技術完全不同的體驗效果。
這可能是最早的3D顯示套裝
目前在投影機領域的3D顯示技術主要有3種,分別是氣體成像式投影技術、偏光技術以及120Hz技術。這三項技術雖然都能實現(xiàn)3D投影的顯示效果,但總結起來還是有3點不同。
1、氣體成像式投影技術不必佩戴專用眼鏡。
2、偏光技術和120Hz技術都是通過欺騙大腦的視覺差來得到3D效果。
3、這3項技術的應用范圍略有不同。
下面我們將分別來介紹這3種技術。
氣體成像式投影技術——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利器
優(yōu)勢:不需佩戴眼鏡
劣勢:只能在專用投影系統(tǒng)上方展示
不知有多少人看過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魔術,他的絕妙之處在于讓科學與藝術相愛,從而創(chuàng)造出奇妙的世界。特別是穿越長城的節(jié)目,業(yè)內已經公認是依靠全息影像技術得以實現(xiàn)的。那么什么是氣體成像式投影技術?它有哪些特色?是如何實現(xiàn)影像的動態(tài)立體展示的呢?
氣體成像式投影技術利用海市蜃樓的成像原理,一套投影系統(tǒng)包括一臺投影機和一個空氣屏幕系統(tǒng),空氣屏幕系統(tǒng)可以制造出由水蒸氣形成的霧墻,投影機將畫面投射在上面,由于空氣與霧墻的分子震動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感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不過這項技術不能全空間任意顯示,只能在投影系統(tǒng)上放空間處播放畫面。而且由于承載影像的介質是空氣而不是固體,所以播放的影像并不是固定位置的,存在畫面隨著空氣流動的同時晃動的感覺。而且還要求播放環(huán)境必須很暗,才能獲得較清晰的圖像,這也正是為什么穿越長城的魔術只能在晚間進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