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打工如何維權
家住江蘇省連云港市的小李是南京某高校的大三學生。今年暑假,他為了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多賺一些下學期實習時所需要的費用,經(jīng)人介紹來到了一家私營攝影社打工。他本想借此機會學習些經(jīng)商經(jīng)驗,并獲得一些勞動報酬,但由于店里遺失了顧客的一張相片,老板就以賠償為由,扣發(fā)了他10天打工的全部報酬,一時讓他有口難辯。
進入7月以來,國內各地高校陸續(xù)放假,不少大學生開始過上“勤工儉學”的生活,勞務市場也不斷有大學生的身影出現(xiàn)。比如在南京市安德門民工市場,前來求職的大學生一天天多了起來。來自市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最近一段時間,每天到市場求職的大學生都在20人以上,每天成功求職者超過10人,其中大部分是兼職。雖然勞務市場崗位眾多,但絕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從事酒店服務、印刷廠包裝工、冷飲送貨工等簡單的工作。
找到高薪體面的兼職崗位固然難度很大,但最讓求職學生心痛的還是上當受騙。比如來自蘇北、在南京求學的王林(化名),本準備利用這個暑假前半部分時間打工掙點錢去哈爾濱旅游,但當他去勞務市場求職后發(fā)現(xiàn),情況并不簡單:他在南京中央門附近被一家黑職介騙去了100元的“求職保證金”。中介既沒有給他提供繳費憑證,也沒有給他任何書面承諾。弄得他這幾天只能逗留在省城不能回家。
據(jù)沿海某市12333維權熱線統(tǒng)計,去年暑假期間大學生打短工遭遇侵權的投訴量激增,其中85%以上為雇主拖欠工資的,還有扣發(fā)工資、任意延長工時等問題。比如有幾名大學生到一家私營的玩具廠打工十多天,廠家竟以資金回籠不暢為由,沒發(fā)給他們一分錢工資。據(jù)報道,這些大學生勞動力因為“物美價廉”已成為一些用人單位競相爭搶的對象。但有關人士提醒,大學生假期打工莫忘維權。
時下,大學生假期勤工儉學所選擇的單位往往規(guī)模不大,大多是一些小公司、小作坊、小飯店。這些單位的雇主法律意識淡薄,甚至有意剝奪大學生的勞動成果,極易讓打工的大學生掉進陷阱。由于只是尋找兼職,求職的大學生面對用人單位一般只問薪金待遇,很少提及其他方面的權益。由于絕大多數(shù)打工學生擔心維權耗時費力,往往在權益遭到侵害后,除了個別學生試圖維權外,其他學生大多是忍氣吞聲、不了了之。所以,不法雇主往往心中偷樂,侵害學生權益的不法行為也就愈演愈烈。
現(xiàn)在,當有一些假期打工的受害學生到勞動部門投訴不法雇主時,往往會遭遇這樣的尷尬局面:《勞動法》中并沒有關于大學生打工維權的規(guī)定。由于在校大學生打工屬《民法》調整范疇,勞動保障部門對大學生維權往往愛莫能助。打工學生實在要維權,只能上法庭。但打官司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尤其要花費不菲的起訴費,這無疑讓貧寒的打工學子“望而卻步”。此外,根據(jù)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校大學生假期打工,不是一種正式就業(yè)行為,單位可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即便簽約,也只是一份私人合同,并不具備相應的法律效力。
應該說,從法律角度看,要解決大學生假期打工維權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對現(xiàn)行《勞動法》等法律法規(guī)進行修改,把在校大學生打工納入到勞動保護范圍。同時,政府職能部門也應定期督促用人單位遵守《合同法》,并幫助大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更重要的是,大學生應該學會如何合理合法的維護自身的權益。在尋找兼職的過程中,要盡量選擇正規(guī)的中介機構。一般來說,大學里的學生會、志愿者協(xié)會等學生組織會為學生提供正規(guī)的中介機構信息和兼職信息,而利用學校的資源尋找兼職是比較安全的途徑。如果大學生不滿足于學校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社會上的正規(guī)機構尋找兼職。如上海大學成材服務中心就為上海的大學生提供了很多打工、兼職的信息,而這樣的機構很多城市都有。另外,如果大學生發(fā)現(xiàn)被“黑中介”騙取押金,可以請勞動部門處理,但需要有證據(jù),因此,如果中介需要收取押金,一定要索要收據(jù)和發(fā)票。
通過一定渠道尋找到用人單位后,大學生要事先對用人單位進行全面了解,如有無營業(yè)執(zhí)照、有無固定辦公場所、經(jīng)營狀況如何等。同時,在簽訂書面協(xié)議時,雙方還應約定工作時間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及其支付方式、勞動條件等。這樣,一旦權益受到侵害,大學生在維權過程中才能贏得主動。如果發(fā)生被騙、拖欠工資等侵權情況,大學生應及時向勞動、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并可以向媒體求助,盡量挽回損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