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華為裁員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華為裁員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作者: 時間:2015-09-29 來源:百度百家 收藏

  中秋節(jié)期間,中國科技企業(yè)的領軍者裁員的消息令業(yè)界震動,有消息稱已經制訂裁員計劃,目標是將員工總數(shù)控制在15萬以內。甚至會涉及以往工作考核為“合格”的員工,運營商部分將是主要被裁員對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80819.htm

  由于此前高層表示,未來五年運營商市場在華為的占比要從70%縮減到50%~60%,這個消息被眾多媒體采信,四處傳播。

  而華為方面則迅速做出反映,否認這一消息,稱內部正在進行人事調整,只是淘汰一些考評不合格的員工,并引入更多高性價比員工。

  華為的末位淘汰制度其實一直存在,那么這次傳言中的大裁員是正常淘汰還是非正常的裁員呢?這得從華為的薪酬制度說起。

  一、 華為的特色虛擬股

  多年以來,華為以其內部虛擬股著稱,由于過去十多年通信行業(yè)的高速增長。華為迅速發(fā)展壯大。而華為崛起的一個秘訣就是華為的虛擬股。

  華為本身并不上市,但是其全員持股,任正非只占華為公司1.42%的股份,公司98%以上的股份為員工占有。這在全球都是極其罕見的。

  華為的虛擬股把員工與企業(yè)的利益僅僅捆綁在一起,在華為工作時間越長,持有華為的股票越多,享受的分紅也就越多,而分紅是員工干出來了,員工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工薪工作,也為了自己的投資工作,這樣就格外有動力。

  所以,華為有各種恐怖的加班,有嚴苛的管理,有狼性文化,而員工還能甘之如飴,很大程度上都是虛擬股這塊蛋糕的作用。

  在中國的特色A股,除了銀行股分紅在大熊市的時候能比銀行存款利率高以外,其他股票都可以忽略不計。而在華為的虛擬股中,分紅比例有時高達30%。

  對華為的老員工來說,外人看上去還算豐厚的工資僅僅是零花錢,多年積累的虛擬股分紅才是大頭。

  但是,華為這個虛擬股權利是受限的,除非你45歲以后退休申請審批通過,否則只要離開華為,這個股票就要回購回去,有時高達30%的投資收益就拿不到了。

  所以,從企業(yè)支出的角度看,老員工的使用成本是工資+分紅。因為老員工離職以后,退還本金,華為要融資只要付出正常的貸款利率即可,無需給出那么高的投資收益。

  二、 末位淘汰的優(yōu)勝劣汰

  華為一直是有末位淘汰的,但是這個力度是不同的。華為的崗位很多,業(yè)務面很大,要調整這個末位淘汰力度是很方便的。

  在市場好的時候,新人可以多進一點,末位淘汰可以少一點,崗位變動可以和緩一點,保持人員的穩(wěn)定,增加人員開拓市場,提升研發(fā)。

  而在大形勢不好的時候,如果新人繼續(xù)引入的話,那么老員工就可以多淘汰一點,末位淘汰的力度可以加大,崗位變動可以頻繁一點,變化可以激進一點。不用華為主動裁員,員工也會自己辭職。

  最近一段時間,運營商面臨著自然的瓶頸(4G到5G時間還久,而人口紅利基本吃完),互聯(lián)網廠商的業(yè)務沖擊和政策的限制三重壓力,無法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而華為目前大部分業(yè)務都是與運營商有關的,自然算是大形勢不好的時候,這個時候淘汰力度大一點也是正常的。而外界自然就理解成大規(guī)模裁員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