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Project Soli是在重走谷歌眼鏡老路嗎?
前幾天谷歌I/O大會上展出了一款可穿戴設備——ProjectSoli。這項技術是來自Google的顛覆式創(chuàng)新,是一種60GHz毫米波技術。也就是說,我們要控制設備,不論是手表,還是平板,還是手機界面,我們將不再受制于屏幕。不再需要通過接觸觸摸屏來實現觸控,借助于脈沖雷達波,可以在任意空間捕捉用戶的手勢,實現對設備的控制。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體感交互,而現在谷歌在這當中應用了更為精準的新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75333.htm目前,就單一的體感交互技術而言,已經在部分領域得到了一定規(guī)模的應用,這當中尤其以游戲娛樂領域為甚。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屏幕與體感交互的空間比較大;二是對于精準度的誤差值要求相對比較寬松。而若應用于智能手表、手環(huán)或者眼鏡類產品,由于設備本身的形態(tài)較小,對于靈敏度和精準度的要求顯然就與當前游戲娛樂領域的技術要求不在同一層面上。
現在制約著智能手表類產品發(fā)展的要素中,除續(xù)航等問題之外,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就是用戶的交互體驗感受。由于屏幕偏小,在當前的屏幕觸控技術下,難以有效的識別一些精細的觸控動作。包括蘋果AppleWatch在內,盡管它在屏幕的觸控交互上使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但還是難以滿足被大屏幕手機“慣”壞了的用戶。
而在語音交互、虛擬現實等可穿戴設備的核心技術還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依賴于當前屏幕,并借助于觸控技術來實現對設備的控制,顯然是當前比較理想的選擇之一。那么,如何擺脫屏幕“小”的限制,精準地捕捉與識別手指的活動,也就成為當前智能手表交互場景面對的一大挑戰(zhàn)。而谷歌這次I/O大會上所展出的這項60GHz毫米波技術,可以說,在當前的技術環(huán)境下,是擺脫屏幕限制而帶來的用戶交互體驗困境的一種有效技術手段。
那么問題來了,谷歌為什么要拋出這項技術?按照通常的商業(yè)競爭邏輯來看,比如蘋果要推出AppleWatch,它采用了很多不一樣的“先進”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盡最大可能做好技術的保密工作。而谷歌卻反其道行之,將這些“牛逼”的技術,提前給劇透了,難道是谷歌為了推動科技進步而無償的貢獻自己砸重金研究的技術成果嗎?
顯然不是??梢哉f,谷歌拋出這項技術的目的,其實和谷歌眼鏡一樣,并沒有想通過將這些技術產品化、商業(yè)化之后來賺錢,而是為了引導可穿戴設備產業(yè)的發(fā)展。而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谷歌眼鏡的出現引爆智能穿戴產業(yè);ProjectSoli則更多的是為了引導智能穿戴的產業(yè)技術方向。
為什么這樣說呢?原因就在于谷歌希望借助于谷歌眼鏡引爆智能穿戴產業(yè),然后圖謀物聯網時代的大數據搜索平臺。結果呢?產業(yè)是火爆了,產業(yè)鏈與產業(yè)技術方向迷失了。因為對于一個新興產業(yè)而言,我們沒有技術積累的經驗,也沒有技術參照,此時大部分的人就會根據自己以往的技術經驗與產業(yè)認知,來探索智能穿戴產業(yè)。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產業(yè)局面,整個智能穿戴產業(yè)陷入了困境,不論是智能手表、手環(huán)、衣服、鞋子等,都只是現由的技術層面進行跨領域組裝。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智能手表,可以說大部分的人都在延續(xù)著智能手機的思維,做迷你版的類手機產品。
要想讓智能產業(yè)突出重圍,并讓我們盡快的進入智能穿戴時代,除了產業(yè)鏈形成之外,其中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就是產業(yè)鏈技術的發(fā)展路徑要正確,要按照新產業(yè)特點進行技術研究。
而這其中交互技術的創(chuàng)新,對于當前之前穿戴產業(yè)的從業(yè)者們來說,是直接關系到用戶的使用體驗,可以說是關系到當前產業(yè)“生死存亡”的大事。
做為圖謀物聯網時代大數據平臺的谷歌,面對當前的產業(yè)困境,必然不會坐視不管。他拋出這項技術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正如之前的谷歌眼鏡一樣,借助于新產品、新技術的引爆,吸引更多的資本、人才來共同推動這些新產品、新技術的發(fā)展。
谷歌之所以又是奉獻系統平臺,又是奉獻技術的忙活。關鍵原因就在于只有產業(yè)的發(fā)展步入了正軌,只有我們真正進入了智能穿戴時代,谷歌為我們所奉獻的系統平臺才能真正為它貢獻大數據價值??梢哉f這只是谷歌的起點,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智能穿戴產業(yè)技術拋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