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yè)界動態(tài) > Arm和高通打架 中國芯片尋找第三道路RISC-V

Arm和高通打架 中國芯片尋找第三道路RISC-V

作者:林斐 時間:2022-11-09 來源:IT時報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2211/440248.htm

圖源:東方IC

芯片行業(yè)兩家重量級企業(yè)Arm和高通的法庭訴訟進入攻防戰(zhàn)階段,而近期傳出的相關消息,更有可能對全球芯片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極大的影響。

高通在近期提交給法庭的一份證據中提到,Arm在與其他客戶溝通時表示,高通所獲授權在2024年到期后不再續(xù)簽,這也意味著高通將不能再提供Arm架構的芯片。另外,所有獲得Arm授權的半導體制造商將無法向OEM客戶提供CPU外的其他SoC組件,包括GPU、NPU等,因為Arm計劃將CPU許可證協議與這些組件的許可證協議打包在一起授權。

這場訴訟源于高通2021年收購了芯片設計公司Nuvia,從而將Nuvia的技術用于研發(fā)PC平臺的新款芯片。Arm表示,在授權Nuvia時明確告知未經Arm允許,不能將基于授權所研發(fā)的成果轉讓或授權給第三方使用。Arm還聲稱,在高通收購Nuvia前后的一年多時間中,多次與高通溝通,但無法就授權達成協議,所以Arm已經于今年2月終止了Nuvia所獲得的授權,并將高通告上法庭。

作為回應,高通總法律顧問Ann Chaplin表示:“Arm忽視了高通擁有廣泛、完善的許可權,涵蓋其定制設計的CPU?!笔聦嵣?,在收購Nuvia之前,高通的確已經推出了基于Arm架構的PC平臺芯片。同時,高通CEO Cristiano Amon也對外表示,公司仍然會按照計劃在明年提供PC平臺芯片樣品,并尋求商業(yè)化。高通提交的這份證據是第三方轉述,可靠程度要打折扣,至少Arm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有類似的表態(tài)。

Arm現有架構在CPU核心方面有優(yōu)勢,而在其他組件方面性能略有不足,所以芯片廠商和設計公司紛紛采取自研,或是用合作伙伴的架構來設計SoC組件。比如現階段手機芯片的GPU組件中,高通Adreno GPU是自研的,蘋果和聯發(fā)科采用的是Imagination GPU架構,三星采用的是AMD的GPU架構。如果按照Arm的說法,意味著不同廠商Arm芯片性能、設計差異化將變小。企業(yè)只有兩種選擇,按照Arm要求放棄自研或第三方合作,或者放棄Arm架構。

高通與Arm打得厲害,但筆者的判斷是,最終兩家企業(yè)還是會相互妥協達成和解。而最讓業(yè)界擔心的第二條,Arm也不大會嚴格執(zhí)行。但這場糾紛對于中國芯片產業(yè)鏈和中國企業(yè)來說,無疑又是一次警示——盡快在英特爾X86和Arm架構之外,抓緊在第三條、第四條道路的發(fā)展,才能避免將來被“卡脖子”。

近年來,中國芯片產業(yè)鏈在架構上持續(xù)加大投入和研發(fā)就是第三條道路。

Arm架構和屬于英特爾的X86架構不同,是一個開源指令集架構(ISA),其最大特點在于源代碼和文檔免費公開。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任何企業(yè)或個人設計、制造和銷售RISC-V芯片和相關軟件,并不需要額外獲得RISC-V架構運營管理者——RISC-V國際基金會的許可。

X86、Arm架構為了兼容之前的產品,指令復雜,開發(fā)難度較高。RISC-V作為后來者,沒有包袱,指令集非常精簡,同時不同組件能以模塊化的方式組織在一起,一套統一的架構就能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非常適合在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得以應用。

目前RISC-V基金會的會員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其中最高級別的會員中就有中科院(三個不同下屬研究所)、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chuàng))海河實驗室、清華——伯克利深圳研究所等研究機構,以及阿里云、華為、中興、賽昉科技、希姆計算、紫光展銳、成為資本等中國企業(yè)和投資機構。

基于RISC-V架構的各類國產芯片,近兩年已經問世。2019年,阿里旗下平頭哥發(fā)布玄鐵RISC-V系列處理器,并且已經部署在其云服務器上。2021年6月,中科院發(fā)布RISC-V處理器核心——香山,其第一版架構“雁棲湖”已經成功流片,第二版“南湖”、第三版“昆明湖”都在研發(fā)中。同年華為發(fā)布的高清電視芯片Hi373V110,CPU采用了海思自研的RISC-V CPU。另外北京君正、兆易創(chuàng)新、華米科技、全志科技、芯來科技、芯昇科技等研發(fā)企業(yè)也已經有各自的突破。

相較于X86主導的PC平臺,Arm主導的移動設備平臺,目前RISC-V架構的產品力還很弱。阿里基于自研的RISC-V高性能芯片無劍600開發(fā)平臺,推出了曳影1520 SoC芯片。這款芯片已經用在了筆記本電腦上,這也是全球首款首次采用RISC-V架構設計的筆記本,運行的是阿里基于Linux自主研發(fā)的Anolis OS(龍蜥)操作系統。不過這款筆記本是為RISC-V開發(fā)者準備的,消費者用不上。

另外在軟件層面,平頭哥貢獻的RISC-V移植安卓的代碼補丁集合,被安卓AOSP社區(qū)收錄進系統源代碼,成為全球首批RISC-V兼容安卓的正式補丁。這意味著安卓開啟了對RISC-V架構的官方原生支持,RISC-V與安卓兩大體系的融合駛入快車道。

中國企業(yè)和研究機構在RISC-V上的投入,已經有了初步成果,RISC-V也許會成為中國芯片自主化的機遇。

源于擔心美國對全球芯片行業(yè)發(fā)展的限制,RISC-V基金會2019年也從美國搬到了瑞士,未來仍然有不確定的風險。所以中國準備的第四條路——自主研發(fā)的也要積極發(fā)力,希望國產軟件、操作系統廠商和開發(fā)者也一起為的生態(tài)布局出份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