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朋友:想和人工智能兩開花的量子計算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如果讓我回答一個“科技產業(yè)怎么看”的問題。那答案應該是這樣的:上看AI,下看IoT,近看5G,遠看量子計算,千萬不要看區(qū)塊鏈,因為太亂,看了容易上頭。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901/396778.htm這里咱們按下年初不睡覺,年底大家一起回家補覺的區(qū)塊鏈暫且不提。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雖然都說科技行業(yè)遇冷啊什么什么的,但對于量子計算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充滿了驚喜的大年。
假如說人工智能需要一些“兄弟技術”的幫助,那么量子計算絕對是死黨那個級別的。當AI遇到量子計算,未來的某天絕對是“大鵬一日同風起”。假如說今天的AI還在花果山招兵買馬,那么量子計算說不定哪天就會帶給AI大鬧天宮的機會。
說到大鬧天宮,就聯想到那個著名的句式……所以本文來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2018的量子計算是怎么跟AI一起兩開花的。
兩開花,兩開花
讓我們先來大概了解一下,AI和量子計算之間的聯系。
從邏輯上來說,AI改變的是計算的終極目標,顛覆了經典計算的工作方式;而量子計算改變了計算的原理,顛覆了經典計算的來源。他們倆一頭一尾構成了計算科學未來的想象空間。而且毫無疑問,二者在未來必然是相互支撐的:復雜的強AI需要龐大算力,當經典計算不足以支撐一個今天還無法想象的智能體時,量子計算必須扛起這個重任。
姚期智院士有一個判斷,他認為“如果能夠把量子計算和AI放在一起,我們可能做出連大自然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如果說奪造化之神奇的那一天還很遠,那么近處的量子計算與AI耦合在2018年已經陸續(xù)發(fā)生。比如谷歌人工智能量子團隊在去年提出了QNN,即量子神經網絡模型。他們認為,這一網絡可以用量子計算的方式提升神經網絡的工作效率,從而利用在AI上更快達成量子霸權。
而AI對量子計算的幫助,也在這一年里顯著增長,比如在量子噪音的對抗,以及對量子計算錯誤率的計算上,大量深度學習算法開始參與其中。
總體來看,量子計算在未來的某一天與AI相遇,將可能是改變人類歷史走向的大事。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這場相遇已經開始了一點點暖場。
向著量子霸權沖鋒!
與AI的結合只是去年量子計算進步的零星篇章,真正構成年度主旋律的,是互聯網與科技公司紛紛重倉量子股,尤其在上半年,一度打出了量子計算的小高潮。
去年年初,IBM在此前宣布研發(fā)出了“支持50 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之后,又公布了規(guī)模宏大的量子計算計劃IBM Q。這個計劃預計在四大洲建立區(qū)域中心,進行國際化的量子計算研究。
而IBM的老對手英特爾,也在去年宣布量產了 49 量子比特的計算芯片,并強調該芯片已經可以商用。
而縱觀2018,行業(yè)內的頭號玩家谷歌依舊是量子計算戰(zhàn)場上最閃亮的那顆星。
去年3月份,谷歌公布了名為Bristlecone的芯片,并宣稱這款芯片可以支持72個量子比特的計算。谷歌相關團隊負責人John Martinis在當時提出,Bristlecone已經可以支持超越所有經典計算的量子計算,并認為年內就會實現“量子霸權”。在下半年,谷歌宣布將與NASA合作,利用NASA的超級計算機測試Bristlecone的性能,為挑戰(zhàn)量子霸權做最后的調整。
科技巨頭們的努力,都是面向一個目標:達成量子計算可以超越人類最強大超級計算機的挑戰(zhàn),從而實現“量子霸權“。
這條路還在繼續(xù),今年我們或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量子比特數被攻克,當然量子計算的絕對霸權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