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可變幀率優(yōu)化顯示圖像質量和功耗
摘要:動態(tài)改變平板顯示屏的刷新速率可以幫助平衡圖像清晰度與用電量之間的沖突性需求。然而,頻率變化時還需要特殊的電路來提供針對像素公共電壓的實時調節(jié),以確??山邮艿臒o閃爍圖像質量,并維持顯示壽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08/296195.htm基于液晶或有機LED技術的平板顯示屏目前采用介于30Hz到240Hz之間的固定幀率。如果該幀率在低端,則功耗降低,但是快速運動的圖像會出現圖像拖尾和顯示質量損失。出于這個原因,高端電視機出現了每秒240幀(fps)的更高幀率趨勢,這消除了各種殘留圖像,例如跑壘員溜進二壘位置或飛行中的高爾夫球的多個圖像。
然而,高幀率的缺點是增加了功耗,因為顯示面板必須在與較慢速率下的單個刷新周期相同的時間段內執(zhí)行多個刷新圖像生成周期。這些更高的幀率將對移動平臺(例如筆記本PC)上的運行時間產生重大影響。
這兩個低幀率/低功耗和高幀率/高功耗的極值之間存在替代選擇。未來的顯示面板將采用一種技術,它會根據正在顯示的內容和所需圖像自適應地調節(jié)幀率。對于電子表格和文字處理,低于30Hz的幀刷新速率已經足夠快,而顯示快速運動的游戲場景時,同一顯示面板可能會設置為以240Hz幀率運行。
但是,與增加典型液晶或有機顯示屏(LCD或OLED)面板幀率相關存在實際問題,由于它們的技術和制造問題的物理性質,它們的最佳電氣工作點可能會隨著幀率的變化而變化。這些顯示屏使用薄膜晶體管(TFT)背板來控制每個像素,圖1為TFT LCD像素元件的簡化示意圖。TFT 柵電壓施加到具體面板行,從而允許來自相關列的源電壓電流,以便通過調節(jié)光透明度級別來構造像素圖像。
這通過使用銦錫氧化物(ITO)電極調節(jié)穿過電容器的電勢來實現,它是顯示屏的半透明金屬層。由于這些晶體管陣列由薄膜沉積技術沉積,晶體管(其充當開關)的質量和一致性很不理想。
在典型的電視TFT面板中,尺寸跨度為30至80英寸,源極電壓的范圍為0到24V。隨著面板尺寸的增加,最大源電壓也必須隨著驅動電流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像素的底部通常連接至背板,該節(jié)點電壓稱為公共電壓或VCOM,并且應該在整個面板區(qū)域內保持單個電勢。另外,要延長面板的壽命而沒有閃爍問題,VCOM通常設定在介于零和最大電源電壓之間約中點位置,約為模擬電源AVDD的一半。(注:公共電壓VCOM是真正的“公共電壓”而不是“接地電壓”。)
鮮為人知的TFT特性是關鍵
由于TFT背板由大區(qū)域薄膜沉積制成,VCOM電壓的最佳值將由于制造偏差而因面板而異,即使在單個生產線中也是如此。如果面板的尺寸足夠大,它也可能會在單個面板內變化。因此,面板模塊組件的最后一個檢查點旨在執(zhí)行顯示品質測試,它涉及每個面板的最佳VCOM電壓設置的工廠校準和調節(jié)。
對于這些面板,像素信息更改時,設法使VCOM在面板間以及整個過渡周期中一致非常重要。在大多數面板中,通過使用運算放大器(通常稱為VCOM緩沖器)的1至12個信道完成,它連接到用于存儲工廠設置電壓電平的數字電位計的數字/模擬轉換器(DAC)輸出。如圖2所示,現在使用典型VCOM發(fā)生器由非易失性存儲器、DAC和緩沖放大器組成。
VCOM電壓在有圖像不斷變化的信號擾動時,其設定電壓會發(fā)生變化。然后,VCOM緩沖放大器將輸出或吸入輸出節(jié)點電流,以便該電壓返回到由數字電位計所存儲的設定電平?;謴蚔COM輸出節(jié)點所需的能量總量取決于由瞬態(tài)以及電源電壓產生的偏移程度(以給定幀率),其通常介于VDD和接地之間。該操作假定固定幀率。
隨著許多應用中的顯示屏朝著可變幀率(刷新速率)發(fā)展,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加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計算機會以較慢的(30幀/秒)速率顯示電子表格或文字處理應用程序的圖像,而針對高端游戲快速移動的運動圖像則需要切換到更高的速率(高達250幀/秒)。
可變幀率實施對標準設計提出了挑戰(zhàn)
新的“自適應同步”格式理念需要從獨立顯示器或筆記本電腦顯示屏讀取各種可變幀率??勺儙市枰獙崟r調節(jié)VCOM,以避免幀率內的理想VCOM電平變化時因不理想的初始VCOM設置引起閃爍。
在傳統(tǒng)面板中,可以接受使用單個固定的VCOM值管理并最小化閃爍水平,因為來自GPU(圖形處理單元)的垂直頻率的范圍相對較窄。因此,面板具有單個優(yōu)化的VCOM電平設置足以,并且在發(fā)貨時預設該值。由于僅具有針對面板工作的中心幀率進行校準的一個固定的VCOM電平,因此,奇偶幀之間的平均電壓不會出現很大的不同,如圖3所示。
對于具有自由同步或自適應同步的可變幀率面板而言,很難通過單個固定的VCOM值優(yōu)化閃爍水平,因為垂直頻率的可變范圍比傳統(tǒng)固定幀率更廣。如果預設并固定VCOM電壓,放電時間跨度中的變化將非常高,而這將加劇閃爍問題。
如圖4所示,區(qū)域A與區(qū)域B的比率將隨著刷新時間期間在原始幀率的基礎上顯著變化而變得非常不同。隨著刷新周期變得更長,最佳VCOM電平將從VCOM1更改為新值VCOM2。如果不相應調節(jié)VCOM電平,區(qū)域A’和區(qū)域B’的比率會隨著放電時間的增加偏離其約1.0的正常值。
可變VCOM電平發(fā)生器(VVLG)方法
傳統(tǒng)VCOM發(fā)生器由數字參考電壓(DVR)塊、I2C接口、EEPROM和運算放大器組成,如圖2所示。VCOM電平使用I2C接口設置,并存儲在EEPROM中。用戶寫入新的VCOM值前該電平不會改變。憑借該配置,幀率變化(例如從30Hz到90Hz)時“即時”執(zhí)行VCOM電平更改不切合實際。
解決方案是可變VCOM參考,它可以在不同的幀率施加到面板上時調節(jié)其值,具體由顯示的圖像要求確定。實施這種新方法的C是Exar公司的IML7918可變VCOM電平發(fā)生器(VVLG),如圖5所示。
VVLG的理念是提供可變VCOM電平,其通過針對不同垂直頻率自適應或通過外部控制信號實現。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感知到的閃爍水平,因為自適應地更改VCOM電平會盡量減小區(qū)域A和區(qū)域B之間的差異。GPU會生成不同的垂直頻率,還將調整并更改VCOM電平以保持區(qū)域的平衡(區(qū)域A=區(qū)域B)。
為解決自適應同步顯示面板的VCOM電平調節(jié)需求,需要具有對應于不同面板幀率值的多個寄存器和非易失性存儲(NVM)體的VCOM發(fā)生器。工廠可以為面板的各種幀率設置最佳VCOM值,該器件會生成計時控制器芯片需要的VCOM輸出。例如,它們可以是針對20Hz、40Hz和更高的預設值,高達240Hz的刷新速率。
調節(jié)輸出VCOM電平的另一種方式是通過使用內置在IC中的頻率檢測器調節(jié)。計數器通過監(jiān)視垂直啟動(STV)信號并將VCOM輸出調節(jié)到正確的電平測量幀率。八個不同VCOM值可以存儲在器件中,在它確定頻率后,IC將自動產生最適合使區(qū)域A’和區(qū)域B’相等的VCOM值,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閃爍。為準確檢測和測量STV,該器件包括一個準確修整的振蕩器。
圖6顯示幀率變化時VCOM輸出電平中的變化如何由來自計時控制器的STV信號的IC監(jiān)測進行感測。示波器圖像底部的區(qū)域1差異表示幀率變化,而跡線則顯示VCOM輸出電平。在圖6(a)中,該功能禁用,而圖6(b)則顯示由啟用該感應功能所形成的VCOM的受控變化。不同幀率的各種VCOM電平在工廠進行校準,以實現高性能顯示面板。
調節(jié)最佳VCOM電平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I2C端口直接向器件提供控制信號,如圖7所示。由范圍通道1和通道4提供I2C控制信號,通道3VCOM電平針對給定幀率調節(jié)為所需值。
結論
下一代顯示屏及其控制器將具有靈活處理不同顯示圖像質量要求的能力。這些顯示屏面板稱為“自由同步”或“自適應同步”單元,將具有調節(jié)它們的幀率以與圖像要求相匹配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針對給定幀率調節(jié)并優(yōu)化面板的VCOM電壓電平。否則,無法避免的惱人閃爍噪聲將出現在這樣的顯示屏上。
目前沒有一個面板供應商能夠提供具有強大幀率變化能力的顯示屏。雖然某些專家表示,較高的幀率不明顯提供真正的優(yōu)勢,而真正的顯示屏用戶(例如游戲玩家)可以看出差別,很有可能某些顯示屏廠商將盡力支持他們的需求。建議的可變VCOM生成器將實現該升級,因為它會在幀率轉換期間通過調節(jié)VCOM電平消除閃爍噪聲。
本文來源于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6年第8期第70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