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軟件無線電架構加速無線開發(fā)測試

基于軟件無線電架構加速無線開發(fā)測試

作者: 時間:2012-05-24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如今的通信領域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層出不窮的通信標準令人眼花繚亂;同時,現(xiàn)代的電子產品往往又集成了多種不同的標準。這些都給射頻設計和的工程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應對。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54839.htm

日益發(fā)展的無線技術

從遠程視頻會議,無線胎壓監(jiān)測到ZigBee或GSM方式的無線遠程抄表系統(tǒng),當今無線技術的應用正不斷滲透至各行各業(yè),甚至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功能。有的標準在還沒有相應廠商提供解決方案之前就被集成到了電路和系統(tǒng)的設計中;還有很多的新興產品在一個設備上同時實現(xiàn)了兩種、三種甚至多種的標準用于數(shù)據(jù)和語音的通訊,就像蘋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Phone手機,它同時集成了藍牙、Wi-Fi和GSM/EDGE的功能,在方便了用戶的同時,也給無線技術的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同時,各種無線通信標準的不斷涌入也同樣使人感到束手無策,每個公司和組織都在根據(jù)自己特定應用的需求來制定和優(yōu)化不同的標準和協(xié)議,這就使得大量的新標準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而每個標準的生命周期卻被大大的縮短。如果通過時間軸來顯示各種標準,許多標準的演化過程會變得十分清晰,而新標準的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如下圖所示,在2000年之前,并存的標準只有四五種,并且生命力較長,到今天,這種情況已被層出不窮的各種標準所顛覆。

1.jpg

以下還列出了一些正在研發(fā)階段的新興的無線標準:

OFDM(正交頻分復用)——這一技術正逐漸得以普及而且正在許多新標準中得以實現(xiàn)。

4G 蜂窩技術

認知——作為802.22標準的一部分,這一技術可搜尋空頻譜,以便在出現(xiàn)沖突或者通信流時使用。然后通信流就被轉移至其他未使用的頻譜。

Ad Hoc和傳感器網(wǎng)絡

多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MIMO)——在這些系統(tǒng)中,多個天線用來提高系統(tǒng)容量。

超寬帶(Ultra-Wideband,UWB)——在第一代設備上(3.1至4.8GHz),每通道使用完整的528MHz并且以480Mbit/s的速率傳輸數(shù)據(jù)。

為核心的無線測試平臺

在所有這些新標準同時出現(xiàn)和共存的情形下,設備生產商、測試工程師和設計師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通常RF設備的購買周期是5至7年,但新標準和新技術的推出周期是每兩年一輪,購買的RF設備將會很快過時。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的公司正采用一種以為核心的平臺,并配合模塊化硬件,從而來滿足不斷發(fā)展的技術需求。像這樣以為核心的平臺可以幫助用戶有能力在第一時間測試最新的標準,加快其產品或解決方案的上市時間;而且只要在軟件上進行調整就可以符合新的標準,具備極強的靈活性;而且對于工程師本人而言,可以在系統(tǒng)中加入自己的知識產權技術,獲得技術上的主動權,使這些技術不再只是握在標準廠商或者機構手中。

通過軟件數(shù)字信號處理技術實現(xiàn)多種無線技術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典型的通信系統(tǒng)所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塊,這將幫助更好的理解整個設計和測試的流程。

信源編碼和解碼

信源編碼主要用于數(shù)據(jù)的壓縮,以利于后續(xù)的傳輸。常見的信源編碼算法包括JPEG壓縮,zip(LZ77和哈夫曼編碼算法的結合),MP3和MPEG-2等。

500_400-1324651112_c3ca9653_副本.jpg

信道編碼和解碼

和信源編碼不同,信道編碼可以加入或改寫數(shù)據(jù)位,以便于減少信道傳輸中噪聲和衰減帶來的影響,解碼后獲得更好的原始傳輸信號。

調制和解調

調制的嚴格定義是將一個電磁波或信號的一個或多個屬性(幅度,頻率,和/或相位)進行改變的過程,主要分模擬解調和數(shù)字解調兩大類。使用調制的方式可以將原來的低頻信號在相對的高頻中進行傳輸。

上變頻和下變頻

使用上變頻和下變頻的模塊可以改變輸入信號的頻率。

過去,上述流程中的一些重要功能模塊(如編碼和調制等)往往是通過將數(shù)字信號處理(DSP)集成到電路或ASICs上來實現(xiàn)的,而這樣的設計、和集成到通訊系統(tǒng)的過程通常需要花費數(shù)個月的時間,這樣一來,用戶很難跟上新標準的發(fā)展速度。一個更快更簡便,并能緊跟無線技術發(fā)展步伐的方法就是應用軟件的技術。在軟件中完成編碼和調制的過程,并生成調制后的波形,再通過模塊化的儀器進行上下變頻。這種以軟件為中心的測試方法完全是應用,而且是用戶自定義的,這能使工程師僅僅通過軟件的修改就能快速的滿足新標準的要求,大大了設計和測試的時間,并掌握了技術上的主動權。

下圖顯示了National Instruments的LabVIEW圖形化的語言和NI的PXI平臺,通過軟件的方法再現(xiàn)了上述通訊系統(tǒng)的功能框圖。模塊化的硬件除了完成物理上的上下變頻過程外,其余的功能都是通過軟件來完成的。

500_400-1324651130_21088bde.jpg

PXI和LabVIEW的軟件無線電測試平臺

一直倡導這種“以軟件為核心的測試測量構架” 概念的是NI公司,自1986年推出其旗艦軟件LabVIEW之后,NI一直在幫助工程師通過這一革命性的圖形化編程語言,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其后,NI于1997年首推了基于PC的行業(yè)標準測試平臺PXI,再一次領導了業(yè)界趨勢。1998年,NI與其他測試測量企業(yè)共同組成了PXI系統(tǒng)聯(lián)盟,迄今為止該聯(lián)盟已經(jīng)擁有超過70家會員公司和1200余種PXI產品,其功能包括從電源、DMM到RF,使得用戶可以根據(jù)他們特定的測試需求進行選擇和組合。

PXI作為一種堅固的、基于PC的測量和自動化平臺,它結合了PCI/PCI Express的電氣總線特性與CompactPCI的堅固性、模塊化及Eurocard機械封裝的特性,增加了專門的定時和同步總線;其高達6GB/s的背板總線帶寬能夠保證上下變頻后的中頻信號能夠被實時并持續(xù)的數(shù)字化到PC進行處理;PXI的控制器采用了最先進的雙核處理器并運行Windows的操作系統(tǒng),能夠應付任何復雜的通訊算法。這些都使PXI成為無線測試理想的高性能、低成本的運載平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