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產品拆解 > 重溫經典 再次回味iPad經典拆解

重溫經典 再次回味iPad經典拆解

作者:匿名 時間:2011-10-12 來源:weiphone 收藏

  自今年4月3日發(fā)布,轉眼間上市已經有七個多月了,舊時王謝堂前燕,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24353.htm

  相信每位到手的果粉一定是細心呵護,唯恐損傷,所以難得有欣賞的機會。日經電子早在iPad上市伊始就對其進行了詳細,與iFixit不同,日經電子更在意每個配件的細節(jié)以及選用初衷,從而帶給我們更加細致的體驗。

  讓我們再次回味iPad的經典。

  一、郵寄送達,iPad到手

  終于,《日經電子》編輯部收到了從美國寄來的包裹。包裹里面裝的是美國蘋果公司的平板型電腦“iPad”。

  急忙打開箱子。

  初次親眼看到iPad。由于與其他編輯部共用的配送服務,因此里面放了3臺iPad。

  此次我們購買的是,不支持3G網絡、配備16GB閃存的最低價機型(WiFi)。購買該機型的目的是弄清iPad的內部構造。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稱iPad是“針對介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第3類產品’給出的答案”,該產品的實力如何,又采用了哪些技術呢?

  iPad包裝盒外觀

  打開包裝盒,iPad占滿了整個盒子。

  盒內的物品。與其他蘋果產品一樣,裝有說明書的包裝盒內印有“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字樣。

  從包裝盒取出iPad的組成員各自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好重”、“坐下放在腿上使用時不會覺得重”、“比我想象的大”、“真薄”。盡管感想不同,但大家似乎都很感興趣。順便一提,蘋果公司的iPad標稱值如下,外形尺寸為242.8mm×189.7mm×13.4mm,重量為680g。

  機殼背面好像采用了蘋果的筆記本電腦等使用的鋁合金。由于還沒插上電源,因此摸上去有點涼。

  從盒中取出的iPad。與尺寸相比,重量給人的印象更深。

  與“iPhone 3GS”擺在一起的比較。

  厚度為13.4mm(蘋果公司的標稱值)。與12.3mm厚(蘋果的標稱值)的iPhone相差不大。

  在大致查看了iPad的外觀后,我們按下了位于上側面右邊的電源按鈕。蘋果公司的蘋果標志在屏幕中間顯示了10秒左右之后,屏幕上出現了要求用戶用USB線將其連接到“iTunes”的提示。所以要使用iPad,看來必須接上個人電腦。

  打開電源后,顯示出了要求連接個人電腦的畫面。好像在連接電腦之前無法使用。

  拆解組把取出的“iPad”插上電源,按照屏幕上的提示將連接線插入“Dock”連接器,使其與個人電腦連接。接上后馬上便顯示出英文表示的日期和時間,隨后自動變成了日文,并顯示出主頁畫面。似是使用了美國蘋果的個人電腦用軟件“iTunes”管理的某些信息而對顯示語言進行了自動判斷。

  與個人電腦連接后,顯示出了日文主頁面

  接著,以個人電腦上的iTunes進行用戶登錄及“iTunes Store”賬戶登錄后,便開始向iPad復制數據。此時拆解組注意到,在與個人電腦連接的情況下屏幕右上角會顯示“非充電狀態(tài)”。好像USB總線電源提供的電力無法為iPad充電。

  與個人電腦連接時不能充電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關鍵詞: iPad 拆解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