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2月22日早間消息,英特爾正計劃利用現(xiàn)有的硬件材料去開發(fā)量子計算機。通過量子機制,量子計算機能帶來更強大的計算性能。
競爭對手IBM、微軟和谷歌都在開發(fā)量子計算機,但這些量子計算機與當前的計算機有很大不同。英特爾則計劃利用當前的硅晶體管材料來實現(xiàn)量子計算機。
英特爾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支量子硬件工程師團隊正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QuTech量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去年,雙方共同成立了規(guī)模5000萬美元的項目。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報告稱,目前可以在芯片工廠使用的標準硅晶元之
- 關鍵字:
英特爾 量子計算機
- 近年來,機器人早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智能互聯(lián)設備之一,相關數據表明,至2025年,世界機器人市場將高達669億美元,由此可見,機器人產業(yè)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
然而,機器人產業(yè)是一個產品多樣、且智能化要求高的產業(yè),其技術層面涉及到云到端的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環(huán)境感知技術等等。在這些技術中,有些雖已經成熟落地,但還有一些仍等待進一步的完善,所以,機器人產業(yè)距離完整的產業(yè)化,還存在一些距離。
作為現(xiàn)已轉型為高科技公司的英特爾來說,其愿意幫助機器人產業(yè)取得進一步的發(fā)展
- 關鍵字:
英特爾 機器人
- 研究機構IC Insights公布2016全球前二十大芯片企業(yè)預估營收排名,其中美國有八家半導體企業(yè)入榜,日本、歐洲與中國臺灣各有三家,韓國則有兩家擠進榜。英特爾2016年預估營收563.13億美元,依舊穩(wěn)居半導體業(yè)龍頭。排名第二的三星,營收預估至435.35億美元。晶圓代工廠臺積電預估營收為293.24億美元,居第三名。若將臺積電、格羅方德與聯(lián)電等三大純晶圓代工廠排除,AMD(42.38億美元)、海思(37.62億美元)與夏普(37.06億美元)依序將可名列第18、19與20名。
排名 公司
- 關鍵字:
英特爾 三星
- 據消息,英特爾正計劃利用現(xiàn)有的硬件材料去開發(fā)量子計算機。通過量子機制,量子計算機能帶來更強大的計算性能。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英特爾合作開發(fā)的量子計算設備
競爭對手IBM、微軟和谷歌都在開發(fā)量子計算機,但這些量子計算機與當前的計算機有很大不同。英特爾則計劃利用當前的硅晶體管材料來實現(xiàn)量子計算機。
英特爾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支量子硬件工程師團隊正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QuTech量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去年,雙方共同成立了規(guī)模5000萬美元的項目。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報告
- 關鍵字:
英特爾 量子計算機
- 在10月份微軟發(fā)布會上,現(xiàn)場曾演示了一款與PC商合作的VR頭顯,同HoloLens一樣擁有Inside-out追蹤技術。在日前深圳舉辦的WinHEC2016大會上,微軟宣布了與英特爾的長期合作計劃,兩者的合作致力于讓PC更加安全,具有人工智能屬性,并增加混合現(xiàn)實和游戲功能。
雙方的合作計劃稱之為ProjectEvo。
“英特爾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合作伙伴,”微軟執(zhí)行副總裁Terry這周在到達中國后,向一家外媒表示。“以往我們一起合作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F(xiàn)在我們將繼
- 關鍵字:
微軟 英特爾
- 在半導體行業(yè),英特爾和高通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兩者都是制造處理器和芯片的大型科技公司。
兩家的股票表面上看非常相似,他們在同一行業(yè)經營,兩只股票的市盈率為17。而且兩只股票都有3%的股息收益率。
但從深層次來看,兩只股票又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高通在股利上是一個成就者,而英特爾卻不是。高通已經連續(xù)13年增加股息。
這也不是高通與英特爾差異的全部,兩者更大的差異是怎樣的呢?
理由1:不接觸PC
高通和英特爾都面臨著一個困境,那就是各自核心領域的停滯不前。
對于英特爾來說
- 關鍵字:
高通 英特爾
- 英特爾在意的是汽車領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將過往的經驗與技術整合到一起,為智能汽車領域帶來更深層次的變化。
- 關鍵字:
英特爾 智能汽車
- 近日,2016英特爾亞洲網絡峰會在北京召開,英特爾邀請合作伙伴及運營商一起,針對5G和NFV從服務模式、技術領先性以及帶來的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間隙,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事業(yè)部通信基礎設施部總經理Dan Rodriguez 先生,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事業(yè)部網絡平臺部市場開拓總監(jiān)杜唯揚(Toh Wei Yeang)先生,接受了采訪!
5G和NFV:未來網絡發(fā)展新寵
近年來網絡技術不斷革新,持續(xù)保持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速度,各種全新概念持續(xù)涌現(xiàn),業(yè)界對于5G和虛擬化NFV技術一致看好,均認為
- 關鍵字:
英特爾 5G
- 隨著近幾年智能產品、VR、大數據領域全面爆發(fā),英特爾正在向大數據、云服務、5G通信、人工智能等面向未來的多領域發(fā)力,讓我們期待英特爾在新的“戰(zhàn)略拐點”轉型成功。
- 關鍵字:
英特爾 半導體
- 據Winter指出,除了晶片設計成功用于BMW的自動駕駛車,BMW/Intel/Mobileye三方聯(lián)盟的最大好處在于三家公司共同致力于發(fā)展統(tǒng)一的“業(yè)界標準,以及為自動駕駛定義一款開放平臺”的目標?! inter說:“我們打算為其建立詳細的技術規(guī)格,讓其他人可以直接采用與執(zhí)行?!薄 〈送?,在宣布這項三方結盟的消息時,IHS Automotive車載資訊娛樂系統(tǒng)與ADAS研究總監(jiān)Egil Juliussen表示:“這很有意義。自動駕駛車計劃并不容易實現(xiàn),它需要許多不同的技術,包括深
- 關鍵字:
車用半導體 英特爾
- AMD 70%的收入來自使用英特爾的x86和其他IP的產品,任何收購活動都可能促使AMD的股價大幅上漲,從而使投資者受益,MD的潛在收購者甚眾,但是這些投資者有考慮收購后與英特爾的關系呢。
-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 最近關于英特爾、AMD的GPU技術授權謠言四起;大多數傳聞都是假定英特爾和NVIDIA的交易在2017年到期;實際上,英特爾還將獲得當前的NVIDIA專利組合超過20年。
最近關于英特爾和AMD的GPU授權謠言風波四起,這其中卻包含著一個錯誤的假設。假設為:英特爾與NVIDIA簽訂的專利許可授權將在2017年初“到期”。其實這是對英特爾/NVIDIA協(xié)議的錯誤解讀。
協(xié)議解讀
自三月初以來,相關傳言就有苗頭。3月18號一份在Wccftech上的報道,給出的理由
-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 英特爾今年將人工智能視為下一個大成長的機會,卻購并兩家新創(chuàng)小公司,它們的計劃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服務。
英特爾是生產芯片的半導體公司,但過去一年,英特爾卻是找研究工業(yè)工程,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專家?guī)陀⑻貭栟D型。
11 月 18 日早上,本刊記者在西雅圖專訪了去年英特爾購并的兩家公司CEO,一位是 Saffron Technology 的CEO Gayle Sheppard,另一位是 Nervana Systems CEO Naveen Rao。
GayleSheppard的本行是工業(yè)工程,
- 關鍵字:
英特爾 人工智能
- 英特爾昔日巔峰時期,其市值一度高達5000億美元,如今不足1700億美元,曾在PC時代能呼風喚雨,在面對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初期,選擇放棄手機戰(zhàn)略,在2006年以6億美元出售其通信與應用處理器部門,有趣的是:“最后為了再次鞏固自身手機市場,最終又以14億美元英飛凌無線業(yè)務部門,希望借此提高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力”,不過依然沒有替英特爾扳回足夠的面子。 在遭遇PC增長困境之際,以及面對移動互聯(lián)轉型遭遇陣痛之后,信息科技發(fā)展進入了全新的萬物互聯(lián)時代,昔日PC霸主英特爾,面對移動市場沖擊下,且移動芯
- 關鍵字:
物聯(lián)網 英特爾
- 作為芯片的領導者,英特爾一直將精力集中在滿足無處不在的計算需求中,特別是廣泛的物聯(lián)網應用中面臨著多種多樣的計算需求。在本次物聯(lián)網開發(fā)者大會的高峰論壇上,作為芯片企業(yè)的代表,英特爾物聯(lián)網事業(yè)部首席技術官張宇做了題為“用“芯”構建智能互聯(lián)的世界 ”的主題報告,并就英特爾的物聯(lián)網戰(zhàn)略接受了主辦方的獨家采訪?! ≌劦轿锫?lián)網方面的布局,張宇從多方面介紹了英特爾的戰(zhàn)略布局。首先,英特爾以計算、通信+存儲、軟件、安全+分析等產品組合,提供了從物到云的全面覆蓋,推動物聯(lián)網行業(yè)的發(fā)展。在這方面英特爾包含了垂直和水平兩
- 關鍵字:
英特爾 物聯(lián)網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chuàng)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fā)現(xiàn)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