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基礎知識 > 電橋原理

電橋原理

作者:李雪 時間:2015-07-18 來源:電子產(chǎn)品世界 收藏

  導讀:生活中的橋我們見過不少,那你見過電路中的橋嗎?電路中的橋,也就是電橋,是由四個阻抗首尾連接構成的,看起來像橋一樣始終保持著平衡,故名曰“電橋”,沒見過也沒關系,接下來小編就為你講述,帶你領略電橋的風采。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77431.htm

一、- -簡介

  電橋,全稱為惠斯頓橋,英文名稱為Wheatstone bridge,是1843年Samuel Hunter Christie提出的一種電路的橋式結構。電橋主要由四個首尾相連的阻抗構成,其每條邊被稱為橋臂,主要用于實現(xiàn)電橋橋臂上某些電量的測量,現(xiàn)已得到相當廣泛的應用。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講述電橋的原理~

二、

  下圖所示電路就是一個由四個電阻R1、R2、R3、R4構成的電橋,當滿足相對的電阻乘積相等(即R2×R3=R1×R4)時,有a端到d端的電位差為0(即Uad=0)。電橋就是基于這種思想進行測量的,當四個橋臂中出現(xiàn)未知量時,基于該公式便可根據(jù)已知值實現(xiàn)對未知量的測量。

三、原理

  下圖所示電路主要由三個已知阻值電阻R1、R2、R3和一個未知阻值電阻Rx構成,常被稱為,其主要用于求解未知電阻Rx的阻值。根據(jù)電橋實現(xiàn)原理:R2×R3=R1×Rx可得Rx=R2×R3/R1,因此可通過已知的三個電阻的阻值求解出未知電阻的阻值。

四、麥克斯韋電橋原理

  下圖所示電路主要由三個已知阻值電阻R1、R3、R4,一個已知容量電容C3,一個未知阻值電阻Rx和一個未知電感Lx構成,常被稱為麥克斯韋電橋,其主要用于求解未知電阻Rx的阻值和未知電感Lx的值。根據(jù)電橋實現(xiàn)原理:Rx×R3=R1×R4可得Rx=R1×R4/R3,且Lx=R1×R4×C3,因此可通過已知的三個電阻值和一個電容值來求解出未知電阻和未知電感的值。

五、文式電橋原理

  下圖所示電路主要由三個已知阻值電阻R1、R2、R3,一個已知容量電容C3,一個未知阻值電阻Rx和一個未知電容Cx構成,常被稱為文式電橋,其主要用于求解未知電阻Rx的阻值和未知電容Cx的值。根據(jù)電橋實現(xiàn)原理:Rx×R2=R1×R3可得Rx=R1×R3/R2,且Lx=C3×R2/R1,因此可通過已知的三個電阻值和一個電容值來求解出未知電阻和未知電容的值。

  電橋原理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惠斯頓電橋原理及其應用

  2、變壓器電橋原理圖實例

  3、維氏電橋振蕩器原理分析

光電開關相關文章:光電開關原理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