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史上最大錯誤:收購諾基亞慘賠數十億美元
2013年9月2日,微軟宣布以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旗下的大部分手機業(yè)務,另外再用21.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諾基亞的專利許可證,收購金額合計約為71.7億美元,于2014年4月25日正式完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73529.htm在諾基亞被收購之后,微軟做了很多品牌重塑的工作,包括將Lumia品牌更名為微軟Lumia。據最新消息顯示,微軟計劃在全球范圍將 16000 家原諾基亞零售店改名,脫離諾基亞品牌,由微軟品牌替代。
不過,根據微軟上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資料顯示,微軟將會對諾基亞手機業(yè)務作資產減記(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這意味著在此項收購案中微軟將會慘賠數十億美元。一年時間過去了,這樁收購案為微軟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回報呢?
WP份額低
根據信息技術研究分析機構Garner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微軟WP份額僅為2.8%。收購之后,華為等其他手機廠商,對于WP的興趣銳減,市面上WP手機的可選范圍更加狹窄。除了市場份額的“存在感不強”,WP的用戶以及整個生態(tài)圈都受到來自安卓和iOS的排擠。
銷量相對低
根據微軟201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Lumia 銷量達到 860 萬,同比增長 18%,但 WP 收入 下降16% ,加上微軟為WP 平臺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價,Lumia 銷量增長18%遠遠不足夠。在SEC文件中,微軟自己也坦承:
“2015財年第三季度,手機硬件部門沒有實現銷量和營收目標,利潤率低于預期。”
硬件部門虧損
在SEC文件資料中,微軟表示其手機硬件業(yè)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度相關營收為14億美元,而相關成本則超出營收4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在不考慮營銷和研發(fā)成本的情況下,微軟每賣一部手機就損失大約12美分。
微軟:手機業(yè)務需要減記
微軟提示投資人需要對手機業(yè)務的資產進行減記,并在報告中表示,手機業(yè)務未來的現金流將會下滑,手機銷售增長幅度也將會下降,這將導致手機業(yè)務部門的資產減記,同時,也會給公司盈利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考慮到最近的表現,手機硬件部門正在面臨資產減記的更大可能性。”
對于微軟官方說辭,美國獨立行業(yè)分析師Ben Thompson進行通俗解讀:
“一次相當、相當巨大的資產減記即將到來,可能伴隨著季度虧損,這將是一場災難!”
另外,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雖然未談及手機業(yè)務資產減記,但表示將會削減該業(yè)務部門的成本。
商譽價值過高
在微軟的賬本中,“諾基亞資產”的商譽價值為54.6億美元,其他無形資產價值為45.1億美元。這么高的商譽價值,是因為對諾基亞資產和微軟資源之間產生的協同效應預期。不過,微軟坦承,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被夸大了。在SEC文件,微軟表示:
“對收購的資產和負債的估值,是對基于手機硬件業(yè)務長期財務預期的企業(yè)價值的反映。在競爭激烈、多變的市場上,我們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是可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