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光器件成光通信發(fā)展瓶頸
編者按: 雖然摩爾定律一直在分組、交換矩陣以及存儲等領域引導著業(yè)者的創(chuàng)新方向,但在光通信領域,這一法則似乎并不那么卓有成效....
在日前舉行的“2014中國光網(wǎng)絡研討會”上,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指出,光器件是光通信發(fā)展的瓶頸。光通信成為所有網(wǎng)絡構成技術中降價最慢的領域,其中光器件是瓶頸中的瓶頸。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47512.htm摩爾定律只適用于分組、交換矩陣、存儲等電域技術,但不合適以手工為主的光通信技術。據(jù)韋樂平介紹,一個典型1000公里的長途系統(tǒng)中,光域成本占比將從45%提升到2015年的80&以上。
“另據(jù)中國電信計算,一個典型80×100G、長度1350公里(18×22dB)波分系統(tǒng),光域成本約占75%。而在光域成本中,光器件占比90%,相當于總占比約70%。一個100G核心路由器,光器件成本約占60%。”
“硅光子技術將成為重要突破方向。”韋樂平表示,硅光子(SiP)技術的思路是利用現(xiàn)有CMOS集成電路上的投資、設施、經(jīng)驗以及技術來設計、制造、封裝光器件和光電集成電路,在集成度、可制造性和擴展性方面達到CMOS的水平,從而在成本、功耗、尺寸上取得突破。
通信是硅光子技術的早期應用領域,韋樂平說,正如歷史上的晶體管、集成電路、激光器等一樣,通信由于其高技術屬性往往成為新技術的早期應用領域。然后隨著技術和工藝的成熟再擴展至大眾消費領域,形成更大的規(guī)模,進一步降低成本,再促進其在通信領域的普及,形成技術的良性循環(huán)。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激光器相關文章:激光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