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46f49e單片機外部電路和端口的體系結構講解
通過單片機簡介中單片機功能簡述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單片機的核心功能可以描述為:能夠按照預先設定的功能,依次執(zhí)行某種操作。這些操作或者向外輸送某種控制信息,或者獲取某種外部信息,或者進行某種邏輯判斷或計算。此外,單片機還具有定時器、外部中斷等功能,輔助完成復雜的控制過程。 單片機之所以能夠完成各種控制功能是和其內部的體系結構設計分不開的。本文將以ht46f49e為例,介紹單片機外部和內部的體系結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26902.htm1.電源電路
電源引腳,包括VDD和VSS,其直流工作電壓范圍為2.2~5.5V。在電路圖中約定和供電相關的符號包括: VCC:C=circuit 表示電路的意思, 即接入電路的電壓; VDD: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內部的工作電壓; VSS:S=series 表示公共連接的意思,通常指電路公共接地端電壓。
對于數(shù)字電路來說,VCC是電路的供電電壓,VDD是芯片的工作電壓(通常單片機系統(tǒng)的Vcc也是Vdd),VSS是接地點;有些IC既有VDD引腳又有VCC引腳,說明這種器件自身帶有電壓轉換功能;在場效應管(或COMS器件)中,VDD為漏極,VSS為源極,VDD和VSS指的是元件引腳,而不表示供電電壓。
單片機所需的供電電壓VDD從2.5~5.5V,與其工作頻率有關。一般而言,頻率越高,消耗能量越多,因此所需的工作電壓也越高
2.振蕩電路
單片機必須通過一定的振蕩電路才能產生控制其工作的工作節(jié)拍。如果說電源電路提供了單片機的血液,那么振蕩電路就是單片機的心臟。芯片的OSC1和OSC2為振蕩引腳,HT46F49E內部設計有振蕩電路,但是需要外部元器件通過振蕩引腳配合才能工作。一般有兩種振蕩電路形式,RC振蕩模式和晶振振蕩模式。
上圖為HT46F49E兩種振蕩模式的原理圖。一般而言,RC振蕩方式,只要一個電阻和電容就可以和內部電路配合產生系統(tǒng)時鐘,成本低廉;但是其振蕩頻率準確度不高,容易受電源、元件、溫度和濕度甚至芯片差異性和外圍電路板設計的影響,因此不適用于要求工作頻率精確和穩(wěn)定的場合。如果采用晶體振蕩模式工作,若系統(tǒng)時鐘大于1MHz,則圖中兩個濾波電容c1、c2和電阻Rp可以不接,這樣僅將晶振兩個管腳連接于OSC1和OSC2之間即可。電路最為簡潔,而且頻率穩(wěn)定度高,因此本書后續(xù)的實驗均選用4M晶振,采用此方式連接。
振蕩電路的振蕩頻率決定了系統(tǒng)的時鐘周期,從而決定了指令的執(zhí)行時間。盛群單片機的一個指令周期為4個系統(tǒng)時鐘周期,例如:采用4M的晶體振蕩,那么一個指令執(zhí)行時間為1us。盛群單片機的大部分指令只需要一個指令周期來執(zhí)行,但是跳轉指令、調用指令、返回指令和查表指令等需要兩個指令周期來完成。還有如果涉及到程序計數(shù)器低字節(jié)寄存器PCL也需要多于一個指令周期來執(zhí)行。3.復位電路
除了振蕩電路,復位引腳也和單片機本身運行有關。復位,就是單片機回到某種初始狀態(tài),開始運行。當給單片機的RES引腳輸入低電平并保持一定時間,單片機隨即進入復位狀態(tài),等到RES引腳重新為HIGH狀態(tài)后,單片機從初始狀態(tài)工作。本書實驗復位電路均采用該基本復位方式連接。如果單片機系統(tǒng)工作環(huán)境有較大的干擾信號,可以采用另一種增強復位電路,具體連接可以參考盛群單片機資料手冊 。
一般而言,單片機術語里有所謂最小系統(tǒng)的概念,也就是讓單片機能夠工作的最小電路,包括:1.電源、2.晶振、3.復位。具備了這三項,單片機就具有了執(zhí)行程序的能力,可以正常運行了!但是沒有輸入、輸出電路,此時的單片機僅具有一個聰明的大腦還沒有辦法工作。下面將介紹與輸入輸出相關的引腳,這樣單片機就能感知外部世界并指揮其它設備工作了!
46F49E具有豐富的對外控制或者輸入信息的管腳,這類引腳簡稱I/O口(英文Input和Output的首字母)。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可以分為4組:
1.PA端口
PA為雙向的I/O口(PA0~PA7),所謂雙向就是每個口即能作為輸入信號也能輸出控制信號,但是只能由編程選擇一種功能??刂泼總€口的控制寄存器(PAC)可以設定其功能為輸入還是輸出。PA的每一位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可以由PAC的對應位設置成不同的功能。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