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市場分析 > 一季度乘用車市場L2級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達23.2%

一季度乘用車市場L2級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達23.2%

作者:IDC 時間:2022-04-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已被納入國家級戰(zhàn)略。國內乘用車市場自動駕駛的發(fā)展處于L2階段,雖然大量車型在功能的實現(xiàn)上早已超過L2級別的基本要求,且部分車型已經裝配足以支撐L3級自動駕駛的硬件配置,但法規(guī)的限制尚未對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完全放開。乘用車市場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在當下仍圍繞L2級展開。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2204/433558.htm

根據(jù)《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數(shù)據(jù)追蹤報告》2022年第1季度各大車廠產量數(shù)據(jù),國內L2級自動駕駛在乘用車市場的新車滲透率高達23.2%。其中,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更高,達到了35.0%,遠高于汽油車市場19.9%的滲透率。IDC認為,隨著新能源車市場規(guī)模的迅猛增長,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攀升。

在L2級自動駕駛市場中,汽油車占67.2%,頭部品牌包括豐田、本田、日產。新能源車占32.8%,其中傳統(tǒng)車企背景的新能源車型占10.9%,頭部品牌包括比亞迪、廣汽埃安、大眾;造車新勢力旗下的新能源車占21.9%,頭部品牌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鵬、蔚來。

圖片

傳統(tǒng)車企中,豐田品牌對L2級自動駕駛的布局最為全面,產品譜系中10萬元以上的車型除個別入門版本基本全系裝配。本田品牌雖然多數(shù)車型僅覆蓋高配或頂配版本,但產品譜系中下至飛度,均有可供選擇L2級自動駕駛的版本。豐田TSS與本田的Honda Sensing對L2級自動駕駛相關功能的定位仍然是安全輔助系統(tǒng),但包括日產、大眾、長城在內的更多車企更傾向于突出其科技的一面,以裝點自身的品牌形象。新能源車市場更是將其定義為下一代汽車的科技標桿。日前宣布停產燃油車的比亞迪在其王朝系列的高端車型中大量裝配L2級自動駕駛,尤其是漢、唐兩大主力車型上更是實現(xiàn)了全系標配。大眾品牌隨著ID系列銷量的上漲,在新能源領域撐起了合資品牌的大旗。

科技元素自從造車新勢力誕生之初就與這一概念緊密相關。與這一特質相對應的特斯拉、理想一直保持L2級自動駕駛的全系裝配。小鵬則是維持著對高配版本的覆蓋,而蔚來的策略是高配原裝加低配選裝。L2級自動駕駛與造車新勢力的高重合度使其滲透率與新勢力的產量密切相關。然而,最近一輪疫情的影響直接造成了特斯拉與蔚來的停產,為其第二季度的產量增添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汽車產業(yè)雖然在復產復工的白名單中排在較為靠前的位置,但上下游物流、工人離家上崗等相關因素的恢復速度依然會對產量造成限制,預計會對L2級自動駕駛短期內的滲透率造成一定影響。

IDC中國智能汽車領域研究經理王博指出,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良好,科技公司充分發(fā)揮自身技術優(yōu)勢,與多家汽車廠商開展積極合作。與此同時,車企從供應鏈安全的角度考量,也傾向于招募多家技術供應商。未來的市場競爭需要標準化、模塊化、開放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車廠亦需利用數(shù)字化手段優(yōu)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以應對未來市場的動態(tài)競爭

IDC長期跟蹤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研究范圍涵蓋未來出行、自動駕駛、車聯(lián)網、智能座艙、新能源等。本研究是中國智能網聯(lián)汽車市場研究的一部分。如需進一步了解與此研究相關的信息或參與其它相關項目研究,請聯(lián)系IDC中國智能汽車領域研究經理王博(郵箱:buwang@idc.com)。

圖片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