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行業(yè)為什么消停了?
IDC(互聯(lián)網數據中心)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VR(虛擬現實)應用總消費額4.17億美元。這個數字,跟共享單車、電商、社交網絡等互聯(lián)網領域和科技細分行業(yè)相比,可以說微不足道。VR行業(yè)經歷“2015年瘋狂入局,2016上半年爆發(fā)式增長,2016下半年裁員倒閉、融資困難,2017年行業(yè)洗牌,行業(yè)虛高的泡沫很快被打破。三年間,大起大落的VR行業(yè)如同坐了一次過山車”。那么,為什么會這樣?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806/381370.htm首先是VR沒有迎來需求的爆發(fā)。這其中,有些需求是假的,比如很多人看好的房產展示,又叫虛擬樣板間。MirrorCity作為VR領域的先驅者,早在15年前就推出了實用級別且優(yōu)勢明顯的房產VR產品,但始終無法打開市場,最后我們弄明白房產VR是虛假需求。中國房子不愁賣,根本不需要包括VR在內的任何技術促銷工具。國外的房子也許愁賣,但市場規(guī)模又太小,對VR的需求成不了規(guī)模。
另外有些需求長期存在并穩(wěn)步發(fā)展,但同樣面臨規(guī)模有限的困境,比如模擬機領域。飛行訓練、駕駛訓練等都是長期需求,但無法成長為大眾普遍需求。游戲領域雖然一直是VR最穩(wěn)定的細分行業(yè)需求,但經過多年耕耘,也呈現出成長乏力的跡象。
VR因此無法滿足資本的饕餮口味。當下的資本,動輒講究的是“國民級的應用”,要求投資對象必須是一個能充分利用人口紅利的領域。所以我們會看到資本蜂擁進入一個又一個毫無技術創(chuàng)新空間、毫無科技進步趨勢的行業(yè),并前仆后繼。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資本邏輯中,賠錢事小,壟斷事大。以前有團購、視頻,現在是單車、外賣。僅僅因為這些行業(yè)能夠調動國民人口級別的用戶,能夠充分地收割人口紅利。很遺憾,VR不符合這樣的要求。
有人會說,發(fā)掘社交屬性是不是能重振VR行業(yè)呢?也許吧,但社交屬性的風險在于,“社交是個殼,迎合人性的惡”,受到民眾廣泛關注的順風車事件就是例證。
社交屬性難以成就虛擬現實還有個更深層次原因,假如虛擬可以替代現實,那么現實便喪失了存在的意義。這時就連虛擬也沒有必要了,因為想象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所以社交網絡演化至今,并不需要VR這樣具體的技術載體,語言文字就是表達想象和保持溝通的最好工具。所以在真實世界中,臉書、推特和微信微博都成功了,而VR暫時沉寂。
我們曾經認為,汽車、飛機是雙腿的延伸,電腦是人腦的延伸,VR則是生活空間的延伸,并借此預言VR行業(yè)指數增長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黑客帝國》提出了一個VR無法回避的悖論性問題:交通工具并不會取代雙腿,電腦也不可能取代人腦,但是VR空間卻有可能取代真實世界。電影當中的一切真會發(fā)生嗎?一旦發(fā)生這樣的取代,那就不是一個“行業(yè)”的事情,而是整個“世界”的問題和風險。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從源頭上阻止這種取代。
所以只有到哪一天,VR能夠圓滿地回答這個問題,然后發(fā)現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國民級的應用,才有可能涅槃重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