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設計不可妄入的九大“雷區(qū)”
關于設計的一點不同的聲音,值得聽聽。有些我覺得很有道理,適當做了標注;有些我不太能同意,比如關于才華、創(chuàng)意和靈感,我覺得還是需要的,只是沒有必要過于極端的去鉆牛角尖。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710/369447.htm設計師們經常會創(chuàng)作一些不合時宜的作品,他們將設計與藝術混為一談,持有幸運、靈感和個人表達的想法。讓我們一起來細數一些常見的設計誤區(qū)。
理解這些誤區(qū)
設計并不復雜,就是制作產品。由于設計師的設計內容十分廣泛,從物品、信息設計,到動作、構圖設計、建筑、裝飾和照明設計,等等,這使得很難對設計進行明確的定義。毫無疑問,關于設計存在許多不同的判斷、理念與誤區(qū),且在高效地產出作品方面存在一些分歧。這些誤解會阻礙我們創(chuàng)作出好的設計。
需要證據證實誤區(qū)存在嗎?看看設計師們放在公文包里的設計作品吧!縱使外觀美麗養(yǎng)眼,設計本身卻殘破不堪。一些設計師甚至對所有客戶給出同一種房屋設計風格(不管是能量飲料站還是殯儀館);還有些設計師則設計出一些背離傳統(tǒng)且根本無法理解的界面;更有甚者設計出華而不實、與品牌理念差之千里的外觀。
一旦設計理念植入腦海,便很難擺脫。它們與你想要打造的角色相矛盾,打擊你作為設計師的信心,進而毀掉整個設計。僅僅對這些理念提出質疑遠遠不夠,你需要的是徹底清除。
只有認清設計路上的絆腳石,你才能摒除雜念,專注于作品設計的重要方面。
誤區(qū)一:設計是藝術的兄弟姐妹
誤區(qū)之一就是將兩種類似的職業(yè)混為一談。游走于任何一家書店你都會發(fā)現(xiàn),設計類書籍往往夾雜在藝術類書籍中間。(商業(yè)類書籍可能單獨占據一整層,即使它與設計的聯(lián)系比藝術與設計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這能夠說明一定的問題。你認為設計就是藝術,但其實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學科。
將這兩種職業(yè)混為一談情有可原。藝術與設計都離不開洞察力,通常表現(xiàn)為表象,事實確實如此。每個人也許都同意—藝術具有探索性洞察力。無論是杜尚品位邊界的超越,塔倫提諾敘事的重塑,還是克里斯托公共空間的再構,所有的藝術都在探索可能的一切。
想象一些設計產品:宣傳瑜伽課程的海報、保險續(xù)保單、玩具裝配說明書。你會關心設計師采用何種創(chuàng)新方法嗎?當然不會!每一件設計作品都滿足了其功能性要求。視覺處理應當能夠支持其設計內容而不能與之相分離。
千萬別誤會,優(yōu)秀的設計離不開新穎的設計方法。我僅僅想說明的是,探索并非設計首要的考慮因素。一件設計作品是否是創(chuàng)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或是有趣的,這可能沒有多大意義,它僅僅需要有效即可。設計與藝術彼此沒有多大關聯(lián)。你務必要獨立看待每個個體,切忌以同樣的方式衡量二者。
左側代表藝術,右側代表設計,盡管二者有時發(fā)生重疊,但在多數情況下,它們是不同的學科。
誤區(qū)二:創(chuàng)意是存在的
有關設計存在已久的一個誤區(qū)當屬創(chuàng)意:想象數十億人帶著同樣的動機,遵循相同的基本模式,消費同一媒體。盡管存在一致性,人們仍幻想每個個體都具有——不,是被賦予——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正是如此。
很難說天才般的想法多久才會出現(xiàn)一次。我預言大多數人一生若是有一次已算幸運。期待每天都有天才般的想法或將職業(yè)依賴于此想法是很不明智的。盡管困難重重,你依舊可以看到新穎且令人可喜的創(chuàng)意每天都在發(fā)生。由此你可以學到什么呢?也許答案是創(chuàng)意是難以捉摸的、不重要的。
回顧從前你便得知,只有小部分人有了大的飛躍。但是你可曾想過—你或其他人是否很難將信任賦予個體?人類是重組藝術家,到處借鑒、混搭,藝術家們和普通人一樣,也做著同樣的工作。評估、創(chuàng)造、變化—每一個過程都不會在真空環(huán)境下發(fā)生。
只有帶上眼罩,創(chuàng)意才會存在。換而言之,你腦海中新奇的想法可能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獨特。沒關系。雖然大多數人都厭倦重復和單調,但能否創(chuàng)作出真正原創(chuàng)的作品是無關緊要的。我們追求的這個目標猶如攀登一座人力所不能及的高峰,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相反,你應該嘗試了解客戶的問題所在。聆聽、觀察和思考他們所面臨的難題。只有深入地了解客戶與其處境,你才能夠想到合適的處理方法。切忌過分偏離主題,否則你會錯失良機。
也許創(chuàng)意不存在,因為想出來的創(chuàng)意前輩已經創(chuàng)造了,他們的經驗就在這里!
誤區(qū)三:與眾不同即為好
你的重點決不是創(chuàng)作出非同尋常的作品。雖然在很多案例中,別具一格的設計成就了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選擇設計策略時,首當其沖要考慮的是它是否能解決眼下的難題。在背離傳統(tǒng)的路上走了多遠是另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有時設計師們會心煩意亂,將設計推向異端。這種錯誤導致的不合理設計是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的。
把與眾不同當作理由為作品辯護是藝術界的產物。鑒于人們很少會厭惡新的事物,優(yōu)秀的藝術品時常需要挑戰(zhàn)非常規(guī)作品。例如,社會曾不識天才梵高;這種失誤使得人們后來在放棄一些無法理解的事物時表現(xiàn)得尤為謹慎。但是設計無需打破障礙,它屬于應用性實踐,設計師們更關心的是設計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早期的網頁設計師們熱衷于制作出“整潔的”界面。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必須將鼠標移動到每一個小方塊上才能找到相關的鏈接網頁。與眾不同?是的。明智嗎?很難講。
獨特的方法有其用武之地。面向年青人的雜志采用非同尋常的排版方法,自行車公司彰顯其奇異的風格,這些都無可厚非。但若是觀眾想要挖掘審美之所在,那就收斂起你的古怪吧!記住,令人意外的方法并非總是適用。如果投資銀行傾向于前衛(wèi)的廣告,市場團隊和設計師們應當質疑這種設計是否有意義。
新銳設計師們偏愛于打破前輩的傳統(tǒng),建立屬于自己的全新方式。即使設計師們愈發(fā)“理智”,這種沖動仍會持續(xù)很久。一些說法耳熟能詳,“我要突破設計的界限。”然而,獨具一格的方法應自發(fā)而生,而不應強加在某一設計項目中。
縱使大展拳腳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要記住,設計師好比裁縫。你的目標應當為放大品牌、組織、產品的特點,抑或是你想呈現(xiàn)的首創(chuàng)精神。追求新奇只會讓你遠離客戶需求。你應努力了解具體情境,而不是投身于尋找靈感。
誤區(qū)四:設計必須尋找靈感
靈感與復活節(jié)兔子有什么共同之處?答案是二者的存在均無法證明。你也許不太認同,因為你多次受到靈感的激發(fā)。然而,或許在某一時刻你真切地感到體內有一股靈感在流動,你所做的每一步都順其自然,創(chuàng)作更是一氣呵成。
譬如我自己,我從未坐等想法來襲,從未目擊天空被撕裂,也從未擦出閃電般的靈感火花。我想你也同我一樣。
靈感的問題在于它的隨機性,它讓你把希望寄托于你無法依賴的外界影響。這些影響不由你控制,非觸手可及,也并不總是能與你手邊的設計緊密結合。隨手翻閱雜志、瀏覽網頁也可收獲想法,希望你能邂逅一個極好的點子。
進一步探索,思考客戶的要求、用戶的需要、設計中的阻礙,具體的任務以及作品的前景,你會做得更好。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誤入歧途,因為自設計之初,你已知曉該如何去做。
誤區(qū)五:才華非常重要
贊揚的話語令人身心愉悅:父母告訴你,你是他們的驕傲;導師在你作品中看到了希望;老板說你超出了他的預期。贊美、喝彩和認可的內在沖擊讓你不遺余力地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峰。難怪你愿意不斷地嘗試超越自己。
渴望設計出偉大的作品并非是不良的品質,但問題在于在設計中追求卓越可能不合時宜。大膽的創(chuàng)意令人興奮,簡單的想法差強人意,矛盾由此產生。然而,優(yōu)秀而持久的設計往往傾向于后一個陣營。
我愛上了被靈感擊中的感覺,它如此“令人振奮”(然而,腦袋上卻烙上了印記)
你需要考慮你在作品中融入了多少自我意識。你是想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還是解決當下的問題?當你想做出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設計時,你的標準可能無法企及,這會使你忽略很多可行的意見,因為這些意見看起來過于平淡。這種心態(tài)會阻礙你的思考;很快,你會認為任何想法都不盡如人意。
在你積極解決問題的時候,思維的火花或解決方案無論出自哪里都無關緊要。簡單、淺顯、常見也都不再重要。關鍵是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才是你該追求的態(tài)度,它會讓你進入更加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你開始與他人合作,請求反饋,迸發(fā)出無限的想法,因為你不再扮演孤獨天才的角色。
記住,客戶并不要求你有多少才華。對他們而言,唯一的要求是設計作品足夠令人滿意。制作恰當的設計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釋放壓力、解放頭腦、自由地勾勒設計的草圖、寓樂于中、測試設計的作品。你需要做的就是解決問題。
如果一味地要加入自作聰明類設計師隊伍,你獲得的可能是阻礙而非機遇。
誤區(qū)六:設計是一種生活方式
盡管生意人對設計的看法有所改變,但設計師們有時卻在阻礙這種改變的發(fā)生。一些設計師堅持一種(本意或比喻義)著裝標準。他們精心挑選服飾,以便更好地向他人詮釋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他們甚至嘲笑那些不會用蘋果電腦的人。他們不會接任何與身份不相匹配的訂單。
就注重外表而言,很少有職業(yè)能比得上設計工作。也許這與你選擇的職業(yè)道路有關:幾乎沒有年輕人愿意將美好的時光耗費在辦公室小隔間里。通過比較,你會發(fā)現(xiàn)與那些“制造優(yōu)雅”的幽默人士一起工作會更能激發(fā)人的興趣。我能夠看到邏輯是在此如何體現(xiàn)的。與其他創(chuàng)意性的活動相比,例如雜耍、吞火表演,設計是相對安全的。因此,也就成了完美的“中間”選項:創(chuàng)意自由外加收入穩(wěn)定??雌饋砗孟袷囚~翅熊掌兼得,實則不然。
許多設計院校的作品,如精裝書設計、高端社會項目設計以及高度隱秘的私人作品設計,都在向我們傳遞一種理念:設計應當是有趣的。離校后,這些初出茅廬的設計師們即刻面臨著要從美夢中醒來:等待他們去設計的都是無聊的報告、菜單、圖表、表單、廣告橫幅、郵件簡報及其他一些乏味的設計項目。這些工作往往要在幾小時之內完成,絕對不會給你一學期的時間仔細琢磨。
盡管有時你會遇到一些振奮人心的案例,你要記得設計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種生活方式。解決了設計難題,在使用中找到解決方案,你會欣喜不已。能收獲這些微不足道的快樂當然是件好事。然而,與招聘手冊的宣傳相比,設計師的一生是很平凡的。
誤區(qū)七:自我表達很重要
生命是短暫的,你當然想讓它變得有價值。無論是臭名遠揚、美名遠揚,還是渴望創(chuàng)作出有意義的作品,你都要有自己的目標。雖然這些動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們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實現(xiàn)個人追求的需要會引發(fā)矛盾,它迫使設計師要么完成個人使命,要么服務客戶。而這會將設計師置于與客戶競爭的境地。
科技加劇了設計行業(yè)的個性崇拜。曾經的幕后設計師們如今可以塑造專屬的個人形象。市場雖然重要,但擁有自己的品牌是要付出代價的。確切地說,你必須創(chuàng)立出具有識別度的個人風格,這注定你要無限期地做同一種工作,例如你需要日復一日地烘烤一樣的蛋糕。彰顯個性會使你的設計倍受限制,而重復的工作,也許并不適合當前的設計項目。
設計師們就像助推手,你的目的不是生產自己的產品,或是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你就是一名幕后工作者。只有當你的設計作品十分出彩時,你才會被人注意到。你的工作獨立存在,無需解釋也無需任何支持。這并不代表你的工作不能帶有自我的表達,你僅僅需要將客戶的目的放在首位,將自我實現(xiàn)置后。
誤區(qū)八:設計師比客戶聰慧
說到設計,客戶會做出一些令人困惑的決定。你不應該驚訝,因為對于圖像的運作方式,普通人沒有多少概念。隨著設計重要性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這個隊伍,被迫做出不合常規(guī)的選擇。他們將所學的知識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卻還是不夠。對設計的這種缺乏了解不應成為你自身優(yōu)越感的辯護理由。
客戶的決定和建議有時會讓設計師苦惱不已,因為設計師不想放慢設計速度,不想回答問題,不想清除障礙。不管設計師對作品付出了多少,當他們感到苦惱時,多數還是會抱怨。發(fā)泄怒氣有益于身心健康,可如果讓這些怨氣影響到設計就得不償失了。
設計師始終要認識到,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與游客相似。即一些人專注于一個領域,而大部分人都不停地換工作。你是一名游客,你豐富的常識能夠幫你完成旅行,但不要誤以為自己就是當地人。
擁有專業(yè)領域的知識,可以讓你不斷地換新的工作。然而,不管你進了哪個行業(yè),你都無法完全操縱該行業(yè)的常規(guī)、非常規(guī)變化以及細節(jié)。解決方法就是分享你們各自的知識,提出可行的設計方案。客戶與設計師之間最良好的關系應當是雙方平等直接的交流,能認可彼此在設計工作中的付出與努力。
誤區(qū)九:設計師是受眾
“我喜歡”是設計中是很危險的字眼,無論從誰的口中說出都一樣。對專業(yè)設計人員而言,這種表達更加令人無法接受。你要把自己從工作中抽離出來,即使注入情感,也要記得你不是受眾。
你要避免主觀回應。你所做的工作不是為了你和你的客戶,而是為了那些真正的產品使用者:顧客、游客、用戶。當然,你的客戶為你的設計買單,但他們真正的興趣在于人們如何對設計作品進行解讀及回應。你應當關注的是終端用戶或受眾,即便你與他們沒有什么共同點。作為設計師,如果你認為你們的感知是一樣的,那這是很不明智的。
幸運的是,你有辦法掃清障礙。首先,你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你可以將自己置身于用戶的位置,試著了解他們的處境與需要。這可能包括參觀店面,看看他們在做什么?;蛘撸憧梢曰ㄥX享受一些服務,了解它們是如何運作的。若是你能夠像用戶一樣思考、表現(xiàn)、體驗,你會更好地理解影響和刺激他們的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