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yè)界動態(tài) > 極端溫度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研究進展

極端溫度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研究進展

作者: 時間:2017-07-26 來源:納米人 收藏

  對能源儲存日益增長的需求,不斷要求電池能夠在各種極端條件下工作。作為新一代儲能技術,雖然已經被廣泛研究和應用,卻幾乎只能在室溫環(huán)境中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707/362167.htm

  這主要是因為,高溫或低溫,都將引起電池性能降低。尤其是在高溫條件下,內部會產生較大的熱量浮動,從而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

  

 

  有鑒于此,RiceUniversity的Pulickel M. Ajayan等人從的材料角度闡述了近年來極端溫度條件下(<20℃或>60℃)的的研究進展。

  

 

  一、正極材料

  正極是鋰離子和電子的中轉中心,很容易發(fā)生相變。另一方面,在深度充電情況下,電極-電解質界面發(fā)生的副反應往往會使電極結構變得不穩(wěn)定。

  

 

  

 

  

 

  二、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的工作往往依賴于有效的異質結構鈍化層,溫度升高將使得鈍化結構破壞,并引發(fā)副反應;而溫度降低又將降低鋰離子的透過性。

  

 

  

 

  三、電解質

  低溫條件下,電解質粘度增加,阻礙離子遷移和電極潤濕性,降低比率性能;而且,導電性降低將引起電極周圍鋰離子的消耗。高溫條件下,電解質容易發(fā)生化學變化,并和帶電的電極發(fā)生反應。

  

 

  四、其他材料

  除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以及電解質材料之外,鋰離子電池中還有一些輔助材料,譬如隔膜、粘結劑以及集流器等等。這些材料雖然幾乎不具有電化學活性,很少被研究,但是,它們也是保障電池在極端條件下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鋰離子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