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三星、蘋果煽風點火:喂不飽的OLED行業(yè)

三星、蘋果煽風點火:喂不飽的OLED行業(yè)

作者: 時間:2017-04-10 來源: 36氪 收藏

  十歲生日來臨,很尷尬。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704/346358.htm

  自去年就開始傳的“iPhone8將采用曲面屏”一事,很有可能臨陣跳票、“臉面”不保。推廣曲面屏,三星已經開了頭,無論實用與否,這一新奇概念依舊引來華為、小米、華為等一眾手機產商跟風。

  網傳的采用曲面屏的iPhone8概念圖

  智能手機開始廣泛采用面板是有理由的。市場普遍認為,oled顯示屏會是下一代主導的顯示屏,因為這種小分子材料分辨率更高,容易彩色化而能耗更低。

  不過,它們可能也會和一樣尷尬。因為市場對于高分辨率智能手機屏幕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面板的供應在2019年之前可能仍將處于緊張狀態(tài)。

  據(jù)美國市場調查機構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預計,今年全球對OLED面板的需求將增長44%,達到5.3億塊。但同期面板供應量卻僅提升了5%,OLED產能依舊供不應求。

  原因主要是當下OLED產業(yè)鏈不太成熟,尤其是上游部分產能不足。目前OLED生產中最關鍵的主要是核心設備——蒸鍍機,以及核心材料——發(fā)光材料。

  但目前全球范圍內擁有大規(guī)模量產實際業(yè)績的蒸鍍設備僅有日本佳能旗下的 Canon dokki一家。2016年年初,Canon dokki直到2017年的近九成產能已經被三星簽約,結果直接導致其他廠家只能采用生產實際業(yè)績并不豐富的韓廠設備,如LGD就采用了Sunic system和Yaso。中國OLED廠家的選擇更是捉襟見肘:京東方與Canon Dokki溝通無果,信利斥資519億韓元采購SFA的蒸鍍設備,但生產實績尚未可知。

  而在發(fā)光材料這方面,也多被主要的幾家大廠商壟斷。OLED三原色中R的發(fā)光材料超過60%由美國陶氏化學供應,G的發(fā)光材料的6成由三星旗下的 SDI供應,B的發(fā)光材料7成由日本的出光高山提供,其余也被韓日美歐其他廠商瓜分。

  當然,得益于消費電子風向標的介入,OLED 產業(yè)鏈也將隨之出現(xiàn)向好的變化,可預見的是OLED滲透率將會快速提升,一旦供求關系發(fā)生變化,勢必也會影響OLED的價格。事實上,根據(jù)IHS數(shù)據(jù),AMOLED(OLED的一個分支)對LCD的價格替代拐點已經到來,預計今明兩年AMOLED屏幕將在部分旗艦機內使用,未來產能供應充足后,中端機型應用進一步打開。

 

  不過短期內,由于OLED出貨量將會流向手機廠商,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另外一個行業(yè):VR。

  VR設備說到底,無非是利用顯示技術讓虛擬世界盡收眼底,因而顯示技術直接決定用戶使用體驗。目前的主流VR頭顯可拆解為四大件:外殼結構件、光學透鏡、顯示系統(tǒng)、芯片及傳感器。其中作為顯示端的OLED顯示屏的地位很是重要:因為OLED材料具有低功耗、低延遲(這可以有效降低VR設備的眩暈感)和防藍光(能保護眼睛)等特點。

  Oculus(和三星合作,看重三星在電子元件領域的優(yōu)勢,不過目前來看,三星似乎有單飛之勢)和Valve都使用了AMOLED的低余暉顯示屏,Sony則使用了自家的OLED顯示屏。國際巨頭們都十分看重AMOLED對提高屏幕響應速度的幫助。

  但當出貨量遠大的多的手機廠商去和VR頭顯廠商去爭搶本就不足的OLED面板時,自然前者的把控力和渠道占有率勝過后者。這也就使得VR行業(yè)發(fā)展受限,因為上游的產能供給都還不能滿足要求,下游VR廠商的產品價格自然遲遲降不下來,也就限制它還不太可能成為像手機這樣的消費級產品。硬件銷量覆蓋有限的情況下,內容端自然也沒法豐富起來,因而啟動依然遇冷。

  回過頭來看OLED龍頭三星和LG供應鏈,目前具有較高技術壁壘的材料端,如發(fā)光材料、傳輸材料、注入材料皆被美日韓企業(yè)壟斷,而當下國內企業(yè)目前主要切入的,包括PI膜、中間體、驅動IC等上游原材料,也就是說發(fā)光材料、傳輸材料的替代空間巨大。

  這樣看來,既然長期OLED產業(yè)鏈會逐漸成熟,也會逐漸向中國市場轉移,那么目前處在中游的面板制造商必須把握這個契機,往大中小OLED產線轉型升級,以期收割下一波消費級VR端紅利。



關鍵詞: OLED 蘋果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