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結合醫(yī)療健康:美國五大科技巨頭成立地球最強醫(yī)療AI組織
科技企業(yè)巨頭近幾年在人工智能領域密集布局,巨頭們通過巨額的研發(fā)投入、組織架構的調整、持續(xù)的并購和大量的開源項目,正在打造各自的人工智能生態(tài)圈。在未來,人工智能將不再是尖端技術,而會成為隨處可見的基礎設施。對于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而言,既要尋找與巨頭的合作契合點,又要避開正面沖突。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10/310719.htmIBM
IBM Watson由90臺IBM服務器、360個計算機芯片組成,是一個有10臺普通冰箱那么大的計算機系統(tǒng)。它擁有15TB內存、2880個處理器、每秒可進行80萬億次運算。現(xiàn)在已經逐步進化到四個批薩盒大小,性能也提升了240%。Watson存儲了大量圖書、新聞和電影劇本資料、辭海、文選和《世界圖書百科全書》等數百萬份資料。Watson是基于IBM“DeepQA”(深度開放域問答系統(tǒng)工程)技術開發(fā)的。DeepQA技術可以讀取數百萬頁文本數據,利用深度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產生候選答案,根據諸多不同尺度評估那些問題。IBM研發(fā)團隊為Watson開發(fā)的100多套算法可以在3秒內解析問題,檢索數百萬條信息然后再篩選還原成“答案”輸出成人類語言。

產業(yè)布局:IBM公司自2006年開始研發(fā)Watson,并在2011年2月的《危險地帶》(Jeopardy!)智力搶答游戲中一戰(zhàn)成名。一開始IBM想把Watson打造為超級Siri,主要還是賣硬件。但是后來轉型為認知商業(yè)計算平臺,2011年8月開始應用于醫(yī)療領域。例如在腫瘤治療方面,Watson已收錄了腫瘤學研究領域的42種醫(yī)學期刊、臨床試驗的60多萬條醫(yī)療證據和200萬頁文本資料。Watson能夠在幾秒之內篩選數十年癌癥治療歷史中的150萬份患者記錄,包括病歷和患者治療結果,并為醫(yī)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循證治療方案。目前癌癥治療領域排名前三的醫(yī)院都在運行Watson,并在今年8月正式進入中國。
2012年3月,Watson則首次應用于金融領域,花旗集團成為了首位金融客戶。Watson幫助花旗分析用戶的需求,處理金融、經濟和用戶數據以及實現(xiàn)數字銀行的個性化,并幫助金融機構找出行業(yè)專家可能忽略的風險、收益以及客戶需求。
硬件:人腦模擬芯片SyNAPSE

SyNAPSE(Systems of Neuromorphic Adaptive Plastic Scalable Electronics,即“自適應塑料可伸縮電子神經形態(tài)系統(tǒng)”)芯片,含有100萬個可編程神經元、2.56億個可編程突觸,每消耗一焦耳的能量,可進行460億突觸運算。在進行生物實時運算時,這款芯片的功耗低至70毫瓦(mW),比現(xiàn)代微處理器功耗低數個數量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