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深度解析:Mobileye為何終止與Tesla合作?

深度解析:Mobileye為何終止與Tesla合作?

作者: 時間:2016-07-29 來源:雷鋒網(wǎng) 收藏
編者按:從最初的相依為命到越走越遠,一直到今天停止合作,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使得兩家公司最終分道揚鑣?

  和Intel與BMW合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07/294766.htm

  2016年7月1日、Intel與BMW三家企業(yè)宣布,希望可以一起建立起下一代自動駕駛的標準平臺。這一幕讓人感到熟悉,不禁讓人想起微機時代的IBM, Intel, Microsoft的合作。據(jù)悉,將會把算法集成到Intel最新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上,而不再與意法半導體合作生產自己的芯片。


特斯拉


  我們可以清晰得看到準備走的路:提供標準的傳感器安裝方式+地圖數(shù)據(jù)云服務+軟件體系平臺構建。

  似乎這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是問題是:好伙伴怎么不見了?

  的自動駕駛之路

  可以說是所有車廠里走得最快的,通過Tesla車主的每一次測試,Autopilot積累的里程已經遠遠甩開了其他的公司,包括技術上最領先的Google。通過實際的道路實踐(或者稱為測試),Tesla可以通過其3G模塊得到每一段Tesla車主行駛過的道路的情況,包括車道線的清晰度,車流多少,是否存在車道誤檢等情況,并不斷得更新其數(shù)據(jù)庫。Tesla的車主驚奇地發(fā)現(xiàn),平時都需要接管的某個路口,在一段時間后,Tesla可以不再需要接管修正,而順暢地通過該路口。這就是通過在線收集數(shù)據(jù)的眾包模式優(yōu)化自動駕駛體驗。

  可以明顯地看出,這種方式和Mobileye的REM系統(tǒng)有異曲同工之處。但Tesla由于隔著一個Mobileye的EyeQ3芯片這個黑盒,只能在體驗上進行提升,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適合自動駕駛的地圖。如果Tesla需要建立自己的地圖,就需要加入Mobileye的REM項目,所得數(shù)據(jù)將由所有項目成員共享……作為積累里程以及數(shù)據(jù)最多的Tesla當然不愿意白白把數(shù)據(jù)共享給別的車廠,尤其是那些傳統(tǒng)車廠。

  既然問題在EyeQ3這個黑盒子上,Tesla于是開始自己研發(fā)圖像算法以及圖像處理芯片。

  早在2015年5月,就有人在Tesla總部邊拍到一輛掛滿相機的Model S:


特斯拉


  并且Tesla還邀請到了CV領域的大神David Nist′er加入,作為其自動駕駛副總裁。David Nist′er是CV中受眾很廣的五點法的發(fā)明者,并且因為其關于Vocabulary Tree的研究獲得了今年CVPR的Longuet-Higgins Prize。

  除了視覺算法的投入,Tesla還招來了曾經主導AMD Athlon芯片以及Apple A4/A5芯片開發(fā)的核心設計師Jim Keller作為自動駕駛硬件工程副總裁??梢钥吹絋esla在研發(fā)視覺識別芯片上的決心。



關鍵詞: Mobileye Tesl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