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差分驅動放大器和ADC的窄帶接口設計方法
第4步-通過分割串聯(lián)電抗將單端等效網(wǎng)絡轉換為差分網(wǎng)絡。
具有高動態(tài)范圍IF采樣功能的多數(shù)高速ADC都采用差分輸入接口。因此,有必要將單端網(wǎng)絡轉換為差分網(wǎng)絡,如圖4 (c)所示。轉換為差分網(wǎng)絡時,串聯(lián)阻抗值減半。
圖4. 原型濾波器設計步驟。
第5步-消除ADC輸入端的原始開關電容。
在諧振匹配或儲能電路中的分流電感有助于消除片內ADC輸入電容(以及在低通濾波器最后一級外增加的任何額外電容)。電感值必須以諧振方式抵消虛部導納,僅剩下復合阻抗的導電部分。
例如,AD9640差分輸入阻抗在140 MHz下為4.7kΩ,與3.9pF并聯(lián)。
因此所需電感L為331 nH.
注意,L/C比是決定Q和選擇性的因素之一。對于并聯(lián)諧振電路而言,電感越高,電容越低,通帶濾波器帶寬越大。為了獲得更大的窄帶響應,可通過并聯(lián)添加額外電容來獲得更高Q值(除低通巴特沃茲濾波器的最后電容級外)。在下列公式中,添加了一個額外10 pF,將所需電感L降低至93 nH:
因此,Q值越低,響應帶寬也就越低。
第6步-裝配。
計算好每個接口元件后,可將電路裝配在一起進行仿真。通常情況下,為獲得濾波器要求的最佳組合,需要借助一些仿真試驗和誤差來優(yōu)化網(wǎng)絡接口。利用可準確體現(xiàn)實際L值和C值寄生效應的真實元件模型(s參數(shù))來模擬網(wǎng)絡響應是有利的。
采用理想L值和C值的實施方案如圖7所示。注意,考慮電路板走線的寄生串聯(lián)感應,最終實施可以選用電感值稍低的電感。還需要注意的是,圖4(c)中的負載被圖7中的ADC接口取代,包括一個并聯(lián)電感和多個共模偏置電阻。偏置電阻給各差分輸入端提供所需的直流偏置,并與ADC輸入阻抗和諧振并聯(lián)電感為濾波器組成一個精確負載。
圖7. AD8352和AD9640的ADC接口示例,理想元件
第7步-電路板級經驗調諧。
采用的實際L值和C值的最終實施方案如圖8 所示。在使用最終仿真值填充電路板后,可能需要一些板級經驗優(yōu)化方法來幫助補償實際PCB寄生效應。
圖8. AD8352和AD9640的ADC接口示例,實際元件
為此,建議使用優(yōu)良軟件和s參數(shù)在工藝早期進行詳細的仿真。這樣,可以減輕更耗時的板級調諧工作。在一些實例中,可能需要為印刷電路板寄生電容建模以選擇最佳的L值和C值。
圖5和6顯示AD8352和AD9640間接口的性能。
圖 5. AD8352和AD9640接口示例的濾波器響應
圖 6. AD8352和AD9640接口示例的通帶平坦度
布局布線考慮
如果濾波器元件值較小,額外的寄生電容會導致大比例的變化,此時降低電路板雜散寄生電容非常重要。為了使本文所討論的電路達到理想的性能,必須采用出色的布局、接地和去耦技術。至少應采用四層PCB:一層為接地層,一層為電源層,另兩層為信號層。有關具體電路板建議,請參看各個器件的驅動器放大器和ADC數(shù)據(jù)手冊。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模數(shù)轉換器相關文章:模數(shù)轉換器工作原理
低通濾波器相關文章:低通濾波器原理
電源濾波器相關文章:電源濾波器原理
電子負載相關文章:電子負載原理 數(shù)字濾波器相關文章:數(shù)字濾波器原理 衰減器相關文章:衰減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