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國際云計算標準化狀況

國際云計算標準化狀況

作者: 時間:2012-09-07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53973.htm

隨著云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一直是業(yè)界討論的熱點,上出現了眾多的云標準組織。本文從的現狀出發(fā),分析了云計算的方向,并對未來云計算標準化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1 云計算標準化需求日益迫切

對于云計算的概念,目前產業(yè)界和技術界已經基本達成了共識:云計算是一種通過網絡以便捷、按需的形式從共享的可配置的計算資源池中獲取服務的業(yè)務模式。這些服務實際上來自于傳統(tǒng)的IT服務,包括硬件服務、平臺服務、軟件服務等。

根據Gartner的預測,2010年全球云服務收入預計將達到683億美元,與2009年586億美元的收入相比增長16.6%,預計云計算行業(yè)到2014年收入將達到1488億美元,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場的高速增長使市場的規(guī)范化需求日益迫切。云計算未來將變成一種類似于電信服務的公共服務,充分市場化的公共云服務需要涉及到服務提供商之間的接口(類似于運營商間的網絡與業(yè)務互聯),以及服務提供商與用戶之間的接口(類似于運營商與終端用戶之間的接口),這些接口都需要進行標準化,以實現服務提供商間業(yè)務的互通,同時避免服務提供商對用戶的鎖定。

為應對這種需求,目前上已經有眾多標準組織以及產業(yè)聯盟啟動了云計算及云服務的標準化工作,本文將從國際云計算標準化的現狀入手,分析云計算標準化的方向與趨勢。

2 云計算的國際標準化現狀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云計算標準化工作已經啟動,全世界已經有30多個標準組織宣布加入云計算標準的制訂行列,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這些標準組織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

(1)以DMTF,OGF,SNIA等為代表的傳統(tǒng)IT標準組織或產業(yè)聯盟,這些標準組織中有一部分原來是專注于網格標準化的,現在轉而進行云計算的標準化工作。

(2)以CSA,OCC,CCIF等為代表的專門致力于進行云計算標準化的新興標準組織。

(3)以ITU,ISO,IEEE、IETF為代表的傳統(tǒng)電信或互聯網領域的標準組織。

應該說,在這些組織之中,大部分還處在“熱點炒作”的狀態(tài)之中,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進展,而且有個別標準組織已經由于一些諸如知識產權之類的內部因素而開始逐步失去了活力。從表1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標準組織的成果仍只是一些白皮書或者技術報告,能夠形成標準文檔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已經發(fā)布的一些標準,由于其領域比較局限(如只關注于存儲等)而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

表1 云計算標準組織成果統(tǒng)計

雖然成果寥寥,但有一些標準組織的確進行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正在努力將云計算的標準化向前推動。這些重要的標準組織包括:

2.1 NIST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由美國聯邦政府支持,進行了大量的標準化工作。美國聯邦政府在新一任聯邦CIO的推動下,正在積極推進聯邦機構采購云計算服務,而NIST作為聯邦政府的標準化機構,就承擔起為政府提供技術和標準支持的任務,它集合了眾多云計算方面的核心廠商,共同提出了目前為止被廣泛接受的云計算定義,并且根據聯邦機構的采購需求,還在不斷推進云計算的標準化工作。

2.2 DMTF

DMTF(The 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分布式管理任務組)是領導面向企業(yè)和Internet環(huán)境的管理標準和集成技術的行業(yè)組織。DMTF在2009年4月成立了“開放云計算標準孵化器”,主要關注于IaaS的接口標準化,制定開放虛擬接口格式(Open Virtualization Format,OVF),以使用戶可以在不同的IaaS平臺間自由地遷移。

2.3 CSA

CSA(Cloud Security Alliance,云安全聯盟)是專門針對云計算安全方面的標準組織,已經發(fā)布了“云計算關鍵領域的安全指南”白皮書,成為云計算安全領域的重要指導文件。

2.4 IEEE

云計算(主要是以虛擬化方式提供服務的IaaS業(yè)務)給傳統(tǒng)的IDC及以太網交換技術帶來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虛擬機間的交換,虛擬機的遷移,數據/存儲網絡的融合等,作為以太網標準的主要制定者,IEEE目前正在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

2.5 SNIA

SNIA(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存儲網絡協會)是專注于存儲網絡的標準組織,在云計算領域,SNIA主要關注于云存儲標準,目前已經發(fā)布了“云數據管理接口CDMI v1.0”。

ITU,IETF,ISO等傳統(tǒng)的國際標準組織也已經開始重視云計算的標準化工作。ITU繼成立了云計算焦點組(Cloud Computing Focus Group)之后,又在SG13成立了云計算研究組(Q23);IETF在近兩次會議中都召開了云計算的BOF,吸引了眾多成員的關注;ISO在ISO/IEC JTC1進行一些云計算相關的SOA標準化工作等。這些標準組織與其他專注于具體某個行業(yè)領域的組織不同,希望能夠從頂層架構的角度來對云計算標準化進行推進,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取得太多的成果,但長期來看,這些組織如果能夠吸收眾家之長,形成云計算標準的“頂層設計”,應該是非常有意義的。

3 國際云計算標準化的特點

3.1 私有與開源實現給標準化造成一定的困難

從目前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情況來看,對云平臺的私有和開源實現仍是主導。一方面,云計算相關的開源實現,如Hadoop,Eucalyptus,KVM等成為構建云計算平臺的重要基礎,一些具有自主開發(fā)能力的企業(yè)正在這些開源實現的基礎上進行開發(fā),以提供具有個性化特點的云計算業(yè)務。另一方面,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的公司利用其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形成了事實標準,如VMware,Citrix的虛擬機管理系統(tǒng),這些產品主導了云計算解決方案市場。

應該說,云平臺基于開源或私有技術與云計算的標準化并不沖突,因為對于標準化來說,重點應該在于系統(tǒng)的外部接口,而不是系統(tǒng)的內部實現。但由于一些開源的實現方式無法提供面向于平臺間互聯與互操作的接口,而一些私有或專用的云平臺則由于利益關系,不愿提供開放的接口,因此給標準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