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yè)界動態(tài) > SoC已有眉目微細化至10nm無需3D晶體管

SoC已有眉目微細化至10nm無需3D晶體管

—— 在成本和性能方面優(yōu)于FinFET
作者: 時間:2012-12-24 來源:SEMI 收藏

  SoC(systemonachip)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移動產品的心臟。推動其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的微細化技術又有了新選擇。那就是最近半導體(ST)已開始面向28nm工藝SoC量產的完全耗盡型SOI(fullydepletedsilicononinsulator:FDSOI)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40364.htm

  如果采用FDSOI技術,無需使立體化便可繼續(xù)推進SoC微細化至工藝左右。由于可以沿用原有半導體制造技術和設計技術,因此無需很多成本即可繼續(xù)推進微細化(圖1)。對于希望今后仍長期享受SoC微細化恩惠的設備廠商等來說,這將是很好的選擇。

  在成本和性能方面優(yōu)于FinFET

  FDSOI是用很薄的氧化膜(buriedoxide:BOX)將的管體(溝道)和Si基板隔開,將管體減薄至幾nm厚,從而使溝道完全耗盡的技術。這與溝道立體化以使其耗盡的三維(FinFET)一樣,能夠有效抑制隨著柵極長度變短、漏電流增大的短溝道效應。

  FinFET不具備而FDSOI具備的優(yōu)點是能夠跟原來的BulkCMOS技術一樣保持平面晶體管的構造。FDSOI與FinFET相比,“制造工序減少,工藝成本大幅降低,還能直接沿用BulkCMOS的設計技術”(半導體設計與服務執(zhí)行副總裁PhilippeMagarshack)。

  制造FDSOI需要比Si基板貴的SOI基板,因此制造成本與BulkCMOS差不多。能使用原有設計技術是與需要大幅改變設計工具和電路布局的FinFET最大的區(qū)別。因為能減小電路設計方面的限制,集成度也容易提高。

  半導體將采用FDSOI技術使平面構造的晶體管延續(xù)到工藝。2014年將量產14nm工藝技術,2016年將量產工藝技術。

  采用FDSOI技術的晶體管能夠沿用BulkCMOS技術使用的很多制造工藝和設計技術。工作性能超越BulkCMOS,驅動電壓低時性能尤為出色。

  在工作速度和耗電量等性能方面,意法半導體的Magarshack認為“FDSOI比FinFET更有優(yōu)勢”。FinFET隨著溝道的立體化,寄生電容增大,工作速度容易降低,而FDSOI可以避免這一問題。另外,除柵極電極側以外,還可通過超薄的BOX層由基板側動態(tài)施加偏壓,因此閾值電壓的控制性好。在驅動電壓低、容易出現閾值電壓偏差問題的移動產品用SoC中,這一特點可以充分發(fā)揮作用。

  確立管體膜厚的控制技術

  不過,FDSOI在量產時間上落后于FinFET。美國英特爾已從2012年在22nm工藝微處理器中采用了FinFET,臺灣臺積電(TSMC)等代工企業(yè)也準備在2014年開始量產的16~14nm工藝中采用FinFET。

  FDSOI原來面臨的課題是很難控制只有幾nm的管體厚度。由于管體厚度是決定閾值電壓等晶體管特性的參數,因此每次技術更新換代,都要減薄厚度。隨著微細化的發(fā)展,技術難度加大,難以進一步減薄。

  意法半導體此次通過與法國知名SOI基板制造商Soitec公司、法國研究開發(fā)機構CEA-Leti及開發(fā)CMOS工藝的合作伙伴美國IBM等合作解決了這一問題,“確信能夠微細化到10nm工藝”(Magarshack)。

  首先將應用于智能手機SoC

  FDSOI技術將首先應用于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SoC。意法半導體的合資子公司瑞士ST-Ericsson將在2012年內推出的28nm工藝SoC中采用該技術注2)。

  意法半導體今后將在該公司針對數碼相機及游戲機等的SoC上采用FDSOI技術,并向美國GLOBALFOUNDRIES公司提供了制造技術,以便外部的設備廠商及半導體廠商采用該技術。GLOBALFOUNDRIES公司計劃“從2013年7~9月開始提供28nm工藝的FDSOI技術”(該公司全球銷售與營銷執(zhí)行副總裁MichaelNoonen)。



關鍵詞: 意法 10nm 晶體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