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三本畢業(yè),三年嵌入式軟件的心路歷程

三本畢業(yè),三年嵌入式軟件的心路歷程

發(fā)布人:xiaomaidashu 時間:2022-06-22 來源:工程師 發(fā)布文章
大家好,我是小麥。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很中肯的文章,三年嵌入式的心路歷程。給大家分享一下,以下的第一人稱均代表原作者 Wendell Wang

01 



前言
本篇文字用于描述本人自19年畢業(yè)后的從業(yè)經歷以及對接觸過行業(yè)的一些主觀總結。


本人情況:


蘇北農村人,某三本院校畢業(yè)(現在應該無三本一說,算民辦本科),機械電子專業(yè),在校四年在專業(yè)實驗室跟著學長們做飛思卡爾競賽,大創(chuàng)等,拿了幾個國獎省獎啥的,對畢業(yè)后要干啥從沒想過,只是覺得感興趣挺好玩的。


我依稀記得當年選專業(yè)的時候也是在機械電子和計算機上糾結過,兩個都挺感興趣的,后來選擇機械電子的原因好像是因為計算機自學比較方便點就放在志愿后面了。


課程方面都是隨緣學習,專業(yè)前五的樣子。其余時間刷知乎,看小說,游戲手殘對游戲無感。刷知乎的過程激發(fā)了對人文史哲有興趣,看了不少西方哲學,馬克思,中國歷史,道教的相關書籍,畢業(yè)時由于圖太多不好搬直接全扔了。(對找工作毫無作用,看了還是啥也不會)


到了大四下學期一邊忙畢設,一邊找工作,沒啥方向,倒是覺得長三角這塊中無錫的房價和工作機會綜合性價比還行。


02 



第一份工作


19年6月畢業(yè)后的第一家公司,無錫某電動車公司,當時作為電器研發(fā)工程師(沒有打錯,就是電器,內容該就是畫電氣圖,做系統(tǒng)集成)入職,薪資應該是四千五,試用期還打八折的樣子。


這個工作就是標準的機械人的三大浪漫了(郊區(qū),集體宿舍硬板床,電動車)。那好家伙,進去就是到車間擰螺絲,還是早八晚九單休。


我一個打小沒干過啥活的小胖子的直呼受不了,干了六天直接跑路了。我記得我走的時候,那生產部小領導還不給我批,說讓我再想想,我可去你的小杰瑞,直接跟人事說了一聲就走了。


后來好像還給我六天結了六百還是七百來著的。


行業(yè)總結:電動車行業(yè)作為一個極度完善成熟的行業(yè),產業(yè)群主要分布在無錫和天津兩個地域,幾乎無核心研發(fā)技術,基本都是以組裝為主。


接觸到的周圍同事有流水線的對我還不錯的大媽,我掉線的時候都忙我弄;有來自西北農村寒苦家庭出身的淳樸小哥,從小干重活,這打螺絲站一天對他來說都是細活了。


從這家公司跑路后,也沒啥找工作方向。父母在上海,讓我到上海找找,然后就去了。然后改了改簡歷(其實也是瞎寫,都不知道把我?guī)讉€比賽啥的往上面寫),經我爸介紹說正好有個親戚的朋友在某學校里工作,可能有啥路子,就把我簡歷丟過去了。


據那老哥說,把我簡歷丟進了幾個松江那塊的行業(yè)人事群里了,之后就是等人撈我簡歷了。陸陸續(xù)續(xù)的面了三家公司,都有了offer。


一個做筆記本主板測試的,一個做智能叉車的(聽內容就知道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了),一個是圖像芯片封測美企(這家工資最高,5000還管吃住,試用期六個月不打折,就這家了。)


03 



第二份工作


自然是上述的芯片測試美企了,作為“產品助理工程師”入職,跟我一批的大概有二十幾個人。


跨國美企自然是財大氣粗了,有完善的入職培訓、友好高學歷的同事、迎新活動、下午茶、周末郊游活動、早八晚五雙休不加班的環(huán)境、甚至早上和下午都有工間操,生怕員工坐的累了。


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填表格,填文檔,填PPT,以及到必須穿戴嚴密只能漏一雙眼睛的無塵車間轉悠。太舒適了,我呆了三個月就胖了18斤。


同部門的有一個松江本地小姐姐,在這個崗位呆了十年。一句話,適合養(yǎng)老。


剛開始的一兩個月,每天上班無事的時候就在知乎刷芯片制造,芯片封測行業(yè)的相關帖子。開始有了去了解我所在的行業(yè)的朦朧意識,芯片行業(yè)的歷史,發(fā)展,fab和fabless的盈利模式,產業(yè)的地域分布等等。


到了第三個月,當我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后,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開始有了閑暇時間去琢磨自己,審視自己。仿佛一個渾渾噩噩的睡夢人,猛地從夢中驚醒一般。


我意識后到我當前的狀態(tài)就是“背井離鄉(xiāng)混日子”。在那種龐大的企業(yè)里,我會逐漸的成為一個被“institutionalizing”的小職員,職業(yè)技能僅限于office辦公,以及一些基本的芯片行業(yè)認知。既沒有可觀的收入前景,也沒有發(fā)展可言,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于是,之后的時間里,我開始搜索各行各業(yè)的信息,第一次了解嵌入式這個詞還是在某嵌入式培訓機構的宣傳上了解到的,我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玩意也是能干的正經職業(yè)(沒錯,就是這么離譜)。然后一番SWOT分析后,我毅然在干滿三個月的時間點選擇了離職。


然后就是回家,改簡歷,地域依舊是選擇無錫。超出我預期的是簡歷剛掛了半天就被第三家公司的老總看到了。接下來的流程就是約面試,面試后的第三天就收到了通知。再然后就是租房,入職,挺順利的,前后半個月的時間吧。


04 



第三份工作
第三份工作——也是第一份嵌入式開發(fā)的工作


無錫的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說是創(chuàng)業(yè),其實10年就成立了),主營做汽車電子領域的產線工具供應。當時也沒細想,有個不錯的工作就先干著吧。(待遇,6000,五險一金正常交,五天八小時雙休,還有飯補交通補貼啥的)


我入職的時候算上我才八個人,寫字樓租的單間也不大。老總是個海歸博士,辦公氛圍不錯也沒有啥大鴨梨。日常跟芯片boot打交道,ARM內核、JTAG之類的,不算難,上手后就是照著datasheet翻譯成代碼。


在這家公司干了一年半的時間,也是在這開始走上了嵌入式開發(fā)的道路,由于WLB的性質,開始有大量的時間學習,開始慢慢的補足c指針的高級技巧,上網學習了正點原子的、野火的、韋東山的一些課程。


但是業(yè)余學習總歸是差點意思,再加上相親,訂婚,結婚,跟老婆出去吃喝玩樂啥的,這個學習效率還要再打個折上折。(沒錯,無房無車無儲蓄有老婆,都是家里掏的錢)


當我已經把公司的項目中每個模塊都吃透了之后我就在想著換工作了,因為我覺得這個工作已經沒有太多挑戰(zhàn)性了(雖然干了一年漲薪到了8000,年終獎還過萬)。


在無錫新區(qū)找了一圈后,收獲了一些offer,但都沒有讓我覺得cool的工作,況且薪資也沒多少漲幅。


于是跟老婆搬到了蘇州,通過一年多的對嵌入式行業(yè)的琢磨,以及對自我能力的判斷,著手找尋物聯(lián)網賦能垂直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


05 



第四份工作
第四份工作——物聯(lián)網賦能智慧工地


面了兩次,第一次沒過,估計過了一個月后沒招到人又來找我了。正好也沒啥新方向,就過去入職了。


8k,早九晚六雙休。入職后發(fā)現加班挺多的。


公司四十人左右的團隊。嵌入式部門算我就三個,軟硬都干,還要做硬件集成,硬件測試,敲代碼的沒多少。


核心技術就是做協(xié)調器(freertos stf1系列),物聯(lián)網私有協(xié)議,自組網。由于干的太雜了,測試,裝貨,裝系統(tǒng),等等。


再加上經常加班,干了兩周把代碼看完就跑路了。

第五份工作,


目前就職的,詳細就不說了,目前是過萬了,還在上升期,能持續(xù)干,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06 



總結


對后來的新人沒什么建議,因為建議沒啥用。


所謂時也命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要針對不同情況做不同的決策。

唯一的建議,雖然也是很寬泛。


你得多琢磨,琢磨你想干什么,能做什么,你現在是什么樣的人,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一時想不出來不要緊,你得在你的人生中,持續(xù)的詢問自己,剖析自己。想出來后,有想法就去行動。行動起來再去進行階段性的調整。上述等等。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在隨波逐流,被命運推著走。所謂選擇大于努力,也不過是空談。你明知道一個東西好,一個東西差,會去糾結怎么選擇么?


所以,你在什么時間節(jié)點,會做出什么樣的決策,都隱藏在心性里。丟掉焦慮,丟掉糾結,這不是宿命,是天意。


作者:Wendell Wang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54939634

轉自:技術讓夢想更偉大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工作人員刪除。

c++相關文章:c++教程




關鍵詞: 嵌入式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