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 文章 最新資訊
播思首次采用高通芯片推出寵物智能可穿戴設備

- 可穿戴設備作為新興行業(yè),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播思與高通合作后,利用高通全新芯片平臺,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播思寵物追蹤器,幫助寵物用戶定位、追蹤及保護攜帶該設備的寵物?! H知名調(diào)研機構(gòu)Gartner預測,2020年將會是全球科技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分水嶺,屆時可穿戴設備營收將超過智能手機,達到617億美元,可穿戴設備銷售量可望達到4.7775億件。美國著名市場調(diào)查公司透明市場研究公司(TMR)估算,到2025年,全球?qū)櫸镫娮釉O備市場將達到25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的份額將會超過20%?! 〔ニ季o跟市場潮流,推
- 關鍵字: 播思 可穿戴設備
2017年Q2可穿戴設備銷量排名:小米勝蘋果奪冠 三星跌出前五

- 9月1日,市場研究公司IDC發(fā)布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10.3%至2630萬。第二季度還標志著可穿戴設備市場出現(xiàn)一個轉(zhuǎn)折點,即基本的可穿戴設備(指不能運行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首次滑坡,同比下降0.9%。以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為代表的智能手表出貨量則大幅增長60.9%。 從IDC的數(shù)據(jù)來看,在榜單上位居前五名的各家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期間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出貨量均超過了100萬部,而三星似乎表現(xiàn)不佳,未進入前五名行列。 IDC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小米
Gartner:今年可穿戴設備銷量3.1億部 同比增長17%

- 北京時間8月24日晚間消息,Gartner今日發(fā)布報告稱,今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將達到3.104億部,同比增長16.7%。 報告稱,這3億部可穿戴設備將帶來305億美元的營收,其中93億美元將來自智能手表。當前,蘋果公司在智能手表市場領先于三星等競爭對手。 Gartner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手表銷量預計為4150萬塊,而2021年銷量將達到8100萬塊,占整體可穿戴設備市場16%的份額。 價格方面,今年全球智能手表的平均銷售價格預計為223.25美元,而2021年將降至214.99美元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身體傳感器:未來第三大可穿戴設備類別

-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研究公司Tractica發(fā)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健身追蹤器和智能手表仍然是可穿戴市場的“旗手”,這一細分市場將繼續(xù)保持增長態(tài)勢,但增長速度比之前預期的放緩。同時,其他可穿戴設備類別(如身體傳感器)仍然表現(xiàn)出強勁的勢頭,主要是受到醫(yī)療保健應用中使用的可穿戴補丁程序的驅(qū)動。Tractica表示,這些身體傳感器預計將為整個可穿戴市場提供大部分增長動力。 Tractica在報告中預測,年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1.18億單位增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并未"死掉" 不過下一步需要聚焦

- 據(jù)CNBC報道,可穿戴設備市場似乎正陷入垂死掙扎的狀態(tài)。Jawbone據(jù)說正要關閉業(yè)務,F(xiàn)itbit也難以實現(xiàn)盈利預測,英特爾剛剛悄悄關閉了其可穿戴業(yè)務。但近幾周接受采訪的業(yè)內(nèi)專家表示,可穿戴設備還沒有完全衰落下去。投資者仍以在與初創(chuàng)企業(yè)舉行會談,企業(yè)家們也在繼續(xù)開發(fā)新的硬件產(chǎn)品。 ? 為何會如此?這是各種因素綜合所致。市場研究機構(gòu)IDC報告稱,健康和健身似乎是可穿戴設備最受歡迎的應用領域。如果公司能夠從不斷增長的數(shù)據(jù)量中獲得洞察力,它就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業(yè)務。如果通過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Jawbone
看可穿戴設備市場:正變得越來越熱鬧!

- 作為全球第三大腕表集團,F(xiàn)ossil在幾周前剛剛推出了旗下的Q系列可穿戴產(chǎn)品線,當不少人還在懷疑Fossil是不是僅僅試水可穿戴市場時,F(xiàn)ossil給出了強有力的回復。就在昨天,F(xiàn)ossil通過官方博客宣布,將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智能可穿戴廠商Misfit。 Fossil表示,最早明年初就可以看到融合了Misfit技術的Fossil智能產(chǎn)品,除此之外,未來Misfit的技術還會應用到Fossil Group旗下的Skagen和MichaelKors等品牌中。 Misfit:從驚艷登場到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chǎn)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chǎn)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