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推出兩款Boomer® AB類音頻放大器
——
美國國家半導體的 0.4mm 間距封裝占用印制電路板極少的板面空間,因此即使電路板空間有限,工程師也可輕易完成線路設計。美國國家半導體于 1999 年便已率先推出先進的 micro SMD 封裝,后來更以此為基礎成功開發(fā)間距只有 0.4mm 的新一代 micro SMD 封裝。新封裝除了采用生產硅芯片所必要的先進工藝技術之外,也引進新一代的焊接和硅基體研磨技術。
型號為 LM4941 的 1.2W AB 類音頻放大器內置美國國家半導體獨有的射頻信號抑制電路,其優(yōu)點是可以抑制射頻干擾,而且這方面的改善比現有的設計高 20dB。放大器的輸出端像天線一樣,本身也有接收能力,不但會自動接收外來噪音,還會將其傳送回放大器的信號路徑。放大器若內置射頻抑制電路,便可防止輸出端接收外來噪音。這款 1.2mm x 1.2mm 的全差分放大器可以消除大部分系統(tǒng)常見的共模噪音,而且當以 5V 供電操作時,其靜態(tài)電流只有 1.7mA。
LM4985 低噪音立體聲耳機放大器設有通過 I2C 兼容接口控制的 32 步級非線性音量控制功能,因此無需通過軟件提高系統(tǒng)的音量控制分辨度。其音量控制曲線更是因應人類聽覺靈敏度而特別設計,使用家聽得更舒適。當這款放大器采用無需輸出電容器模式時,兩條聲道的靜態(tài)電流低至只有 3mA,若以 5V 的供電操作,可為每聲道連續(xù)提供平均高達 135mW 的輸出功率,驅動 16W 的負載。
LM4985 芯片的設計非常靈活,適用于電容耦合或無需輸出電容器 (OCL) 的設計。此外,廠商客戶甚至可以利用同一款美國國家半導體的放大器,開發(fā)不同的平臺,使新產品可以更快取得認證。
產品特色及優(yōu)點
若以 5V 的電源供應操作,LM4941 芯片可以連續(xù)輸出平均達 1.25W 的功率,驅動 8W 負載,而總諧波失真及噪音 (THD+N) 則只有 0.04%。若輸入噪音為 217Hz,這款芯片的電源抑制比 (PSRR) 高達 95dB (典型值),若輸入噪音為 1kHz,其信噪比則高達 108dB。此外,這款放大器也設有單聲道的揚聲器輸出。
若以 3.6V 的電源供應操作,而總諧波失真設定為 1%,LM4985 芯片可為每聲道連續(xù)提供平均高達 68mW 的輸出功率,驅動 16W 的負載,若采用無輸出電容器模式,則可為每聲道提供 38mW 的輸出功率,驅動 32W 的負載。此外,這款芯片設有 I2C 兼容的音量控制功能,使工程師可以在 18dB 至 -76dB 的廣闊范圍內設定增益。若音量極低,音量必須有較大幅度的變化,人類聽覺才會察覺到,因此這款芯片已適應這個低音量特性,將每步級的升降幅度加大。若音量較大,音量即使出現很小的變化,人類聽覺也很容易察覺,因此這款芯片也將大音量的每級升降幅度縮小。若采用無輸出電容器模式,而輸入噪音為 217Hz,這款芯片的電源抑制比可達 77dB。
兩款芯片都無需加設輸出耦合電容器或啟動電容器,并設有內部過熱停機保護功能。此外,兩款芯片也設有先進的開關/切換噪音抑制電路,可以消除開/關時產生的噪音。
全球最小巧的 AB 類 (Class AB) 及 D 類 (Class D) 放大器
LM4985 及 LM4941 芯片與早前推出的 LM4673 及 LM4995 都屬于同一系列的放大器,同樣采用 0.4mm 間距的 micro SMD 封裝。LM4673 是一款全差分、單電源供應、無需濾波器的 2.5W D 類 (Class D) 開關音頻放大器,采用尺寸只有 1.4mm x 1.4mm 的 micro SMD 封裝。由于封裝小巧,因此可以放在靠近揚聲器的位置也完全不會受電磁干擾。LM4673 芯片的功耗低于目前市場上任何同類的 D 類音頻放大器,若以 3.6V 的電源供應操作,其靜態(tài)電流只有 2.1mA (典型值),有助于延長移動電話的通話時間,也確保便攜式音響設備可以長時間連續(xù)不斷播放各種音樂及電臺節(jié)目。
LM4995 是一款采用 1.25mm x 1.25mm micro SMD 封裝的 AB 類 (Class AB) 放大器,由于這款芯片采用小巧的封裝,因此占用的印制電路板面積比現有音頻放大器少 30%。這款芯片只需一個 5V 的電源供應,便能連續(xù)輸出平均高達 1.3W 的功率,驅動 8W 的揚聲器負載,而總諧波失真及噪音皆不超過 1%。
創(chuàng)新而先進的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美國國家半導體的芯片采用 70 多種不同的封裝。單以封裝技術而言,該公司擁有的注冊專利項目便高達 290 多項,而平均每年取得的新專利也有約 30 個。美國國家半導體率先推出多種創(chuàng)新的封裝技術,其中包括 micro SMD 及 LLP® 封裝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