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領域專利占全球25%
“創(chuàng)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這是從11月23日開幕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傳來的高層聲音。國家高層領導如此青睞機器人產業(yè),足以說明包括機器在內的前沿技術領域對中國經濟及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83426.htm事實上,或許在機器人等前沿技術領域,我國應該已有機會不輸在起跑線了。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fā)布名為《2015年世界知識產權報告:突破式創(chuàng)新與經濟增長》的最新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在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三大前沿技術的專利申請方面表現(xiàn)搶眼。其中,自2005年以來,在全球3D打印和機器人工程學領域的專利申請中,有超過1/4來自中國,這一占比為世界各國之最。在納米技術方面,中國是第三大專利申請來源國,占全球申請量的近15%。
由此可見,在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等三大前沿技術專利布局領域,中國已當之無愧的位列全球三強,那么,這將會給我國或相應技術應用帶來那些改變呢?
首先,從全球范圍來看,在三大前沿技術領域,我國有望擺脫長期“受制于人”困局。
報告顯示,世界前10位擁有最多機器人技術專利的高?;蚩蒲袡C構全部位于亞洲,中國占6個,而且前3名都來自中國。這10所高校或科研機構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韓國電子和電信研究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日本國家航空航天實驗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
眾所周知,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的在包括互聯(lián)網等在內的技術積累長期落后于美國等一些發(fā)達國家,一方面,這導致我國在參與相應技術標準制定中話語權有限,符合我們利益訴求的內容無法得到更多體現(xiàn);另一方面,由于技術研究及布局上缺失,使得一些新技術進入應用市場時,我國相應行業(yè)又長期處于“受制于人”困局,引入時間及條件,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技術強國之手,要么需要付出巨大的引進成本,要么被個別國家長期實施“攔截”,嚴重束縛了我國在特定領域的技術應用和創(chuàng)新。
如今,我國在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等領域,專利布局位列全球三強,不僅將大幅提升我國在新技術領域的自主權,更重要的是,我國將有能力或機會據此參與主導新技術全球標準制定。
此外,對于其他國家開出的技術合作條件或方案,我們將有更大的選擇權或交叉許可談判權,不僅可以擺脫受制于人困局,還可以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實現(xiàn)對部分國家技術霸權的有效制衡。
其次,在國內應用實踐來看,以“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為內容的“雙創(chuàng)”浪潮,將會更加有底氣和基礎。
報告顯示,1995年以來全球前10位擁有最多3D打印技術專利的高?;蚩蒲袡C構中,中國占6個,前三名中有兩個來自中國,這10所高?;蚩蒲袡C構依次是:德國弗勞恩霍夫協(xié)會、中國科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北京工業(yè)大學。
當前,從宏觀角度看,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為了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國家正在大力推動“調結構”,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在“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等新技術、新應用領域,全面開展“雙創(chuàng)”活動,促進傳統(tǒng)產業(yè)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等技術或應用領域,本身就是“萬物互聯(lián)”時代的重要基礎,是未來科技發(fā)展應用的重要領域。
可以說,在這三大未來科技領域,我國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不僅將對當前的“雙創(chuàng)”活動產生巨大的正面激勵作用,同時,也會促進這些新技術盡早從小范圍試驗走向大面積應用,從實驗室走向大眾市場,這必將大幅拓寬如火如荼“雙創(chuàng)”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激發(fā)出更多創(chuàng)新應用成果。
最后,與全球同步或領先全球,或將成為我國未來新技術、高科技發(fā)展的新起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