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yè)界動態(tài) > 華為余承東:小米從來不是華為競爭對手

華為余承東:小米從來不是華為競爭對手

作者: 時間:2015-10-13 來源:中國企業(yè)家 收藏
編者按:編者不敢說話,小伙伴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看新聞,不要聽風就是雨,畢竟這種事是媒體干的。

  品牌也需要重頭開始學習。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81199.htm

  從今年開始,張曉云每個月都要花一段時間在歐洲,坐在深圳的辦公室,她開玩笑,“我人在這里,心早已經在歐洲了”,她現(xiàn)在的工作重點就是塑造手機的海外品牌。

  三年前,手機在國內的知名度為3%,也就是100個人里面只有3個人知道華為有手機產品,在國外就更低了,多年的貼牌生產讓華為手機在海外知名度幾乎為零。截止到今年,華為手機在國內知名度已經達到90%,國際上也達到了70%。

  相比于產品和渠道,品牌是產品的軟實力,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說品牌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一開始就必須精準,一旦用戶形成下意識之后,好的品牌可以提高產品溢價能力,反之則只能靠價格戰(zhàn)爭奪份額。



  張曉云一直沒用Mate 7,“太硬朗也太方正”,她認為包括Mate S在內,都太強調產品,華為品牌屬性還是沒有釋放出來,“品牌更多的是關注人和文化,超越產品的東西才會永恒”。

  以在德國IFA展中發(fā)布的Huawei Watch為例,這款智能手表的定位是時尚與科技的融合,華為請來維多利亞的秘密超模Karlie Kloss和男超模Sean Opry,要知道,這幾乎是一個最炙手可熱的維密超模+最值錢男模的組合。在不同國家落地宣傳時,各個區(qū)域可以二次激活,結合當?shù)氐臅r尚元素或者意見領袖補充包裝。

  張曉云在華為待了14年,深知如何跟工科男說通一些非常感性的事情是個“不輕松”的過程,但她有自己的方法,“工科男最信任數(shù)字,講別的都沒用,把結果放在他們面前,他們自然就會認可你的工作”。

  今年之前,張曉云負責榮耀的品牌建設,“沒有人說該怎么走,只能自己去探路”。剛到榮耀的時候,她開通了微博,簡介里寫著“首席聆聽官”,這是她能想到接觸到用戶真實想法最快的途徑,每當有爭執(zhí)的時候,她就會把從微博上搜集到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擺到同事面前,“告訴他們用戶不是他們想象的樣子”。

  作為互聯(lián)網品牌,榮耀的起步比華為更快,“決定之前團隊有很多爭執(zhí),但在決定要做的那一刻起,榮耀的定位就非常明確,從第一款手機開始,‘新青年文化’這個品牌屬性就有了?!睆垥栽普f。

  去年年中榮耀推出旗艦機榮耀6,隨之在國內多個城市開展“榮耀6公里,勇敢做自己”的馬拉松長跑,張曉云都沒有想到只是廣州站就有五萬人參與,“之前都是按幾千人的規(guī)模預估,當時負責維持秩序的派出所都覺著太壯觀了”,她認為這是品牌的效果,用戶會增強自己和品牌之間的匹配感。

  相比于榮耀天生就帶著品牌基因,華為是后天補課。2012年1月,華為推出主打高端時尚的P系列首款產品P1,為了配合P1,華為請了倫敦一家非常老牌的廣告公司做策劃。廣告播放之后,吐槽聲一片:在白茫茫的雪地里,一匹白馬和一位老者深情對望,互相向對方跑去,相撞,然后蹦出了P1。華為員工都忍不住吐槽“老人和馬跟P1到底有啥關系”。

  張曉云解釋,在剛開始做品牌推廣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該怎么做,“研發(fā)人員會說這個功能很棒你要給我加進去,做廣告的又會說我這個創(chuàng)意很贊,雙方都很堅持,最后發(fā)現(xiàn)什么都沒講清楚,這其實是成長的代價?!?/p>

  在做品牌之前,張曾經負責華為手機的東亞市場,當時也是做貼牌手機,即使每年都能有不錯的出貨量,她也很難從中找到參與感和驕傲感,現(xiàn)在就不同了,“說是情懷也好,現(xiàn)在很想把華為的品牌做好”。

  在國產手機圈里,嘴上喊著超越蘋果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無論是千元機還是三四千的手機,都會和蘋果PK一下,得出完勝蘋果的結論。

  華為也不例外,它甚至想取代蘋果成為下一個奇跡,事實上,它也正在拉開和其它國產品牌的差距,在8月份奇酷和錘子的新品發(fā)布會上,周鴻祎和羅永浩都毫不吝嗇對Mate 7的贊美,認為華為是一家有產品的公司。

  Mate 7算是華為手機的轉折點,這幾乎是國產中高端手機歷史上第一個爆款。但所有華為高層都認為,他們從來沒有想到爆款就這樣來了。

  李小龍是Mate 7的產品總監(jiān),典型的產品人,不善言辭,采訪他的前一天是錘子的產品發(fā)布會,看著堅果最低配的只要899元,他甚至表現(xiàn)出一絲惋惜,“錘子和魅族都是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負的公司,沖擊出貨量是為了什么?”

  “精品和出貨量這兩件事情矛盾嗎?”我追問。他頓了一下,理解了我的疑惑,“華為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從2011年開始打基礎,到今天才算是看到一些成績?!彼囊馑际侨A為已經突破了精品和出貨量不能兩全其美的瓶頸。

  在Mate 7之前,Mate系列已經推出兩款產品:Mate 1和Mate 2,前者從2011年年底就開始研發(fā),遇到很多在做運營商定制機時不可能遇到的問題?!爸爱a品設計師就可以按照運營商列出來的要求去做手機,但是轉向用戶之后,用戶在哪都不知道,怎么做手機?”李小龍回憶。

  了解用戶需求是一方面,技術產品化是另外一個困難。華為手機有專門的技術團隊,負責尋找最新的技術,研發(fā)成熟之后再應用到產品上,指紋識別也是經過幾年的研發(fā)之后才應用到Mate 7上,除了蘋果之外,華為是最早使用這項技術的手機廠商。

  “當時有個幾十個人的團隊專門研究指紋識別”,技術出身的李小龍認為華為對技術一向舍得投入,目前華為手機有一萬兩千人,負責研發(fā)的就近一萬人。一個官方說法是,華為每年會將10%以上的收入用于技術研發(fā)。

  Mate 7的出生也經歷了很多坎坷,“手機都做出來了,他們都不同意叫Mate 7,說叫Mate會賣不掉,因為前兩款都失敗了”。余回憶,Mate 1和Mate 2出貨量都在幾十萬臺,而Mate 7上市一年的全球出貨量已經近600萬,而且基本沒有出現(xiàn)降價銷售的現(xiàn)象。

  Mate S也是這樣的過程,研發(fā)初始,會有人問他,“這么薄的手機怎么可能實現(xiàn)這么多功能?”“背部的天線怎么可能做那么窄?”余也習慣了這種語氣,他的態(tài)度都是“做”。他的下屬大都跟隨他多年,深知他的脾性,但凡是提出來了的要求,輕易也不會妥協(xié)。

  產品做好只是第一步,華為還需要足夠的渠道把產品賣出去。田文浩就是在去年Mate 7發(fā)布后加盟華為,任職銷售與服務部副總裁,在此之前,他曾經就職于諾基亞、三星等手機公司,負責手機銷售。

  Mate 7最初預估的出貨量是200萬臺左右,發(fā)布時備了130萬部現(xiàn)貨,“就算產品賣得不好,公司評估這個損失是可以接受的。”田文浩說。

  當時的背景是,蘋果推出蘋果6,三星推出的Galaxy note4,兩款手機定位均是在5000元以上。剛看到這三款手機的時候,田文浩心里盤算著,“華為應該能賣得不錯,但是排序的話肯定還是蘋果第一,三星第二,華為第三”。

  他給三星估摸著日均出貨量應該會是一萬五千臺,Mate 7能有它的三分之一就不錯了,賣了沒多久,田文浩看著每日從全國各地統(tǒng)計上來的數(shù)據(jù),Mate 7的日均出貨量已經到了一萬五,高峰的時候都能逼近兩萬臺,把三星遠遠甩在后面。

  “三星很大的問題在于市場溢價,蘋果新品永遠不會短期降價銷售,但是三星在一個季度之后就會降價,”藍標暢聯(lián)科技有限公司CEO龔斌告訴記者,這會讓用戶覺著買三星手機“并不值”。

  Mate 7主打價位是2999的標準版和3699的高配版,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這讓Mate 7在當時的手機市場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Mate 7后續(xù)溢價一度逼近千元,在解決產能爬坡之前,不少用戶要加價才能買到手機,尤其是售價3699元的高配版,加價之后最高接近4500元,這也讓余承東看到做Mate S的可能性,“華為手機今天已經有這個溢價能力”。

  應該說幾家國產手機廠商都看到了要通過高端手機做品牌的趨勢,在今年年初推出3299的note頂配版,魅族也在今年9月23日推出最低配置2799元的pro5高端手機?!皬?000元到1000元是從高到低打,品牌勢能釋放會推動銷售,所以國產手機都會通過千元機推動市場規(guī)模,但是從低往高打就會難很多?!饼彵蠓治?。

  老余自己也沒有想到Mate 7能賣這么好,去年他回農村老家,村民都知道華為出了一款很火爆的手機,“他們找到我父親問,能不能買一個”。

  之前曾經取消合作的一些運營商渠道找回來了,第三方渠道也更好談了。去年Mate 7發(fā)布的時候,渠道部門請了500家渠道商參加發(fā)布會,增加一下對華為產品的了解,好多渠道商要么不來,要么派個普通員工,今年Mate S反過來了,很多渠道商提出能不能多爭取一個名額。

  蘇寧、國美、迪信通這些代理商也都把華為手機視為能賺錢的“大腿”,“華為手機是蘇寧現(xiàn)在最大的利潤來源,已經不是蘋果和三星了?!庇喑袞|很興奮地說。

  海外市場是今年華為手機的重點,渠道又是重中之重。年初的時候,公司成立了一個“戰(zhàn)略預備隊”,從公司內外挑選一些有經驗的員工,在最短的時間里向他們傳授一套成熟的課程,包括品牌、營銷、銷售等等。每個班五十個人,今年已經開了三次班,整個培訓過程要六個月,其中有兩周是授課時間。

  田文浩、張曉云都會親自授課,“學員的考核很嚴格,結束兩周的課程之后,他們會回到具體的崗位,完成實踐考核,比如在西班牙開展一次營銷或者提升門店的購物體驗”,田文浩笑稱華為的考核非常嚴格,學員考不到80分就不算過關。

  巴基斯坦是他經常跟學員分享的一個案例,磕下這個市場,華為用了一年的時間。巴基斯坦的手機市場并不成熟,相當于中國二三十年前的水平,沒有像蘇寧、國美這樣全國性質的店,大多是一些幾十平米的夫妻店。到了巴基斯坦之后,華為員工兩眼一抹黑,現(xiàn)有的渠道商也不了解華為,上來就先要三四成的返點,這種肯定無法開展合作。

  華為的員工在巴基斯坦到處交朋友,找到了一個做香水的代理商,正好也想做一些IT產品的代理,雙方一拍即合。2013年花了整一年的時間,把巴基斯坦整個國家的大小門店全跑了一遍,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也從2%提高到10%左右,“在國內談一個代理商可能就是幾萬臺手機的單子,但是在巴基斯坦,談下一個小門店說不定就幾臺,市場份額就是這樣磕下來的”。



  這是田文浩最認可華為的地方,“華為不信邪,老余不信邪,蘋果三星能做到的事情,華為怎么就做不到?”

  余承東這幾年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尋找人才上面。在產品研發(fā)、供應鏈管理、產品設計、銷售等方面,華為過去幾年都引進不少人才。

  余不肯再透露更多?!澳銈儓蟮莱鰜恚俦黄渌謾C公司挖走了。”余承東笑說。

  在華為員工來看,余很有號召力,“他是那種手一揮,一群兄弟就會跟著上戰(zhàn)場的人?!鄙鲜鋈耸吭u價。

  余承東對下屬要求越來越高,他擔心一些高管的能力瓶頸可能會制約華為下一步的發(fā)展?!熬拖裼械娜酥荒苁鞘泄谲?、省冠軍,不可能拿到國家冠軍的,這是很大的問題”,面對這種問題,余承東會給他們機會突破自己,實在無望的也只能考慮換掉,他頭疼的是這種情況在產品研發(fā)、渠道、營銷各個領域都正在出現(xiàn)。

  余承東還有一些焦慮。手機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不像運營商業(yè)務,已經踏入世界前列,只要不犯大的錯誤,可以穩(wěn)定住。但手機不一樣,一款手機做不好,很有可能將之前所有的成績一筆抹掉,諾基亞是這樣,摩托羅拉也是,三星似乎也開始走下坡路,眾多手機品牌消失在今年國產手機的名單中,如此殘酷的局面,華為怎么保證自己能走的久遠一些?

  顯然這個話題余承東有備而來,他比任何人都不想看到華為走上巔峰之后迅速被取代,他透露華為“憋了很多大招”,言語間還隱藏著一絲小驕傲,余試圖用“華為是一家非常有危機感的公司”來讓外界相信它能走得比別人更長遠。他承認華為正在崛起,但不是“真正的崛起”,或許他本人也希望“真正的崛起”能稍微來的慢一些。

  在友商看來,華為的軟肋或許還不止這些。

  華為之所以有今天,跟其在行業(yè)的縱向積累有密切關系,僅以芯片為例,除了三星、華為之外,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將身家性命寄托在高通,高通如果做出了一款糟糕的芯片,大多數(shù)的手機廠商都要遭殃。

  因為有海思,華為避免了在芯片上失手。“華為和榮耀的旗艦機都會使用海思芯片,其它的有可能采用高通或者MTK?!庇喑袞|在采訪中告訴記者。

  “但總體來說,海思芯片跟高通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一位國產手機廠商高層告訴記者。海思無非是要幫著華為手機打好差異化這一仗,有勝算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押寶失誤,如何去判斷一年甚至兩年后的技術趨勢?海思仍然在路上。

  除了硬件上的風險,華為“軟實力”看上去更需要補課?!坝布?軟件+服務才會是未來手機的趨勢,硬件只是第一層壁壘,華為已經做的足夠好了,但它的互聯(lián)網服務差很多”,一位“友商”的高層告訴《中國企業(yè)家》,他認為雖然當下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這并不代表小米模式的失敗。

  余承東曾經回應過這個問題,“術業(yè)有專攻,華為不是做視頻網站的,也不是專門做智能硬件的,所以還是要專注做手機,專注到手機芯片甚至是云存儲的領域?!?/p>

  在上述國產手機高層看來,術業(yè)有專攻意味著整個行業(yè)是分散的整合,但未來軟硬件+服務的整合不會是流于表面,而是深層次,“目前小米接入了500多家互聯(lián)網服務,魅族在接受阿里巴巴投資之后,到目前也接入了400多家互聯(lián)網服務,但是華為手機這個數(shù)字只有兩位數(shù)”。他的言外之意是未來手機不會只停留在拍照、手感這些硬件體驗,加上軟件和服務的綜合體驗才會是趨勢。

  華為一直想要超越的蘋果更是這種模式的鼻祖,“它也有可能像蘋果一樣做一整套,但這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連蘋果都用了七八年的時間,國內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互聯(lián)網服務也比較成熟,一個華為是無法抗衡它們的,”在這位國產手機高層看來,“華為在傳統(tǒng)的戰(zhàn)略決策上不會出現(xiàn)失誤,它最大的風險將會是在互聯(lián)網?!?/p>

  其實,類似的意思還可以用任正非的一句話表示: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可靠的向導。華為手機依靠硬件已經站穩(wěn)腳跟,接下來要補什么課,或許不只是局限于硬件領域。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華為 小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