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十年后絕地反攻 成就銳變
生活就這樣,如果你停止前進,并不意味別人也跟隨你停止。別人反將你超越。當年站在移動互聯十字路口,拿著的是誰家的手機?如今我們的生活被手機操控著,又拿著的是誰家的手機?手機不斷引爆新的生活方式,提供方便與樂趣。借此,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也迎來久違的牛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67515.htm十年后的反擊
此前曾借著3G商用東風一雪前恥的中國手機商們,等來了闊別十年之久的牛市:2014年中國4G商用帶來智能手機換機潮,風又來了。
日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在全球5大智能手機廠商中,中國廠商占據三席,分別為華為、小米和聯想,合計市場份額達到了15.5%,同比增長了4.1%。而排在前兩位的蘋果和三星的合計市場份額為37.1%,但同比下滑了7.1%。
中國智能手機呼嘯而來的出貨量正讓國際同行們瞠目結舌。“Mate 7去哪了?百萬月產能仍供不應求,一機難求。”12月20日深夜,華為終端CEO余承東發(fā)布微博感慨。實際上,他身后的華為手機只是中國智能手機超4億部出貨量的典型代表。
中國智能手機得以絕地反擊,用了十年。2003年,中國手機品牌在本土市場的占有率首次超過50%,代表了這個行業(yè)的上一個巔峰時代。2004年境況發(fā)生逆轉,當年正值中國加入WTO三年,手機等科技類產品開始實行進口零關稅,此前被國產手機品牌打壓的外資手機巨頭們卷土重來,紛紛推出中低端手機搶奪中國市場。
“后院起火。”談起2004年的手機市場,TCL董事長李東生如此形容。在國產手機2003年這個巔峰年代里,作為國產手機執(zhí)牛耳者,李東生在三個月內拍板并購了阿爾卡特手機部門,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2004年國內市場局勢的突然變化也讓其猝不及防。
國產手機在2004年沉入谷底,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后是一段緩慢的愈合歷程。
最為關鍵的一陣東風來自于2009年1月,我國3G正式商用,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化的換機潮掀起,三大運營商開始借鑒歐美模式,加大終端補貼,大范圍推廣合約定制機。“千元定制機”成為運營商攻城略地的神器,以華為、中興、聯想等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借此東風飛速發(fā)展。如果從2004年國產手機的低谷期算到現在,十年過去。
擺脫與蛻變
市場競爭依舊殘暴,沒有誰是“不死鳥”。這一年,三星突然失寵了。
在連續(xù)幾個季度業(yè)績下滑后,2014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的凈利潤下降了49%,營業(yè)利潤下降了60%左右,它的失意彰顯在世人面前。這個時候,它的中國同行們已經在悄然蠶食它的市場份額。
日前,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FKI)發(fā)布報告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份額趕超韓國——華為、聯想、中興、TCL等9家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全球所占有的整體市場份額約為31.3%,超過韓國三星和LG所占份額之和30.1%。
2015年,中國手機軍團占領更多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沒有懸念。但值得深思的現實是,在盈利能力上,國產品牌與三星、蘋果相比,兩大陣營相去甚遠。
今年10月,投行美林證券發(fā)布的有關智能手機廠商運營利潤率的數據顯示,聯想手機的運營利潤率今年僅為1%,華為、中興等由于沒有披露相關數據,美林估計其運營利潤率均在個位數高位。記者查閱酷派集團2014年半年報顯示,毛利率為13.6%,稅后凈利率約2.8%。而另據公開數據顯示,三星移動部門2013年的運營利潤率為18.7%,蘋果公司在截至2013年9月的財政年度里的運營利潤率則高達28.7%。
一方面是大氣的出貨量數據,另一方面則是微薄的利潤率,為什么國產手機賺錢這么難?大比例依賴運營商渠道及價格戰(zhàn)難逃其咎。隨著2014年國資委要求運營商逐年降低營銷費用,終端補貼首當其沖,靠運營商渠道吃飯的廠商日子不再那么好過。價格戰(zhàn)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2015年蛻變是當務之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