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塑料產(chǎn)品微量水分的自動化檢測應用方案

塑料產(chǎn)品微量水分的自動化檢測應用方案

作者: 時間:2012-11-14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水分控制是塑料行業(yè)中粒子和樹脂等產(chǎn)品質量控制的關鍵步驟,而梅特勒-托利多“C30智能庫侖法中文卡爾費休水分儀+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的應用方案可以幫助塑料行業(yè)的客戶實現(xiàn)對其產(chǎn)品的準確、高效且安全的和參數(shù)優(yōu)化。

塑料行業(yè)中的產(chǎn)品水分含量通常都很低,最低可達100ppm以下,加之其表面結構又具有特殊性,使得水分在表面呈“凹陷入”的狀態(tài)……這些情況都加大了準確檢測水分含量的難度。要成功解決這一難題,可以分兩個步驟進行分析研究:步驟一,設法將全部從塑料粒子表面分離,最經(jīng)濟簡單的方法就是加熱法,即將需測定的微量液態(tài)水轉化為氣態(tài)水,從而與塑料粒子成功分離;步驟二,再通過測定分離得到的微量水的摩爾量(卡爾費休滴定法)或稱重水分蒸發(fā)前后的粒子質量(熱失重法),得到塑料粒子的含量。

傳統(tǒng)的卡爾費休滴定法操作較為繁瑣,而且實驗人員還會接觸到甲醇、二氧化硫(SO2)等有毒、有害試劑,因此,要安全地獲得準確可靠的測量結果,必須擁有受過良好培訓的實驗操作人員。而熱失重法則是通過計算塑料粒子加熱前后的重量差,間接得到水分的含量,顯然其準確性和選擇性在測定低含水量的樣品時并不理想(高含水量的樣品,可以將熱失重法作為簡便的替代方法)。相比之下,卡爾費休滴定法(附加熱爐)有著其他方法無法比擬的高精確性和選擇性,可以作為測定塑料粒子等微量水分產(chǎn)品的標準方法??栙M休滴定法測定水分含量的原理是:在乙醇和堿存在的條件下,水會按照如下的化學反應式與碘(I2)和SO2進行化學反應:H2O + I2 + SO2 + CH3OH + 3RN → [RHN]SO4CH3 + 2[RHN]I。因此,只需通過計量碘加入的摩爾量就能準確計算出微量水分的摩爾量。

實際上,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為塑料行業(yè)用戶提供了一種“C30智能庫侖法中文卡爾費休水分儀+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的應用方案,可實現(xiàn)微量水分的和參數(shù)優(yōu)化。最終的測試結果表明,C30智能庫侖法中文卡爾費休水分儀的水分分辨率可達0.1μg。

儀器設備和化學試劑

實驗過程中用到的儀器設備包括: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超越系列天平XS205、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C30智能庫侖法中文卡爾費休水分儀+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如圖1所示)和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USB-P25 Printer。

newmaker.com
圖1 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C30智能庫侖法中文卡爾費休水分儀+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

化學試劑包括:甲醇(分析純,含水量的質量分數(shù)小于0.05%)、HYDRANAL Coulomat AG Oven和apura Oven water standard。

微量水分測定過程

1. 樣品準備

準備樣品的整個過程不需要借助任何特殊工具和技巧就能輕松完成,其具體步驟是:將樣品瓶(容積為20mL)去皮稱重后,裝入少量待測樣品,并記錄樣品的質量;使用鋁箔密封瓶口,以有效防止瓶內的塑料樣品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影響最終的測量結果;套上與樣品瓶配套的橡膠蓋子,完成樣品的準備工作(如圖2所示)。

newmaker.com
圖2 樣品的準備步驟

為了提高效率,一般可將需要測試的樣品全部稱量裝瓶后,再統(tǒng)一放置在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中進行測試。據(jù)介紹,該干燥爐每次可自動測試14個測試樣品。

2. “一鍵水分測定”啟動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

C30智能庫侖法中文卡爾費休水分儀具有“一鍵水分測定”功能,點擊觸摸屏界面上的快捷鍵,啟動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即開始整個水分的測定實驗。如圖3所示,樣品瓶自動旋轉至加熱平臺,并上升至加熱爐腔內部。Stromboli全自動樣品進樣器干燥爐采用底部和側面全方位的加熱模式(深紅色標示),以保證水分完全氣化。與此同時,爐腔頂部的玻璃毛細管刺破鋁膜,并伸入瓶子內部,以便連續(xù)導入干燥且穩(wěn)定的載氣(空氣或氮氣),對樣品進行吹掃。當樣品中含有的微量水分不斷氣化、蒸發(fā)后,會和載氣一同由另一路玻璃導管引入卡爾費休滴定杯內,從而實現(xiàn)在線測定。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