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Linux的啟動和核心介紹

Linux的啟動和核心介紹

作者: 時間:2011-02-24 來源:網絡 收藏
這是一次對Linux介紹后的整理。
  對象是一些剛對Linux核心感興趣,并且準備進一步研究和改造的同志。
  因為是由提綱整理而成,有些亂,見諒!
   
  四部分內容:
  一、Linux核心源碼結構介紹
  二、編譯和配置的過程
  三、系統(tǒng)啟動順序的相關文件
  四、核心改造的一些經驗
  一、
  當我們安裝好一個Linux系統(tǒng),通常核心源碼存放在/usr/src/linux/目錄。
  下面先看看這目錄下的各個子目錄及文件。
  [/]#cd /usr/src/linux
  [linux]#ls -aF
  ./ MAINTAINERS drivers/ kernel/ scripts/
  ../ Makefile fs/ lib/
  COPYING README include/ mm/
  CREDITS Rules.make init/ modules/
  Documentation/ arch/ ipc/ net/
  下面我們逐一描述:
  COPYING
  GPL版權申明,看后你至少應該知道,你對具有GPL版權的源代碼改動而形成的程序,或使用GPL工具產生的程序,具有使用GPL發(fā)表的義務。其中之一就是公開源代碼。 bitsCN#com中國網管聯(lián)盟
  CREDITS
  光榮榜,你應當感謝的一些人的信息,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對Linux做出過很大貢獻。
  Documentation/
  文檔目錄,可有選擇地看一下你感興趣的部分
  MAINTAINERS
  維護人員列表,對當前版本的內核各部分都有誰負責,如果你研究的夠深入,可以與他們討論
  Makefile
  如果你在UNIX編譯過程序,可以看明白README,Linus 所寫,核心及其編譯配置方法簡單介紹Rules.make: make時使用的一些共同規(guī)則
  arch/
  architecture(體系結構)我關心的i386啟動過程在其中,包括Linux在多種平臺下的實現(xiàn)。如果要移植系統(tǒng)到一個新的CPU環(huán)境中,這就是你要關心的目錄
  drivers/
  驅動程序目錄,包含大量設備驅動的實現(xiàn),按類別分子目錄
  fs/
  文件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當前流行的幾乎所有文件系統(tǒng)。Cool
  include/
  嵌入文件目錄
  init/
  初始化文件,包含main.c和version.c兩個文件。Initialize
  ipc/
  ipc的實現(xiàn),與SYS V兼容
  kernel/
  最核心代碼,調度,中斷,信號等的處理
  lib/
  一些工具。
  Mm/
  內存管理,Memory Manager,虛擬頁、緩沖的實現(xiàn)。 中國_網管聯(lián)盟bitsCN.com
  Modules/
  模塊文件目錄,用于存放編譯時產生的模塊目標文件(參考編譯過程)
  net/
  網絡實現(xiàn),包括TCP/IP在內的大量網絡協(xié)議的實現(xiàn)。
  Scripts/
  描述文件,腳本,用于對核心的配置。
   
  二、
  構造內核
  常用命令包括:
  make config, dep, clean, mrproper, zImage, bzImage, modules, modules_install
  
  (1) make config
  核心配置,調用./scripts/Configure 按照arch/i386/config.in 來進行配置。
  命令執(zhí)行完后產生文件.config,其中保存著配置信息。下一次再做make config將產生新的.config文件,原.config被改名為.config.old
  (2)make dep
  尋找依存關系,產生兩個文件.depend和.hdepend。其中.hdepend表示每個.h文件都包含其它哪些嵌入文件。而.depend 文件有多個,在每個會產生目標文件(.o)文件的目錄下均有,它表示每個目標文件都依賴哪些嵌入文件(.h)。
   
  (3)make clean
  清出以前構核所產生的所有目標文件、模塊文件、核心以及一些臨時文件等,不產生任何文件。
  
  (4)make rmproper
  刪除所有因構核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文件,及除了做make clean外,還要刪除.config,.depend等文件,把核心源碼恢復到最原始的狀態(tài)。下次構核時就必須重新配置了。

   
  (5)make, make zImage, make bzImage
  make:
  構核。通過各目錄的Makefile文件進行。會在各個目錄下產生一大堆目標文件,若核心代碼沒有錯誤,將產生文件vmlinux,這就是所構的核心。并產生映射文件System.map通過各目錄的Makefile文件進行。.version 文件中的數(shù)加1,表示版本號(又產生一個新的版本了),讓你明白,你已經對核心改動過多少次了。
  Make zImage:
  在make的基礎上產生壓縮的核心映象文件./arch/$(ARCH)/boot/zImage以及在./arch/$(ARCH)/boot/compresed/目錄下產生一些臨時文件。
  Make bzImage:
  在make 的基礎上產生壓縮比例更大的核心映象文件./arch/$(ARCH)/boot/bzImage以及在./arch/$(ARCH)/boot/compresed/目錄下產生一些臨時文件。在核心太大時進行。
  (6)make modules
  編譯模塊文件,你在make config時所配置的所有模塊將在這時編譯,形成模塊目標文件,并把這些目標文件存放在modules目錄中。使用如下命令看一看。
  Ls modules
  (7)make modules_install
  把上面編譯好的模塊目標文件目錄/lib/modules/$KERNEL_VERSION/ 中。比如我的版本是2.0.36,做完這個操作后可使用下面的命令看看:

  ls /lib/modules/2.0.36/
   
  相關的命令還有很多,有興趣可看相關資料和Makefile文件。
  另外注意,這兒我們產生了一些隱含文件
  .config
  .oldconfig
  .depend
  .hdepend
  .version
  它們的意義應該很清楚了。
  三、
  系統(tǒng)的啟動順序及相關文件
  仍在核心源碼目錄下,看以下幾個文件
  ./arch/$ARCH/boot/bootsect.s
  ./arch/$ARCH/boot/setup.s
  ./init/main.c
   
  bootsect.S 及 setup.S
   這個程序是linux kernel的第一個程序,包括了linux自己的bootstrap程序,但是在說明這個程序前,必須先說明一般IBM PC開機時的動作(此處的開機是指"打開PC的電源"):
    一般PC在電源一開時,是由內存中地址FFFF:0000開始執(zhí)行(這個地址一定在ROM BIOS中,ROM BIOS一般是在FEOOOh到FFFFFh中),而此處的內容則是一個jump指令,jump到另一個位於ROM BIOS中的位置,開始執(zhí)行一系列的動作,包括了檢查RAM,keyboard,顯示器,軟硬磁盤等等,這些動作是由系統(tǒng)測試代碼(system test code)來執(zhí)行的,隨著制作BIOS廠商的不同而會有些許差異,但都是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觀察自家機器開機時,螢幕上所顯示的檢查訊息。

    緊接著系統(tǒng)測試碼之后,控制權會轉移給ROM中的啟動程序(ROM bootstrap routine),這個程序會將磁盤上的第零軌第零扇區(qū)讀入內存中(這就是一般所謂的boot sector,如果你曾接觸過電腦病,
  毒,就大概聽過它的大名),至於被讀到內存的哪里呢? --絕對位置07C0:0000(即07C00h處),這是IBM系列PC的特性。而位在linux開機磁盤的boot sector上的正是linux的bootsect程序,也就是說,bootsect是第一個被讀入內存中并執(zhí)行的程序?,F(xiàn)在,我們可以開始來看看到底bootsect做了什么。
  第一步
   首先,bootsect將它"自己"從被ROM BIOS載入的絕對地址0x7C00處搬到0x90000處,然后利用一個jmpi(jump indirectly)的指令,跳到新位置的jmpi的下一行去執(zhí)行,
  第二步
   接著,將其他segment registers包括DS,ES,SS都指向0x9000這個位置,與CS看齊。另外將SP及DX指向一任意位移地址( offset ),這個地址等一下會用來存放磁盤參數(shù)表(disk para- meter table )
  第三步
   接著利用BIOS中斷服務int 13h的第0號功能,重置磁盤控制器,使得剛才的設定發(fā)揮功能。
   
  第四步
   完成重置磁盤控制器之后,bootsect就從磁盤上讀入緊鄰著bootsect的setup程序,也就是setup.S,此讀入動作是利用BIOS中斷服務int 13h的第2號功能。Setup的image將會讀入至程序所指定的內存絕對地址0x90200處,也就是在內存中緊鄰著bootsect 所在的位置。待setup的image讀入內存后,利用BIOS中斷服務int 13h的第8號功能讀取目前磁盤的參數(shù)。

  第五步
   再來,就要讀入真正linux的kernel了,也就是你可以在linux的根目錄下看到的"vmlinuz" 。在讀入前,將會先呼叫BIOS中斷服務int 10h 的第3號功能,讀取游標位置,之后再呼叫BIOS 中斷服務int 10h的第13h號功能,在螢幕上輸出字串"Loading",這個字串在boot linux時都會首先被看到,相信大家應該覺得很眼熟吧。
  第六步
   接下來做的事是檢查root device,之后就仿照一開始的方法,利用indirect jump 跳至剛剛已讀入的setup部份比較
   把大家所熟知的MS DOS 與linux的開機部份做個粗淺的比較,MS DOS 由位於磁盤上boot sector的boot程序負責把IO.SYS載入內存中,而IO.SYS則負有把DOS的kernel --MSDOS.SYS載入內存的重責大任。而linux則是由位於boot sector 的
  bootsect程序負責把setup及l(fā)inux的kernel載入內存中,再將控制權交給setup。
  ##這幾步內容主要參照一個臺灣同胞寫的文檔,setup.s的內容希望有人補充。
   
  Start_kernel()
  當核心被載入后,首先進入的函數(shù)就是start_kernel。
  ./init/main.c 中函數(shù)start_kernel包含核心的啟動過程及順序。
  通過它來看核心整個初始化過程。
  首先進行一系列初始化,包括: [bitsCN.Com]
  trap_init(); ##./arch/i386/kernel/traps.c 陷入
  init_IRQ(); ##./arch/i386/kernel/irq.c setup IRQ
  sched_init(); ##./kernel/sched.c 調度初始化,并初始化bottom_half
  time_init(); ##./arch/i386/kernel/time.c
  init_modules(); ##


linux操作系統(tǒng)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tǒng)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