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實用設計案例精華匯總(一)(4)
2.2 中頻段通帶增益的估算
在語音信號的頻段(20 Hz~20 kHz)內(nèi),選擇合適的R2、C2值,使R2C2≈O,則1+jωR2C2≈1,若1+jωR1C1≈jωR1C1則帶入式(1)傳遞函數(shù)中,可得Au≈1+R2/R1。若取R2=10R1,則Au=1+R2/R1≈R2/R1。
2.3 上限截止頻率的估算
當信號的頻率較高時,即在通頻帶內(nèi)ω值較大,且R2=10R1時,式(1)可變?yōu)椋?/P>
從上式可以看出,ω=1/(R2C2),即f=1/(2πR2C2)是電路對應的上限截止頻率。
2.4 下限截止頻率的估算
當信號的頻率較低時,即在通頻帶內(nèi)ω值較小且R2=10R1時,則1+jωR2 C2≈1,式(1)可變?yōu)椋?/P>
從上式可以看出,ω=1/(R1C1)時,即f=1/(2πR1C1)是電路對應的下限截止頻率。
2.5 前置放大電路的仿真結果
在電路的設計過程中,我們用電路仿真軟件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從圖3中可見,上述估算結果和仿真結果基本一致,同時,前置放大電路的實際調(diào)試結果也與上述分析基本吻合。
3 小型前置放大器結構特點
根據(jù)上述原理設計的前置放大器電路板直徑約為10 mm(1/2inch),其本身具有的微小體積,與高靈敏度的1/2inch駐極體傳聲器配合后可以大大縮小整個傳聲器系統(tǒng)的總體積,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復雜情況下對傳聲器體積的嚴格要求。
4 總結

電子管相關文章:電子管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