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可靠性試驗―鹽霧技術研究
本文對以上試驗結(jié)果進行了分析。在鹽霧試驗中,由于各種金屬的電極電位不同以及它們在鹽液中的過電位大小不一,所以在鹽霧中會發(fā)生很多的 電化學反應。在陽極是金屬失去電子,成為離子,在陰極發(fā)生的電化學反應類型有析氫反應和氧去極化反應等,其中氧去極化反應(吸氧反應)是最主要的反應類型。它是由于鹽液中含有的溶解氧而 造成的,溶液中的氧可通過擴散作用不斷地向陰極區(qū)移動。
氧向電極表面擴散決定整個吸氧腐蝕過程的速度,因為氧在鹽溶液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吸氧腐蝕速度往往被氧向金屬表面的擴散速度所控制,也就是說,金屬腐蝕速度是與氧在陰極還原的極限電流密度相一致的。
氧向陰極擴散速度由Fick第二定律得出

式中,D為溶解氧擴散系數(shù);δ為擴散層厚度;Ce為電極表面氧的濃度;C為溶液中氧的濃度。
電極反應速度可由法拉第定律得出

id:極限電流密度;n:價數(shù);F:法拉第常數(shù)。
當電極反應達到平衡,即擴散控制時:V1=V2由公式(2)、公式(3)得出

由于隨著電極反應的進行,電極附近氧原子不斷消耗,Ce降低,當Ce→0時,公式(4)可變?yōu)?/P>

從公式(5)中可以看出,極限電流密度id與擴散層厚度δ、溶解氧擴散系數(shù)D、溶解氧的濃度C、價數(shù)n等有關;極限電流密度的大小也就意味著腐蝕速度的大小;其中D與環(huán)境溫度成正比。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激光器相關文章:激光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