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機器人 > 業(yè)界動態(tài) >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作者: 時間:2018-07-20 來源:鎂客網 收藏

  現如今,家中老弱病患無人照顧這一問題變得越來越普遍,由此衍生出的保姆、月嫂等行業(yè)月入萬元也因此成為常態(tài)。數據顯示,相較于2016年,2017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17.3%,上升了0.6%;同時出生人口減少63萬。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807/389225.htm

  顯然,“讓機器來幫人們做事”這樣的需求愈來愈強烈。

  對于業(yè)內人士或者投資人,這里是潛在的萬億級市場:有多少老弱病患,就有多少機器人。于是消費級就帶著“照顧人”的使命誕生了。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估計,到2023年,消費級機器人市場價值將達到150億美元左右,而2018年僅約為54億美元。

  “作為投資人,我看好的未來兩大方向就是,消費級機器人、機器視覺與機械臂的結合應用?!眹煌顿Y副總裁蘇亮在公開場合給出了自己作為投資人的視角。

  終于,人類還是一步一步邁入科幻電影里的世界了。

  然而,盡管人工智能大熱、雨后春筍般冒出,產品與人類的需求“不匹配”卻是當下不爭的事實。

  中國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發(fā)展的困境在哪里?

  ·用戶信心和體驗被“投機者”傷害

  2017年,與其說消費級機器人的困境在于整個市場沒有被完全培育起來,不如說是C端市場用戶對的認知不準確,以至于對現有機器人產品還存有盲目否定的情況。那么2018年,經過了一年的市場熏陶,已經有眾多消費者對機器人的態(tài)度有所轉變。

  年初,漢威士集團的消費者調查顯示,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中國消費者對機器人持開放態(tài)度。這似乎預示著2018年將是機器和人類全面融合的元年。但事實上,行業(yè)內眾多從業(yè)者卻憂慮重重。

  “消費級機器人市場需要被培育,這是一個引導和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現在國內C端機器人市場遲遲打不開,主要原因在于現在很多‘投機者’將市場做砸了,讓愿意嘗試的用戶體驗并不好?!蹦诚M級機器人公司CEO陳總表示。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產品形態(tài)劃分模糊,技術和規(guī)范發(fā)展不成熟

  摒棄消費升級等外在限制,回歸到產業(yè)邏輯本身,產品形態(tài)劃分模糊、技術和規(guī)范發(fā)展不成熟既是現狀,亦是限制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值得指出的是,隨著發(fā)展,消費級機器人領域已逐漸有所細分,但在照看老人和小孩這兩個應用場景之間,業(yè)內對這兩類機器人的產品形態(tài)都還尚在探索階段,也未有明確劃分。

  當然,不僅應用層未開發(fā)完全,技術層面上的發(fā)展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機器人是多個技術的高度整合,復雜度超級高。它是AI硬件的一個終極表達,不只依賴AI算法,如機器視覺、語音交互和芯片等信息技術,對硬件也有極高要求?!鲍C豹移動公司董事長兼CEO傅盛在“機器人之夜”發(fā)布會上表示。

  正如傅盛所言,只單看硬件,消費級機器人的發(fā)展就得以窺見一二。如現在市面上,雖然服務機器人產品推出已有兩三年,但至今為止,主流的產品依然是遍地“桶裝”機器人。這里,桶形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機器人的靈活性,還讓用戶體驗上的樂趣降低不少,這也是消費者不買賬的原因之一。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而在軟件設計層面上,現有的服務機器人多采用上傳云端處理的方式,目前也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技術規(guī)范來保護用戶的隱私。“在家里,如果總是有這么一個機器人看著你,會很不自在的,感覺沒有隱私了。”某用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而且,你花費五六千元買來這樣一個機器人,多少會有點不值得,如果作為玩具,這個就嫌貴了;而作為家里面的管家,它又無法承擔這樣的責任,以照看孩子為例,它是一件特別復雜的事,我還不敢真正把孩子交給它,它一定搞不定的?!?/p>

  如何在機器人風口到來前活下去?

  “真正的風口什么時候到來?不清楚。但是現在的服務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階段,大致就是iPhone 1代誕生之前的那段期間,所以還需要時間。我們一致認為2023年會是一個轉機點。”陳總表示。

  歷數眾多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初創(chuàng)公司只有在風口到來前進入,才能分得最后一杯羹,服務機器人市場也不例外。而在這樣的發(fā)展初期,一方面產品形態(tài)尚未定局,另一方面技術發(fā)展并不足以支撐現有的所謂的“剛需”,還有隨之而來的無法實現量產、用戶不買單等問題,對服務機器人類科技公司而言,這可謂是困境重重。

  “縱觀市場上現有的服務類機器人產品,恐怕只有智能音箱的技術足以支撐這款產品的功能?!痹诮邮懿稍L時,一位行業(yè)人士指出。

  那現在的機器人廠商如何將產品賣出,從而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

  ·緊抓細節(jié)

  “首先,我們需要在特定的功能和細節(jié)上下笨功夫,如你看見的機器人臉部線條,雖然看著很簡單,但是只這一項改動就花費了我們半年時間之久,反復調試和修改。那對于消費者,他們不會知道你花了多少功夫,他們就會覺得你的機器人看著更可愛。”陳總表示。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其實不僅陳總一家公司開始在機器人身上的一些細節(jié)上下死功夫,很多有志于在服務機器人市場里打下一片天的初創(chuàng)公司,都開始深耕和優(yōu)化機器人身上的細節(jié)。

  “為了讓在公司上班的你能夠遠程關注到家里的情況并及時對機器人發(fā)出準確指令,我們融合了語音識別、語音文本轉化和語義理解三項技術,以提高機器人執(zhí)行指令的準確度。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你說出的句子對于機器人是一個新句子,但是它會結合句子里面的關鍵詞和語義來執(zhí)行,并給出及時的反饋?!绷硪晃粐鴥确諜C器人初創(chuàng)CEO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

  某種程度上,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就是抓住了人們的一項剛需,并力求在細節(jié)上下了大功夫來讓用戶體驗更好,以此打開市場。當然,現有的家庭服務機器人要遠比功能型機器人復雜的多,但打入市場的方式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解決量產問題

  即使能找到打開市場的道路,對于國內眾多機器人廠商,量產問題恐怕更是燃眉之急。

  “作為代理商,在和國內非常多的機器人廠商交流時,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您的機器人最快什么時候能夠量產?’幾乎沒有人能夠給我在短期內量產的保證?!蹦硣鴥葯C器人代理商負責人指出。

  對于這個問題,已在國際上獲得良好市場占有率的機器人公司在采訪中對我們解釋道:

  “我們能夠量產,一方面是在機器人生產流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上,我們有眾多的硬件、制造等合作廠商,一起將機器人做成了流水線產品。其次,我們的產品成本只有現有市面上定價的一半不到,對成本的精準把控也是我們的競爭力所在?!?/p>

  顯然,市場的不成熟、成本和規(guī)范等眾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導致了眾廠商的“難產”。

服務機器人市場“壞死”,活路在哪?

  從市場層面上看,眾機器人廠商一致認為B端市場是現在的救生場。

  “現在看來,B端市場會比較好做一點,所以我們主要的業(yè)務還是專注于企業(yè)級用戶,為特定的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商用服務機器人,如學校、法院、餐廳等場景?!标惪偙硎?。

  最后

  總的來看,服務機器人剛需和市場是存在的,所以對國內的機器人廠商來說,耐下心來,抓住需求,潛心打造一款好的產品,并解決量產和成本問題,這才是最緊要的事。



關鍵詞: 服務機器人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