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yè)界動態(tài) > 國內窄帶物聯網商用的瓶頸在哪兒?

國內窄帶物聯網商用的瓶頸在哪兒?

作者: 時間:2017-05-20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收藏

  目前,我國無論是政策方面,還是企業(yè)層面,都對技術商用化推進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但就我國的發(fā)展來看,未來仍有兩大因素有可能制約其商用化進程。其一,我國在芯片研發(fā)生產方面普遍競爭力不足;其二,對成本的敏感度極高,因此終端成本也成為技術推廣的一個瓶頸。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705/359457.htm

  近日,工信部正式發(fā)布《關于實施深入推進提速降費、促進實體經濟發(fā)展2017專項行動的意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未來我國將加快()商用進程。

  最具前景的物聯網技術之一

  是物聯網技術的一種,具有覆蓋廣、海量連接、功耗更小、成本更低等優(yōu)勢,目前在國內的應用來看,尚處于起步階段,與LoRa(超長距低功耗數據傳輸技術,Long Range)、Sigfox(超窄帶技術)一起被看作是目前全球最具前景的通信網絡技術。

  應用場景廣泛,全球加速推進NB-IoT商用化進程

  從技術應用領域來看,智能停車、智慧供水、智慧農業(yè)以及可穿戴設備都是未來NB-IoT技術可大顯身手的領域。

  在智慧停車領域,相比其他,NB-IoT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表現在:1)提供運營商級別網絡保障,可靠性安全性極大提高;2)減少了匯聚網關部署,整體成本(設備成本、部署成本、維護成本)下降30%左右;3)車輛檢測器即插即用,安裝施工簡單,無需網絡技術人員支持。

  在可穿戴設備領域,NB-IoT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表現在:1)功耗低,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之久;2)網絡覆蓋面廣,在同樣的頻段下,NB-IoT比現有的網絡增益20dB,從而將覆蓋面積擴大100倍廣;3)NB-IoT的超小芯片可以讓穿戴產品做得更加小巧。

  基于上述優(yōu)勢,自NB-IoT技術出現以來,就受到了來自于全球的關注,包括運營商、通信設備商、芯片制造商以及模塊上均進入到這一新的藍海市場。截至目前,除中國外,德國、韓國等國家也均制定了相關推動NB-IoT技術商用化進程的政策。

  從國內來看,目前部署NB-IoT技術的企業(yè)主要有三類:1)電信運營商,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2)通信設備及芯片商,包括華為、中興等;3)應用層面,包括威星智能、先鋒電子、金卡智能、積成電子等。

  兩大瓶頸制約NB-IoT技術商用化進程

  雖然從目前來看,無論是政策方面,還是企業(yè)層面,都對NB-IoT技術商用化推進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但就我國的發(fā)展來看,未來仍有兩大因素有可能制約其商用化進程。

  首先是在芯片方面,目前我國在芯片研發(fā)生產方面普遍競爭力不足,導致國內企業(yè)更愿意從國外拿現成的芯片產品來使用,依賴進口不僅制約了國內芯片行業(yè)本身的發(fā)展,并且由于成本的因素,導致NB-IOT技術推廣遇到阻礙。

  其次是在終端,目前NB-IOT技術所面臨的終端的瓶頸也主要是在成本方面。只有成本足夠低,才有利于NB-IOT技術的推廣。由于目前NB-IOT終端產生的數據流量極少,且對成本的敏感度極高,因此終端成本也成為NB-IOT技術推廣的一個瓶頸。就國內來看,終端企業(yè)主要為華為和中興,基本處于壟斷狀態(tài)。

  物聯網市場規(guī)模超萬億,NB-IoT應用前景可期

  從目前來看,全球基于蜂窩通信網絡的物聯網連接數約占總物聯網連接數的10%,據統(tǒng)計,2016年全球使用64億物聯網(IoT)設備,比2015年增長了30%,市場規(guī)模約為1200億元。根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的預測,到2022年全球將有770億設備連接到物聯網,市場規(guī)模超萬億美元,其中NB-IoT未來將覆蓋30%的物聯網連接,達到232億個連接。



關鍵詞: 窄帶物聯網 NB-Io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