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現場總線技術的特點

現場總線技術的特點

作者: 時間:2016-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1、一對N結構:
一對傳輸線,N臺儀表,雙向傳輸多個信號,這使得接線簡單,工程周期短,安裝費用低接線容易。如果增加現場設備或現場儀表,只需并行掛接到電纜上,無需架設新的電纜。
2、可靠性高:
數字信號傳輸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無需采用抗干擾和提高精度的措施,從而減少了成本。
3、可控狀態(tài):
操作員在控制室既可了解現場設備或現場儀表的工作狀況,也能對其參數進行調整,還可預測或尋找故障,始終處于操作員的遠程監(jiān)控和可控狀態(tài),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可維護性。
4、互換性:
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制造商所提供的性能價格比最優(yōu)的現場設備或現場儀表,并將不同品牌的儀表互連。即使某臺儀表故障,換上其它品牌的同類儀表照常工作,實現“即接即用”。
5、互操作性:
用戶把不同制造商的各種品牌的儀表集成在一起,進行統(tǒng)一組態(tài),構成他所需的控制回路。用戶不必絞盡腦汁,為集成不同品牌的產品而在硬件或軟件上花費力氣或增加額外投資。
6、綜合功能:
現場儀表既有檢測、變換和補償功能,又有控制和運算功能。實現一表多用,不僅方便了用戶,也節(jié)省了成本。
7、分散控制:
控制站功能分散在現場儀表中,通過現場儀表就可以構成控制回路,實現了徹底的分散控制,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自治性和靈活性。
8、統(tǒng)一組態(tài):
由于現場設備或現場儀表都引入了功能塊的概念,所有廠商都使用相同的功能塊,并統(tǒng)一組態(tài)方法。這樣就使得組態(tài)非常簡單,用戶不需要因為現場設備或儀表種類不同帶來組態(tài)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培訓或學習組態(tài)方法及編程語言。
9、開放式系統(tǒng):
現場總線為開放式互連網絡,所有技術和標準都是公開的,所有制造商都必須遵循。這樣用戶可以自由集成不同制造商的通信網絡,既可與同層網絡互連又可與不同層網絡互連;另外,用戶可極其方便地共享數據庫。
近年來,現場總線標準及其技術日益成為國際自動控制領域關注的一個焦點,甚至有人預言:21世紀是現場總線的世紀。這是因為:
現場總線標準將開辟過程控制的新紀元;現場總線將對傳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結構帶來根本性變革;目前所做出的有關現場總線的決定將在幾十年中影響控制領域;現場總線將大大改變現有的實現控制和維護的全部方法;對于工業(yè)領域,采用現場總線的最大優(yōu)點是可大大節(jié)約連接導線、維護和安裝費用。同時現場總線能夠傳送多個過程變量。傳統(tǒng)的4mA~20mA控制回路一般只能攜帶一個信號,通常為過程變量。而采用現場總線后,在傳輸變量過程的同時,儀表的標識符和簡單的診斷信息也可一并傳送。數字信號的精確性是現場總線的又一個優(yōu)點,數字信號比4mA~20mA模擬信號分辨率高,因此,可排除過去在模/數轉換中所產生的誤差。遠程維護在采用數字通信和現場智能儀表后也將成為可能。由于現場總線是雙向的,因此能夠從中心控制室對現場智能儀表進行標定、調整及運行診斷,甚至能夠在故障發(fā)生前進行預測,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儀表的兼容性可以使用戶大大受益。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